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國(深圳)
賦閑三年伴母親
雷宇這人我聽說有15年了。那時候誰不知道"海南汽車事件"主要責任人雷宇啊。 雷宇這人我尋找了3年,直到1999年5月12日,才終于在廣州找到了他。
我知道雷宇今年將過65歲生日,知道雷宇自1996年1月辭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之職,賦閑在家整整三年多了。將心比心,一個至今在海南、廣州、廣西等地百姓心中享有盛名的改革者,卻終于主動辭職賦閑在家。我想,一個人縱是如來般的胸懷寬廣,也必定郁郁寡歡,未老先衰了吧!
然而我大吃一驚。坐在書房里等我的是一個身著鮮紅t恤衫、潔白休閑褲的中年人,碩大的頭腦,方正的臉龐,眼鏡后面的眼睛閃著珠江沒有被污染時的光彩,寬闊的額頭呈現(xiàn)著天空沒有被煙囪熏暗時的晨光曦微。
我愣了:想不到您身體還有這么好。
雷宇哈哈大笑:不錯,我依然活蹦亂跳!我現(xiàn)在的身體,比一些年輕人不會差多少;現(xiàn)在我兩天兩夜不睡覺可以,兩天兩夜不吃飯可以。我從來不吃早餐,我一天吃一頓,也絕對沒問題,而且還不用吃得太好。
我想,這是得力于什么健康運動方法?雷宇又笑:我沒有任何運動。什么高爾夫、什么球,都不愛,就愛看看書,睡個懶覺,我躺在床上睡個兩天兩夜絕對沒問題。
說話間雷宇99歲的媽媽出來了。老太太滿頭銀發(fā),卻步履穩(wěn)健,看去只像70來歲。雷宇說他媽媽現(xiàn)在還天天看報。當年看了雷宇因"海南汽車事件"受處分的消息,老太太曾問雷宇到底犯了什么錯誤。雷宇坦誠地告訴母親,是工作錯誤,是管理不善的錯誤,是執(zhí)意為老百姓辦實事而沒有顧及國情的錯誤。但絕對沒有以權謀私,絕對沒有做違背良心的事。
當年85歲的勞秀貞老太太凝視著兒子誠實無邪的目光,相信了。她沒有生氣,沒有難過,沒有病倒,一路活過來,直入百歲大關。
如果雷宇的話有假,他就會斷送母親的長壽。雷宇在謫貶為廣東花縣縣委副書記三年后,1988年1月15日當上了廣州市副市長,1992年4月25日又調(diào)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這說明組織對他是公正的,事實與雷宇對母親的交待是一致的。
雷宇說,賦閑三年來,他什么事也沒干,無論是廣西、廣州等地政府邀他當顧問,還是國內(nèi)外一些大企業(yè)、名牌大學請他當顧問、教授,他一概婉拒,大部分時間就在家里陪伴母親,買菜、做飯、看書,偶爾也偕老朋友去游覽一下國內(nèi)的名山大川、歷史名勝。在他看來,在中國做事,一定要有權,中國是事與權的統(tǒng)一,有多大的權,做多大的事。而今他只剩一家之主這個權了,那么就把家里的事盡力做好吧。夫人依然在一個政府機關負責一個部門,三個女兒或出國或在國內(nèi),都有專業(yè)有事業(yè),所以他在家最大的事就是把母親陪好。從1949年參軍離家,到1996年1月辭職,他畢竟有47年沒有盡一個兒子的責任照顧母親啊。這三年,他算多少還了一點債。而三年里他有閑細讀中外名著,也會讓曾為商務印書館高級職員的父親在九泉之下欣慰。
百姓難忘受貶人
我對雷宇的了解,大體有三個階段。1985
年,我從報紙上得知,新華社1985年7月31日發(fā)了一則通電,《嚴肅處理海南島大量進口和倒賣汽車等物資的嚴重違法亂紀》,通電說---
原廣東省海南島發(fā)生一起大量進口和倒賣汽車物資的嚴重違法亂紀事件。中共海南區(qū)黨委、海南區(qū)政府的一些主要領導干部在
