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最玲
我是個中學數(shù)學教師,早過了"知天命"之年,進入"太婆"的行列了,又有繁重的教學任務(wù)和家務(wù)重擔,怎么會當上了"球迷"呢?說來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家庭熏陶---由被動到主動
在我之前,家里已有老伴、一子一女3個球迷。老伴屬知識型,訂有大量的體育類報刊,工作之余便沉浸在他的球迷世界里樂不可支;兒子屬信息型,專事傳遞信息,買球票,聯(lián)系球迷朋友來家侃球,他自詡家里絕對可舉辦球迷沙龍;女兒屬靜觀型,專挑中國隊的毛病。于是,不論在飯桌上,還是外出游玩,球都是他們的主要話題,尤其有了重要比賽,電視便成了他們的"專利",1:3,我成了絕對少數(shù),只好服從,被迫跟著聽,跟著看,耳濡目染,隊員的名字,打的什么位置,運用什么戰(zhàn)術(shù),獲過什么獎,慢慢也能說上一些。有一次看比賽,我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時就看出了"越位",這一下竟得到他們父子三人的一致稱贊,許我以"準球迷" 的雅號。久而久之,我也能看出些門道了,貝貝托、羅納爾多、齊達內(nèi)、光頭裁判等等也都能脫口而出了,國家隊的球員、教練更不在話下。從那以后,每到深夜有實況轉(zhuǎn)播時,他們再也不用輕手輕腳,生怕把我吵醒了,而是我上好鬧鐘,把他們叫醒一起來看。除了看球,我還兼做服務(wù)工作:煮牛奶,備小食品,全家一起品嘗球賽的悲喜愁樂,我也完成了從被動到主動的轉(zhuǎn)變過程。
環(huán)境熏陶---由看熱鬧到看門道
我家住在體育場旁邊,這里有塑膠跑道、標準球場、現(xiàn)代化場館,設(shè)施齊全。早晨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后,我常到那里鍛煉,接觸到了一些體育愛好者和各類球迷,其中也不乏像我這樣的準球迷,居然也能像男同志那樣侃球,使我感到了生活的情趣。我還常參加些競猜、評刊等活動。去年因參加這類活動還得到一張中國足球隊的"全家福"照片,令我愛不釋手。球看得多了,我不再僅滿足于一般的看球,我還特別注意聽電視里的解說、評論和專家評析利弊得失,慢慢地,我也能和來家里做客的球友談些自己的見解了,自然贏得了他們的敬重和贊許,這使我和家人增加了許多共同語言。我們一家人常寫些評球文章,且屢屢見諸報端,這更是我始料未及的,使我更加迷戀足球。
工作熏陶---由感性到理性
成了球迷,不僅生活更豐富多彩,而且對我從事的教育工作也幫助不少。開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講大道理學生不愛聽,可一講足球,一說運動員的成長經(jīng)歷,學生們都瞪大眼睛靜靜地聽,這使我大受鼓舞,因為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也是球迷,便可以因勢利導,對癥下藥。我給他們講海埂基地訓練中的花絮,講范志毅的身世,講郝海東在場上與裁判"理論"導致的后果,并要求學生參加考試時,要像球員適應環(huán)境、氣候、場地、裁判那樣適應考場和考試氣氛,也別說,還真起到了很強的教育作用。我還舉辦過"為中國足球壯行"、"五環(huán)連著你和我"、"練好身體為祖國"等主題班會,學生們興趣盎然,效果出奇地好。在數(shù)學教學方面,我也常加入足球方面的內(nèi)容,如球場面積計算、足球表面積計算等,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我的體會是,人過中年當球迷對干好本職工作,處理好家庭關(guān)系有很多益處,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工作水平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本欄目責任編輯:王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