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湛峰
米豬肉 主要長在瘦肉上,也有時在豬頭、眼、舌上,能看到肉上有一顆顆白色、乳白色或淺色的小疙瘩,這些小疙瘩里包的是豬囊蟲,又叫囊尾蚴,即絳蟲的幼蟲。如果吃了米豬肉,絳蟲幼蟲進入人體,寄生于小腸內(nèi),2~3月后,可長成2~3米長的絳蟲。絳蟲頭上的鉤或吸盤緊緊吸在人的腸壁上,吸取人體營養(yǎng),使人得絳蟲病。
豬肉棗 豬肉中的暗紅色和灰黃色肉疙瘩,俗稱“肉棗”,是豬的淋巴結。由于淋巴結對病原菌和病毒有過濾和吞噬作用,本身聚集很多細菌和病毒,吃后容易使人感染疾病。
雞臀尖 俗稱“雞屁股”,即肛門上方的肥肉塊。因為雞臀尖是雞身上淋巴組織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可積聚許多細菌、病毒和致癌物質(zhì)。食用雞臀尖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焦魚肉 在燒焦的魚肉中含有強致癌物質(zhì),其致癌作用的強度超過黃曲霉毒素。
魚腹黑膜 魚腹內(nèi)有一層黑色薄膜,緊緊貼在腹腔內(nèi)壁。這層黑膜可保護魚的腹腔內(nèi)壁不受內(nèi)臟器官的磨損,同時又是防止內(nèi)臟器官內(nèi)各種有害物質(zhì)通過腸壁滲透到肌肉中的屏障。魚腹黑膜中含有大量的細菌、臟物、農(nóng)藥等,人吃后會出現(xiàn)反胃、嘔吐、腹瀉等癥狀。因此,洗魚時一定要洗凈這層黑膜,并反復用水沖洗干凈或用醋洗凈魚體腔的內(nèi)壁。
畜甲狀腺 牲畜的甲狀腺位于咽喉的后部和氣管附近,一般分為兩個側葉。甲狀腺是一種內(nèi)分泌腺體,含有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人誤食動物甲狀腺后,會使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濃度劇增,引起類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中毒癥狀。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