1984年1月1日至1985年3月5日的一年多時間里,采取炒賣外匯和濫借貸款等錯誤做法,先后批準進口8萬9千多輛汽車,已到貨7萬9千多輛,還有電視機、錄相機、摩托車等大量物資,并進行倒賣。這是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的一個重大事件。海南行政區(qū)黨委和某些負責人違背中央關于開發(fā)海南的方針,從局部利益出發(fā),鉆政策的空子,濫用中央給予的自主權。這一嚴重違法亂紀行為,沖擊了國家計劃,干擾了市場秩序,破壞了外匯管理條例和信貸政策,敗壞了黨風和社會風氣,不僅給國家造成很大的損害,也給海南的開發(fā)建設增加了困難,延緩了海南島開發(fā)建設的進程。事件發(fā)生后,中紀委、國家審計署、國家經(jīng)委以及廣東省委省政府等單位組成聯(lián)合調(diào)查組。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調(diào)查,事件的真相查清。中紀委向黨中央國務院轉報了調(diào)查組的報告并獲中央批準。中紀委的報告同意廣東省委給這一事件的主要責任人雷宇的撤消其中共廣東省委委員、海南區(qū)黨委副書記、海南區(qū)人民政府黨組書記職務的處分,并建議行政上撤消其海南行政區(qū)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職務;給姚文緒、陳玉益同志以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同時建議行政上免去陳玉益同志的海南行政區(qū)人民政府負責人和海南行政區(qū)對外經(jīng)委主任的職務,另行分配工作。廣東省委及省人民政府也就這一事件作出了檢查?!?《國史通鑒》299頁,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2月版)
整整十年,雷宇在我的印象里也就是一個和貪官污吏差不多的犯罪干部。然而,1996年秋季,因為寫一部關于海南經(jīng)濟的書,我先后在海南島呆了四個多月。卻不料,無論到什么單位采訪,一提起海南今日的巨變之由,人們首先說,這真是多虧了雷宇啊。一人這樣說,可能是有什么偏見或瓜葛,可是許多人都這樣說,我不由得困惑了:為什么人們這樣懷念一位在當時也只是海南二把手的人物呢?雷宇從1982年7月28日任命到海南,到1985年7月17日離開海南,總共也就三年啊!
有一天我采訪了其時聲震天下的海南椰風集團總裁,這位總裁說,我之所以能辦起椰風,要感謝雷宇。沒有雷宇的汽車交易事件,海南人至今恐怕也不懂什么叫商品經(jīng)濟。是雷宇的汽車進口決策,使海南人在極短的時間里完成了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觀念的原始積累。這種觀念的原始積累,甚至比資本的原始積累更重要。雷宇來時,海南人還沉浸在"民風淳厚,情致儒雅,對經(jīng)商不屑一顧"的古風之中,那時誰家有農(nóng)副產(chǎn)品出售,便把東西悄悄放在大路旁,而主人遠遠躲在樹后等待行人的光顧,實行"買賣雙方授受不親"。那時人們?nèi)螒{倉庫里的木薯干發(fā)霉,也不肯磨成食料去賣掉,任憑滿島長滿椰子,也不知去做成飲料……是雷宇的汽車貿(mào)易,叫我們海南人了解了島外的市場經(jīng)濟世界;是因為汽車事件,我才從一個國營食品加工廠的小徒工逐步變?yōu)槟昀愡^億、為幾千名海南人提供就業(yè)機會的中國民營飲料集團的領頭人。從海口到三亞,從五指山到萬泉河,所到之處,海南人無不向我敘述這樣一類大同小異的故事。
有人還告訴我,海南島最后一個右派林先生,就是在雷宇堅持下才得以平反的。有關人士曾說,海南島所有的右派都平反了,就只留了一個右派不動,一是這個人確實右,二是一個海南島總得體現(xiàn)"反右"不是全錯吧??墒抢子钜徊?這"海南最后一個右派"其實是一位滿腔熱血從海外歸來參加新中國建設的越南歸僑,是一個人民教師,當年僅僅因為給單位領導提了意見就被打成右派。面對這位"海南島最后一個右派"的申訴信,雷宇多次批示給有關部門,要求認真對其落實政策,但一些管事的人始終以種種理由不同意平反。雷宇只好親自調(diào)閱幾尺厚的案卷,從頭到尾,一頁一頁認真地查,本著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精神,反復打通一些當權人物的思想,堅持按黨的政策給予平反,終于使海南島成了一個右派都沒有的"無右島"。正是在海南,雷宇養(yǎng)成了這樣親自處理人民來信的習慣,三年里,他親手批復了5000多封寫給他的人民來信,除了讓秘書剪開信封口,每一封都是他自己親自展讀,親自批復。
