食當則益身
民以食為天,食以質(zhì)為本,食當則益身,不當則為害。這一語道破了膳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
我國自古就有“陰之五官,傷在五味”的說法,認為人體五臟可因飲食失宜而導致疾病。近年來,隨著餐桌上食物的大為豐富,人們過多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質(zhì)、高熱量等精細膩食品,出現(xiàn)了部分營養(yǎng)素的營養(yǎng)過剩,導致高血壓、高血脂、某些癌癥等疾病增加。另外,大部分人的膳食中往往攝入較少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癌癥的形成。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的調(diào)查表明:過量納肉的膳食,可能增加胰腺、乳腺、結腸、直腸、前列腺、卵巢癌的危險性。因此,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做到合理膳食,攝取均衡的營養(yǎng),及時補充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已成為必要。
有研究表明,粗雜糧中的粗制玉米粉、小麥粉及薯類,富含維生素A、B、E及谷氨酸、微量元素、纖維素,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軟化血管,保護心肌,清除有害的自由基,消除致癌的隱患。豆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元素,乳品中含有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及充足的鈣,可防止骨質(zhì)疏松和維護良好的生理功能。營養(yǎng)學家認為,健康的人體需40多種營養(yǎng)素,各種食物中含有不止一種營養(yǎng)素,但從無一種單一食物能補給人體必需的全部營養(yǎng)素;多攝取高蛋白質(zhì)、高維生素的食品,如瘦肉、豆制品、魚、蛋、牛奶及新鮮水果蔬菜,少吃動物油、肥肉、蛋黃、動物內(nèi)臟、甜食,多吃植物油,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纖維素,可維持人體酶系統(tǒng)活性,對預防癌癥、增強抵抗疾病能力,能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傳統(tǒng)的以糧為主,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三餐合理的膳食結構,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佳膳食模式。建議大家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tǒng),做到合理搭配,營養(yǎng)平衡:1、避免攝入過量脂肪,將其攝入減至總能量的30%以下,可挑選瘦肉、家禽類、豆制品作為蛋白質(zhì)的來源。2、蛋白質(zhì)宜適量,以能維持氮平衡及滿足機體修復組織消耗的需要為適宜,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蛋白質(zhì)1~12克,《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也特別建議,我國居民應適當減少豬肉消費比例,增加蛋類、魚類和牛奶的消費量,做到葷素搭配。3、粗細共享,每日吃主食中的全谷類粗雜糧等(如玉米、紅薯等),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4、每日多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及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水果,如芹菜、白菜、青菜、蘿卜、絲瓜、番茄、春筍、豆芽、香椿、柑橘和核桃、杏仁、白果、開心果等堅果。5、避免高鹽膳食,每日攝入的食鹽在6克以下,并終生限鹽,這對保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高血壓及其它慢性疾病有一定的作用。6、宜減少鹽腌和煙熏、油炸、油煎的食物,避免偏食。力求“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新世紀,人們吃什么更健康
國際著名營養(yǎng)學家威廉·斯柯爾頓,最近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新世紀,人們吃什么才會更健康》的文章。斯柯爾頓博士認為,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和營養(yǎng)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的飲食觀念正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這種變化主要有:
●吃糙在日本、韓國等一些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提倡吃糙米。常吃糙米,有助于防止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還具有減肥作用。
●吃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開始認識到,飲食也應該“回歸自然”,平常應多吃無污染的野菜、野果。野生的果蔬不但有獨特誘人的風味,營養(yǎng)價值也在人工栽培的果蔬之上。如薺菜、馬蘭等野菜格外清香,可在豐盛的宴會上與山珍海味媲美;野果中的沙棘、野薔薇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是蘋果的100倍和60倍;金櫻子、桑葚、酸棗、銀杏、香榧等野果,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吃生吃生食有助于預防和治療癌癥。在美國,已有成千上萬癌癥患者在幾乎絕望的情況下,一日三餐全吃生蔬瓜果。在未進行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堅持數(shù)年,竟然有相當數(shù)量的患者奇跡般康復或延長了生命。
經(jīng)醫(yī)學研究證明,當人們吃進熟食后,體內(nèi)白細胞很快增多,猶如有病菌侵入一樣處于“緊急戰(zhàn)備狀態(tài)”。久而久之,人體免疫功能便可能受到破壞,給疾病入侵和腫瘤滋生造成可乘之機。而多吃生食能使白細胞處于正常狀態(tài),提高因久吃熟食而下降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另外,生食還能保留果蔬中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纖維素等營養(yǎng)成份。
●吃活在營養(yǎng)學家看來,活食營養(yǎng)價值最為豐富。醫(yī)學專家則認為,吃活食有助于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吃活食目前在日本很流行,食客們毫不遲疑地把筷子伸向盤中的一條條鮮蝦和銀魚,各種調(diào)料擺滿餐桌,讓人大飽口福。
●吃皮不少人吃橘子時連皮一起吞下去,這是因為橘皮具有特殊作用。橘皮含有抗老化物質(zhì)維生素E;橘皮中的揮發(fā)油能刺激消化道,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橘皮中還富含纖維素,具有預防便秘、腸癌和理氣清肺等功效,有益人體健康長壽。
●吃昆蟲目前有許多國家的人們喜吃昆蟲,如墨西哥有200多種昆蟲列入菜譜,法國用甲魚卵烤餡餅,瑞典有昆蟲名菜“家蠅龍蝦”……
昆蟲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營養(yǎng)結構要比禽肉、畜肉合理,其蛋白質(zhì)含量更是遠遠高于禽畜肉。例如蒼蠅的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80%,蚯蚓為70%,蚱蜢、螞蟻分別為60%和58%。當今世界上約有500多種昆蟲列入人類菜譜。
●吃茶葉傳統(tǒng)的吃茶方式都是飲茶水,丟棄茶葉。目前在中國和日本,很多人則喝茶前先吃茶葉,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多酶等不少營養(yǎng)物質(zhì),有利于清潔口腔,預防齲齒,還有明目、減肥等功效。
(編譯自英國《自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