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做母親時,曾看到一位年輕的媽媽對身邊的孩子不斷發(fā)出各種命令:“別跑,摔著!”“你踢石頭干嘛?看,鞋都臟了。”“別撿臟東西!”“不許往那兒走!放著好好的路不走,非走那難走的路?!笨粗谴诡^喪氣的孩子,我很為他悲哀。他只能毫無樂趣、規(guī)規(guī)矩矩地跟著媽媽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我忽然想到,他的一生就將這樣走下去嗎?我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如果自己有了小孩,一定不對他說這不許,那別動之類的話,要讓他痛痛快快地玩,自自然然地生長。
很快,我有了自己的女兒。當她1歲以后,我領(lǐng)著她到戶外散步時,她常常蹲下去撿小石頭、小草棍之類的東西,而且一拾起來就要毫不猶豫地往嘴里放。這時,我總要慌忙地阻止她,奪下東西扔掉(即使她哭了也絕不手軟),然后再對她說:“這個東西臟,咱們不要?!本枚弥?,女兒對那些“臟東西”已視而不見了。有一天,女兒去摸路邊小葉黃楊的葉片,我大叫一聲:“別動,有土!”女兒倏地收回了手。旁邊一位曬太陽的老奶奶說:“摸摸土好,現(xiàn)在的孩子缺土?!边@句話似一道電光閃過,令我渾身一震。
是啊,我小時候住在鄉(xiāng)下的大媽家,天天滾在泥土里,身體很健康。而回到城市后,遠離了泥土,反倒體弱多病了。女兒的環(huán)境比我小時候的環(huán)境不知要“干凈”了多少倍,但自6個月以后,她也是大小病不斷。人體本身就是個小生態(tài)系統(tǒng),特別是腸胃中存在著平衡的菌群。如果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真空般“潔凈”的環(huán)境里,他體內(nèi)的菌群反倒容易失調(diào),只要有一點點病菌浸入就足以引發(fā)大病;相反,生活在真正的大自然中,接觸到各種微生物,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反而有利于身體健康。
想想自己對女兒還說過多少“不許”啊?!安辉S打小朋友?!?其實未滿周歲的女兒只是拍拍別的小朋友,可能是表示友好);“不許摸小狗,咬!”(那只是一只小巧的寵物狗);“不許動媽媽的眼鏡?!?“不許爬桌子,摔!”;“不許自己打開柜子,夾手!”;“不許撕紙。”;“不許撕書?!?“不許抓飯?!?“不許……”?,F(xiàn)在,剛剛1歲5個月的女兒記住了媽媽的諸多“不許”,再也不敢碰別的小朋友;見到小狗就躲得遠遠的;當亂丟東西的我將眼鏡放在低處時,她也絕不去動,而是指著眼鏡說:“媽媽”;當想拿桌上或柜子里的玩具時,她會拉著大人到那里指著說:“拿、拿”;看到書本、報紙就擺手……而且,除了“爸爸、媽媽”以外,她最早會說的就是“不”和一連串的否定詞:“不拿、不動、不揪(花)、不達(打)、不西(許)……”
當別人夸獎女兒“聽話、好帶”時,我每每為女兒的乖巧及自己的“教育有方”而驕傲?,F(xiàn)在,我才猛然發(fā)現(xiàn):原本天資聰慧的女兒已被我管教得失去了那種與生俱來的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大無畏精神。對于她從未見過的東西,她不再像幾個月時那樣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去抓、去嘗,而是猶豫不決地觀望,甚至于不知所措返身撲向大人的懷抱!
所幸女兒還小,從現(xiàn)在開始改,還來得及!
女兒剛剛4個月,急于回到學校再登三尺講臺的我,就提前結(jié)束休假,早早地上班了。一上班,大量的工作壓下來,身心俱憊的我隨即給孩子斷了奶。那段時期,女兒又瘦又小,發(fā)育明顯滯后,而且還總是便秘。我心里很著急,卻總是這樣寬慰自己:“等我忙過這一陣兒,一定好好給孩子調(diào)理調(diào)理?!边@一陣忙過又是那一陣兒,一直到孩子1歲多了,我也未能從繁忙的工作中脫開身。
1歲左右的女兒正處在學步學話的階段,我下班將孩子接回家,她總要拉著我的手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指給我看各種物品并發(fā)出“噢、噢”的聲音。而站在講臺前口若懸河地講了一天的我,早已口干舌燥,哪里有心思給女兒講“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呀,我只是點著頭,順著她的聲音敷衍著“噢、噢”,表示自己知道了,看到了。
這樣又過了2個多月。一天,一位朋友帶著她四五歲的兒子來家里做客。女兒高興地一樣一樣地指給小哥哥室內(nèi)的東西,嘴里不停地“噢、噢”著。朋友笑著對我說:“你還記得小時候看的那個動畫片《鼴鼠》嗎?那個小鼴鼠就是這樣‘噢、噢’的?!边@時,我才注意到:女兒已把所有的東西都命名為“噢、噢”了。
這讓我陷入深深的自責中。我的工作總會有人代替去做,而對于女兒,我是無人可替代的,我本應多給她一些時間、一些疼愛呀。我慶幸自己醒悟得早,否則,也許在我“等忙過這一陣兒”中,女兒已悄悄地長大成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