不久,我到了廣西。聽說雷宇已調(diào)來廣西任自治區(qū)副主席。然而人們告訴我,你來遲了,雷宇又走了。據(jù)說是上海的浦東開發(fā)區(qū)把他接去了,他是個能人啊,哪里要搞對外開放,哪里就想請他去。這是一個南寧的士司機告訴我的。其時月明星稀,我奔馳在南寧清新而燈火輝煌的街道上,大為吃驚。我記得,前些年我來南寧時,南寧是個很不起眼的邊陲城市,怎么一下子有了如此多的現(xiàn)代化高樓,如此現(xiàn)代化的城市管理?"的哥"說,這都因為雷宇!他一來,廣西就活了,人的思想更開放了,來的外商也多了,仿佛什么都一夜之間開放了。我后來到有關部門仔細了解,才知雷宇在廣西只分管對外工作、沿海開放、內(nèi)貿(mào)、外貿(mào)、工商等,并不管南寧市,可是南寧的百姓為何要把南寧的變化也算雷宇一功呢?這真是怪事。"政聲人去后",雷宇有什么絕招,能夠到一地,留一地佳話呢?而他為何又每在留下佳話之后又悄然離去呢?
1998年春,我和《南方周末》記者朱強打算聯(lián)合采訪雷宇,這一年是"三中全會"20周年,又是"真理標準討論"紀念20周年,我們在選定了袁庚等重點報道對象之后,又選定了雷宇。我們以為,雷宇可能有種種錯誤,但他不是"風塵俗吏",不是"妝傀儡",而是一個"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改革者。然而,無論是在海南還是廣西,人們都說雖然他辭職后家居廣州,但人并不在廣州,他被浦東接去了,他被海外大公司請去了,他云游四海,無蹤無跡,不愿接受任何傳媒采訪,不愿向任何人回憶過去……我們多方打聽了幾個月,終于是"兩處茫茫皆不見"。
海南追趕臺灣之說
雖然沒有找到雷宇,但關于雷宇迷霧之底,很多人還是向我提供了說法。
首先,關于"海南汽車事件"的起因是什么,這似乎早有定論,但事情往往并不那么簡單。
1984年4月6日到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擴大沿海開放14城市座談會",會議傳達了鄧小平2月23日的一個講話,講話中說:"如果用20年的時間把海南的經(jīng)濟發(fā)展到臺灣的水平,就是很大的勝利。"當時胡耀邦、趙紫陽、胡啟立、田紀云等都參加會議,袁庚、雷宇等一線改革者也出席會議。雷宇作為海南行政區(qū)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聽到總設計師這一設想,激動得夜不能寐。他當時在會議上發(fā)言表態(tài):"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諸如新加坡、香港、韓國、文萊,包括臺灣,他們有的靠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有的靠資源,有的靠政策,有的靠對于機遇的把握,等等,都是十幾二十年迅速發(fā)展起來的?,F(xiàn)在我們國家正面臨很好的歷史機遇,海南島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只要有一個好的政策,我就不相信20年趕不上臺灣。當然,這種趕上不是講絕對值,絕對值不可能,但是從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科技發(fā)展水平、管理水平和生活水平來說,應該是可以趕上的。"會下,雷宇又算了一個細賬,臺灣1970年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只有54億美元,還是很低的水平,臺灣真正起飛,也就是70年代末之后,是蔣經(jīng)國提出十大建設之后的10到20年才實現(xiàn)的。海南趕上臺灣關鍵是怎么樣完成原始積累。臺灣的原始積累主要靠日本帝國主義侵占59年的基礎,靠當年從大陸掠奪的金銀財寶、靠美國支持,而海南島靠什么呢?靠中央?很重要,但不夠??客庠?不可能。有一快捷的辦法是自己"草船借箭"。