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家長的來信,為我們每個家長提出了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這就是在日趨復雜的社會中,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特別是在他們也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非常贊同李小蘭的觀點,孩子都應具有助人為樂的好品質(zhì)。
現(xiàn)在許多都市里的孩子,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孩子經(jīng)常聽到的“民工經(jīng)常偷自行車”、“外地人常常騙小孩子”等,在孩子的心里留下許多陰影。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這些自我保護的意識顯得尤為必要,同時它對如何幫助陌生人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在今天,兒童對陌生人的幫助既是道德問題,也是智慧問題。我認為,孩子通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缺少智慧。輕信是缺乏智慧的表現(xiàn),不能真正地向陌生人提供有效的幫助也是缺乏智慧的表現(xiàn)。孩子們?nèi)狈椭鷦e人的經(jīng)驗和本領,在陌生人求助的時候,要么是回避和畏縮,要么是輕信和草率,這也正是家長不敢鼓勵孩子們“助人為樂”的心理顧慮。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一些本領,讓他們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學會如何去為他人提供有效的幫助,這個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下面的建議也許會對您有所幫助。
第一,當陌生人向兒童尋求幫助時,首先讓兒童了解你自己是否有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能力。家長應該明確告訴16歲以下的孩子,你自己還是未成年人,幫助別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教會兒童認識自己:哪些地方我可以幫助別人,哪些事情是我辦不到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換一種方式幫助別人的。
第二,平時,要對兒童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這里的安全,包括兒童個人的人身安全、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讓孩子們鑒別陌生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比較困難的,也不是幫助陌生人時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首要的問題是使兒童處于安全的條件。具體說來,要告訴兒童,當陌生人要求你幫助時,你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下面的情形:∪*是需要互相幫助的,幫助別人也是需要智慧和學問的!
人是應該幫助別人的,但一定是幫助者力所能及的幫助!
只有在生活中孩子們學會了幫助他人的本領,家長們才會由衷地高興,而且會真正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