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果
春日,鄰人無事,過來小坐。談來談去的,又談到婚姻這個綿長的話題。只是這次的“焦距”對準的不是往日夫婦爭吵的長長短短,而竟然是孤獨——婚姻中的孤獨感。
他說,結婚后的家常日子過得久了,有時竟覺得孤獨,不知是怎么了?
說實在話,我太體味人生中這種特有的滋味了。我的職業(yè),賜給我一年300日不坐班的好時光,但每日清晨丈夫孩子都離家后,我可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在冷清平靜的長日中,我久已注視這婚姻中以至人生中不可免的一份孤獨了。
于是我爽爽快快,一笑將已悟得的縷縷體會,對著芳鄰,徐徐道來——
其實,人的孤獨感是天然的。因為誰都不能代替你,誰都不能!
你有你特定的成長經(jīng)歷,獨有的人生感受,個性的需求;沒有人能厘毫不差地完全徹底了解你,因為他不能有你人生一路過來的你的體驗。即使是丈夫或妻子也不能。他(她)不能擁有你兒時的家庭環(huán)境,你幼年的嬉戲,童年以至少年的回憶。直到青年甚至成年時,你們或許相逢了,有了部分共同的經(jīng)歷和相互一定的了解,但至少還有一重障礙排不掉——那就是你們非屬于同樣的性別,對不少事就不可能有共同的體驗。如男子不能體驗女子的孕育,而女子也難以體驗千年沿襲下來的男子必得建功立業(yè)的傳統(tǒng)壓力……還有許多相互難以體驗的枝枝杈杈,從男女兩個不同的主干上生發(fā)開去。所以,婚姻中的男女——夫婦就依然免不了有孤獨感,覺得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了解你。這種感覺其實是相當正常的。人人如此,且不可免。
在我,常覺得孤獨感倒也并不全是痛苦。人們在孤獨時,心靈往往十分豐富,想來想去的,沒準還就琢磨出個靈感來(悟久自明的現(xiàn)象),或發(fā)明創(chuàng)造什么的。成大器者,孤獨感比常人總多些,大概是其思維太活躍,太豐富,太多彩了,平凡人就跟不上趟兒,或一時明白不過來,像驚倒一大片科學家的相對論之類。于是,偉大的哲人、詩人、科學家、著作家等等一類,就必得多咀嚼些孤獨,或是說,多享有些孤獨,且十分能領會孤獨與其成就的孿生關系。
人如果總在手腳不停的煩亂中忙乎,總在與人交流中沸騰,心靈就沒有一個沉淀的機會。而孤獨自處時,人們會自然地去沉淀生活。包括婚姻生活,也照例如此的。比如,“小別勝新婚”之說,何嘗不是夫婦在小別的孤獨中,回味過去,而期盼重逢,于是,又生出千般溫情來?沒有那一陣子孤獨,重逢前的絲絲縷縷牽牽掛掛,就無從產(chǎn)生,“勝新婚”——也就不知其味了。
可見,孤獨也有它獨特的人生價值。夫婦也由此該留給對方相當?shù)目臻g與時間,不可剝奪其全部自由。把婚姻變成家庭軟禁,一下班,必得準時“到位”,否則便橫眉立目,或加兩倍的粘乎。那般情景,準造就出夫君或主婦一腔的怨憤來。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傻法子,不足取。
但孤獨感也不能太多太重。人如果讓更多的孤獨淹沒了,就容易令心靈太落寞而走向封閉,甚至因此而扭曲了性格。如夫婦中的一人太事業(yè)了,置家庭于腦后,時間長了,就十分不好——孤寂彌漫在小家上空,家庭溫馨、夫婦相伴的婚姻原味,就走失了。怨夫、怨婦,定然不悅,也理當不悅,因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不該讓他(她)整日面壁沒著沒落的被孤寂包裹著,這樣又何必徒要一個婚姻外殼?婚姻本是男女合法的同居關系,其目的之一,是在替愛戀的各種形式的表現(xiàn),尋一個“不受阻撓的用武之地”。如果總落單兒,是不該的?;橐鲋校辉试S無視另一個與你平等的生命。
當夫婦兩人都蹲在家里廝守著,仍有人感到心靈中有絲絲縷縷的孤獨揮之不去,似乎家常日子過得久了,生活便平淡如水。正如鄰人此次此番的心境。
依我看,不妨生個女兒添一份人生的親情和熱鬧;或節(jié)假日不失時機地去山里海里玩鬧去,煥發(fā)出夫婦別種新情趣來;或邀朋會友來舍小坐,擺它一桌盤盤碗碗更棒,歡樂之聲自然悅耳,山海經(jīng)扯一扯,蘇聯(lián)已故去合久必分地點評幾句;每日三餐吃什么更省事又營養(yǎng)適量地討教一番;成年人玩游戲機是否也著迷來勁……
話題千回百轉(zhuǎn)總說不完的,淡淡的孤寂感卻必是一掃而光。待客走主安時,那霎時間安靜下來的居室,帶給夫婦的已是重得安閑的愉快。
總之,我鄭重向鄰人宣布,我時常很喜歡婚姻中時不時會感到的一二分孤獨。只要這孤獨不會淹沒我,它就是婚姻生活中的平常事,以平常心待之,就會活它個有動有靜,有聲有色。如走山川平原還是過洼地水流,都各有一番人生滋味?;橐鲋械墓陋毟信c親密感一樣,都自有它合理的存在價值,不必惶然不安的。
鄰人到此點頭微笑,起身揖別而去。
我則繼續(xù)安坐我的小家里,愉快地享受著屬于我的那一份孤獨——那一種有滋有味的安靜,那一種心靈的雀躍,那別具一番韻味的人生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