早在1983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就批轉了《加快海南島開發(fā)建設問題討論紀要》,其中明確指出:"海南行政區(qū)可以根據(jù)需要,批準進口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用于生產(chǎn)建設;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匯,進口若干海南市場短缺的消費品(包括國家控制進出口的××種商品)……上列進出口物資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區(qū)內(nèi)使用和銷售,不得向行政區(qū)外轉銷。"這個文件下達一年多來,大家都沒細想它的潛力,可是雷宇一旦聽到小平同志20年趕上臺灣的設想,靈感大發(fā),他想到了對外貿(mào)易,通過利用國內(nèi)外兩個市場的差價,給海南資本原始積累助一臂之力。而且在進出口貿(mào)易中,將使海南人"在戰(zhàn)爭中學會戰(zhàn)爭",在外貿(mào)中學習市場經(jīng)濟。問題是想到了,可是海南島本身市場有限,國家又嚴禁進口消費品出島,因此在一段時間內(nèi),雷宇這個想法無法操作??墒?天無絕人之路,1984年7月,國家工商局市場司一位副司長在全國一個會議上,宣布廣東、福建兩省進口汽車可以銷往省外。這個信息,給了海南進口汽車以極大的促動。
雷宇當初聽了他的副手關于進口汽車可以賺到多少錢的設想后,告訴副手說,進口汽車一萬三千輛,賺兩個億就行了,可是誰知形勢的迅猛發(fā)展,想控制也控制不住了。
所以事后,知情者的公論是海南進口汽車錯在失去控制,錯在黨政部門都參與了經(jīng)商。
汽車事件,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損失固然很大,但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對于海南人更新觀念來說,這無疑是上了一堂最實際的商學課。對于國家來說,有失也有得。
海南當年實際進口的7.9萬輛汽車,每一輛都經(jīng)過有關部門文件批準,每一輛都向國家交了稅,海南島的汽車進口按規(guī)定交稅19.6億,事后,海南上繳5.84萬輛汽車,國家物資總局又賺了20億。
事件發(fā)生之后,雷宇深感自己有負組織的重托,并反省了自己犯錯誤的思想根源,主要是缺乏對島情、國情的深刻了解,只認識到改變海南落后面貌的迫切性、必要性,而對長期性、艱巨性估計不足,以致在行動上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據(jù)我所聞,雷宇這個人有急功近利之嫌,有鋒芒外露之嫌,但他永遠只有工作性錯誤,而且在百姓之中留有良好的口碑。雷宇這一生,在黑龍江、遼寧、廣東、海南、廣西5省區(qū)工作,這5省區(qū)95%
的縣市他都跑遍了。只是,他這個人太過于爭強好勝,特別是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越是在大干部面前,只要有說話機會,總是敢于亮觀點,甚至爭辯。早在1980年7月,針對物價改革問題他竟然敢當面和黨中央主席爭得面紅耳赤,當時還是任仲夷給解的圍。
這樣的雷宇,當然不是每一個領導都喜歡的。
雷宇在對待官職上是很矛盾的。他深知自己的性情不適合做官。當官的要領是不出錯,而不出錯的絕招是少做事,一個人只要不做事便難以犯錯,少做事就減少了失誤之機。然而他在海南時,明知兩年后就會回省另有重任,有關領導一再告誡他,在海南只要團結不出問題就行了??伤邮懿涣恕K且粋€要做事的人呀??粗D夏菢拥呢毟F,窮得鄉(xiāng)政府連換一塊招牌的錢都沒有,他能不干事?要干事,就需要權,而一干事,就又可能失去權力。這20年來,雷宇就在這樣一種怪圈中拼搏。
一生精彩在海南
我問雷宇,你這一生最精彩的時光是哪一段?
雷宇毫不猶豫:是在海南島的三年。
為什么?海南島不是你跌跤的三年么?
不。雷宇說,那是我最痛快的時光。在那里,是按照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的。我不僅能自己想主意,還能自己去實現(xiàn)它。一個人這樣不容易啊。有的人能想主意,能設計,卻無權去實踐它,有的人一生都只能在執(zhí)行別人的計劃。能夠思想、操作一肩挑的人,能有這樣一段時光,我一生都留戀。雖然摔跤了,也是為自己的主意而求索。何況,是非功過我并不看得很重。很多年前,我本來是個小小的"幕僚",在幕后為人出主意,可忽然有了海南三年的獨當一面的機會---當時我雖不是一把手,由于一把手較長一段時間養(yǎng)病,我實際上是以一種獨當一面的心態(tài)在工作……聽完雷宇這番話,我心中一動,雷宇的耐人尋味之處,還在于他是一個獨特的人才學研究標本---一個人當"幕僚"很好、給人出主意一帆風順,可一到前臺,自行操作,便事故不斷,失敗不斷---這到底是人才本身的問題,還是環(huán)境對人才有某種異化與制約呢?
把雷宇的履歷大致翻一翻,有助于這個研究。
雷宇簡歷如下:
1934年底出生于廣西橫縣;
1949年7月參加革命;
1949年底參軍,隨后參加抗美援朝;
1952年因病轉業(yè),到黑龍江鶴崗煤礦搞調(diào)研工作;
1953年保送上中國人民大學工業(yè)經(jīng)濟系讀書;
1954年回鶴崗煤礦,搞計劃工作;
1962年入黨;
1963年任礦機關黨支書;
1964年調(diào)任黑龍江省煤炭工業(yè)管理局政策研究科科長;
1966年9月2日被批斗,"文革"中被批斗6次;
1969年4月調(diào)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生產(chǎn)指揮部,任秘書處副處長;
1977年2月調(diào)遼寧省委(和任仲夷一起)政策研究室任組長,后任副主任;
1980年11月隨任仲夷來廣州,任廣東省委辦公廳副主任、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7月28日任海南行政區(qū)黨委書記兼行政區(qū)公署主任;
1983年7月任區(qū)黨委副書記、行政區(qū)政府主要負責人;
1985年7月17日離開海南,賦閑在家3個月;
1985年10月29日任廣東花縣縣委副書記;
1987年2月9日任廣東增城縣委書記;
1988年1月15日任廣州市副市長,6月任常務副市長、市委常委;
1992年4月25日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分管對外工作、沿海開放、內(nèi)外貿(mào)、工商等;
1996年1月在廣西辭職,回廣州居住。這個簡歷清楚地說明,雷宇在當政研人員給領導出主意時從無挫折,節(jié)節(jié)上升。他任廣東省委辦公廳副主任時,主任是后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后又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梢栽O想,如果雷宇繼續(xù)在幕后出主意,他還會繼續(xù)升官。
人可以不信命運,但凡事確實有跡可循,仿佛冥冥之中有定數(shù)。1981年春,雷宇到海南島搞了一次調(diào)研,為省委領導拿出了一個加快海南島改革開放的方案,最后成了省委文件下發(fā)。本來,按照以往的慣例,這個方案就交給前臺執(zhí)政者去實行好了。多少年來,雷宇不知提出過多少建議、方案,都是最終變?yōu)閯e人的行動。可是這一次,也許是改革開放了,省政府的主要領導卻提名讓出主意者自己去實現(xiàn)自己的主意。于是乎,雷宇從"翰林院"來到了海南島。這種做法,就像清末曾國藩從翰林院到湖南練湘軍,從書院走到實戰(zhàn)一線。
不同的是,曾國藩洞悉清代政體國情,既大膽辦事,又謹慎小心地伺候老佛爺,最終功成名就,名震天下??衫子钅?在后臺時什么事都明白,算得"人情練達即文章",可一出前臺,便書生氣十足,把為百姓辦事看得重于一切,終于敗走麥城。
假若他像某個老領導所叮囑的那樣,到海南一切按部就班,什么事也不"自作主張",只注意"搞好團結",那么,等待他的也許就是一種"加官進爵"的結局了。
無奈有一種人本性難移,在做"幕僚"時,他也許可以安分一些,但一旦環(huán)境寬松,制約減輕,便想按民意而行,即使是眼看懸崖逼近,也依然硬著頭皮朝前,顧不得那么多了。
海南汽車事件后,不少人都為雷宇把一個好好的前程丟了可惜,為他后悔。他卻說,我不后悔!人以為這是氣話,是嘴巴硬。誰知幾年后,他官復原職,當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副主席,依然是毫不遲疑,一邊提出"讓世界了解廣西,讓廣西走向世界",一邊繼續(xù)在中央的改革大政下,注意因地制宜,按實際情況決定方針,哪怕自己人微言輕,他照樣在自己權限內(nèi)堅持不誤。
他到廣西時,比去海南時年長了10歲,中國的改革也在鄧小平南巡后,進入了新的階段。他滿以為經(jīng)過十年,中國的改革環(huán)境大變,在廣西可以更放開手腳去干了。卻不料,從他一到廣西之日起,他就像上了籃球場,被"人盯人"了。當廣西邊境一度走私汽車猖獗時,就有人問,是不是雷宇舊病又發(fā)?實際情況恰好相反,雷宇是1992年6月25日到廣西去上任的。第二天,他就奔向邊關,對當時出現(xiàn)的走私汽車現(xiàn)象現(xiàn)身說法,對基層干部進行教育,告誡他們,不要因蠅頭小利,破壞改革大局。當雷宇發(fā)覺1995年廣西大量進口食糖可能造成的損失,及時采取各種措施時,有人又問是不是雷宇搞的?(1995年,經(jīng)過采取措施,廣西實際只進了46萬噸糖,除自己主動查處罰沒了將近10萬噸走私糖外,絕大部分都返銷境外。)對此,雷宇真的感到茫然了,這到底是為什么:他到廣西已經(jīng)58歲了,以這個年齡,絕對不會對任何人有什么威脅,為何要把事情搞得如此顛三倒四?
對付工作中的困難,雷宇有辦法。但對于各種暗箭,對于某些誤解,雷宇束手無策。
雷宇看今日中國經(jīng)濟
畢竟只是和雷宇初次相見。他無論多么外露,也還是多了些城府。
他說這三年什么也沒干,什么也沒想,只是在家陪伴老母。這話我有所懷疑。
果然,到臨別時,我裝作漫不經(jīng)心地問了一句:您對今天的經(jīng)濟形勢怎么看?
雷宇脫口說了四條意見---
我現(xiàn)在是一個老百姓,但多年的積習,對經(jīng)濟生活總不會一點不關心,我覺得有四個方面要注意解決好:
第一,要切實注意提高投資效益。
現(xiàn)在為了啟動內(nèi)需、刺激消費,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這是完全正確的。但基礎設施的投資也要講究效益。你以為我們每年發(fā)的那個財政債券1000多個億不用還啊?幾年以后,連本帶息你就必須要還。我從報紙上看到,說是要修一條青藏鐵路,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投資
579億。我記得,周恩來生前曾經(jīng)說過:什么時候我們把鐵路修到拉薩,西藏就真正是我們的了。周恩來生前說這個話,在那個年代是有道理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30多年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軍事技術的發(fā)展,今非昔比了。579億是靜態(tài)投資,如果動態(tài)投資,就算700個億,我拿它一年的利息幾十個億,來裝備兩個傘兵師,或者裝備一個加強的傘兵師,足夠有余的了,那就不止是保衛(wèi)西藏,保衛(wèi)其它地方也是可以的了。我說實在的,這條鐵路不是說不需要修,問題是什么時候修?我覺得近期修這條鐵路不會有什么回報,另外也難于維護和管理,搞不好會像坦桑鐵路一樣,甚至比坦桑鐵路還要差。這條鐵路要修,稍后再修可不可以?現(xiàn)在財政還是很緊張,我們要做的事很多,同樣是基礎設施,先做哪,后做哪,應該有個先后,有個緩急。我聽說廣西桂柳高速公路通了,南寧到欽州的高速公路通了,南寧到柳州的也快通了,從北海、欽州一直到桂林,很快都有高速公路。這些高速公路有多少車輛跑?現(xiàn)在還要修南寧到憑祥的高速公路,與越南接軌?我去過越南,越南靠近中國的公路很差,有什么必要在南寧到憑祥搞高速公路?在昆明,我見到廣西交通廳的一位副廳長,我問他:廣西哪有那么多錢?他說:國家借的錢。我說如果不要還的話,那又另作別論,如果要還,就要考慮一下?;A設施也有個先后的問題,也需要考慮如何還本的問題。
第二,文化傳統(tǒng)與啟動內(nèi)需。現(xiàn)在大家都擁護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啟動內(nèi)需的決策。許多人建議要大力開拓農(nóng)村市場,要增加農(nóng)民的收入。這些建議當然是對的。但現(xiàn)在怎么增加農(nóng)民的收入?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價格都賣不上去,豬肉現(xiàn)在多少錢一斤?廣州原來豬排13塊錢一斤,現(xiàn)在7.8元,大掉價了!下午五六點鐘,6元都可以買到。農(nóng)副產(chǎn)品價格普遍賣不上去,怎么增加農(nóng)民的收入?過去的利息高,一再降息,以為一降息,人們都不儲蓄了,拿錢買東西,可現(xiàn)在人們還是不買,為什么?其實是兩種情況:一個是一部分人缺少購買力,沒錢;或者他有點錢,也得攢著,以應付天災病老,有錢你敢亂花嗎?一部分是缺少購買的欲望,電視機、電冰箱……他什么都有,買什么呀?可見,光降低利息不行,搞不好還會帶來副作用。
還有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還有人的消費觀念,包括我們的消費理論。過去我們擔心物價上漲,千方百計降低過高的物價是對的。物價長久居高不下確實會出問題。但話要說回來,實際上哪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有一定的通漲率不一定是壞事,對刺激生產(chǎn),調(diào)節(jié)市場都有好處。現(xiàn)在物價是負增長,又變成問題了。經(jīng)濟不是個面團,你愿意怎么捏就怎么捏,它得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運作,甚至你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對的,它也需要有一個過程,才能把它調(diào)整好。我覺得許多事情首先要研究,現(xiàn)在社會各個階層,或者各個消費層次,它需要的是什么?消費是多層次的,你應該多琢磨,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一定得符合中國人的心理狀態(tài)、消費心理,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也要考慮。中國人其實不愿意亂花錢,光按照一般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去研究,肯定解決不了問題。文化傳統(tǒng)對消費心理會起很大很重要的作用,不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光說農(nóng)村市場是廣闊的,潛力很大,這不行。增加農(nóng)民收入,怎么增加?農(nóng)副產(chǎn)品都很難賣出去,價格不僅上不去,而且還下跌,這種狀況如不改變,增加農(nóng)民收入,開拓農(nóng)村市場就難于落實。
要啟動內(nèi)需,還有一個合理的價格政策和對價格的監(jiān)管問題。我覺得,對物價上漲的問題,要做具體分析。物價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這問題確實是馬虎不得,不能掉以輕心,要認真對待。但是要我看,如果工資的增長指數(shù)大于物價的增長指數(shù),這就沒有什么好怕的,因為他收入增加了嘛,收入增長比物價上漲快,有承受能力,這就不會有什么事。就算工資的增長指數(shù)跟物價上漲的指數(shù)持平,或者稍微低于物價增長的指數(shù),這也沒什么了不得,也不會出大亂子。當年我在廣州工作,搞物價改革主要是考慮什么呢?(1)財政有沒有承受能力;(2)會不會影響左鄰右舍。如果財政能夠承受得了,對左鄰右舍沒有什么大的波動,就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物價不能光看它那個指數(shù),還要看它的絕對水平,購買能力。抑制物價,總的是對的,但也不能什么都抑制,特別是有些農(nóng)副產(chǎn)品的價格如不在適當?shù)臅r機合理調(diào)整,不僅不利于縮小工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剪刀差,也不利于合理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布局,到頭來甚至會造成某些商品的嚴重短缺。
第三,對癥下藥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
國有企業(yè)改革千頭萬緒,每一個企業(yè)具體情況不同,什么體制問題,政策問題,領導班子問題,都有,但要根據(jù)其不同的重點所在,對癥下藥。我覺得一些企業(yè)除以上問題之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市場,要根據(jù)市場的需要來安排組織生產(chǎn),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這是至關重要的?,F(xiàn)在企業(yè)效益不好關鍵就在這。第二個,作為企業(yè)內(nèi)部要解決一個所有制的問題。我不是主張私有制、私有化啊。農(nóng)村的體制改革為什么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它是從解決所有制入手的。國有企業(yè)的體制改革為什么講了那么多年成效不夠顯著,不像原來所期望的,我認為主要的問題還是所有制的問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要使生產(chǎn)資料同生產(chǎn)者實現(xiàn)緊密的結合。企業(yè)的生產(chǎn)者、企業(yè)的管理者如果不占有生產(chǎn)資料,它怎么會成為企業(yè)的主人?我覺得,企業(yè)里面可以通過贖買,可以通過國家拿出一部分來適當?shù)胤峙浣o企業(yè)的職工,使他們占有一定的股份,這樣生產(chǎn)者和管理者才會真正成為企業(yè)的主人,他才會跟企業(yè)相依為命,他才會真正像個主人那樣關心這個企業(yè)的生死存亡。我覺得在所有制的問題上,怎么樣讓企業(yè)的生產(chǎn)者和經(jīng)營管理者適當?shù)卣莆丈a(chǎn)資料、擁有生產(chǎn)資料,是我們企業(yè)改革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
第四,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這個問題很敏感,好在黨中央、國務院早已采取了許多果斷的、正確的措施,我就不多說了。我只說,"廣信"出事,中國在境外企業(yè)的信用都受到影響。如果長此下去,中國企業(yè)在國際上的信譽難以維持。1989年我在廣州工作時,曾經(jīng)處理廣州在香港的一家主要的窗口公司的債務危機問題。這家公司為什么出現(xiàn)嚴重的債務危機呢?主要是:(1)短期貸款用于長期投資;(2)投資決策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多數(shù)投資項目沒有效益;(3)借錢給別人或對外擔保沒有必要的抵押或反擔保;(4)里外串通,公開誆騙,高價報進,低價報出,賺錢是私人的,陪錢是公司的。造成以上狀況,根本的原因是用人不當。聽說"廣信"所以出事,大體也是類似問題。
雷宇把心里話倒得差不多時,又開始緊口。我笑了。這樣深刻的經(jīng)濟分析,是一個賦閑在家什么都不想的人能脫口說出來的么?
雷宇在回憶往事時,他哪一年到哪兒,時間年月日清清楚楚,他說海南當年的經(jīng)濟數(shù)字,說兩廣的改革趨勢,一個個數(shù)字精確無誤。
他的腦袋真好!他的記憶力真好!他的身體真好!我建議雷宇寫一篇文章,把歷史的真實留給后人。雷宇堅決反對。
我退而求其次,那么,讓我來寫一篇訪談錄如何?雷宇依然搖頭拒絕。
我看了看雷宇那99歲的老母親,忽然心有靈犀:
雷宇同志,你母親到秋天便要過100歲大壽了,讓我寫寫您和他老人家的故事,權作給她老人家的百歲賀禮,如何?
說到為母親祝壽,雷宇猶豫了。他看了看我,叮囑道,如果這樣,那么,你琢磨著寫吧。
我莊重地點了點頭,又讓雷宇抱著小外孫和母親照了一張相---一個百歲母親和一個65歲的兒子及一個不到1歲的外重孫。我們至少要讓雷宇的孫子輩知道歷史真相啊。
整個訪談中連說了七八次"我活蹦亂跳"的雷宇,在與我分手時沉默了。這時只聽得窗外小雨淅淅瀝瀝。
我也只好沉默地告辭,但我永藏了雷宇那雙突然憂郁而激情閃爍的眼睛,永藏了雷宇那和??诤H鹉贡粯永渚目嘈Α!?編輯: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