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
我是個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近來碰上點麻煩事,使我感到不痛快。我們班的班長總好跟人借錢,借了又不還。我每月領(lǐng)的津貼自己都舍不得用,他卻張口就借,我既不好意思拒絕他,借出后也難以張口向他討要。我也并非小氣,可對這種“借錢”法老覺得不是滋味。有什么辦法能解決呢?
李剛同志:
在朋友、同事、戰(zhàn)友間發(fā)生借錢不還的事,著實令人頭疼,不借或者借后討債都是尷尬事。
但不知你是否了解過,你們班長為什么會借錢不還?比如家里是否遇到了經(jīng)濟困難。如果真有這類情況,你和戰(zhàn)友們倒應(yīng)關(guān)心一下,即使在經(jīng)濟上幫不了什么忙,也該在精神上對他有所安慰。
倘非如此,而是因為你們班長作風(fēng)大大咧咧或者愛貪小便宜,那么我以為這錢不借給他也罷。倒不是心疼幾個錢,而是為了他好。若因為情面勉強把錢借給他,反倒助長了他的不良習(xí)氣,這對于他本人的成長是不利的。
我碰到類似情況時曾用過這樣一些辦法,你不妨一試。
一曰“旁敲側(cè)擊法”。有個熟人總是借錢不還,后來他又向我借錢時,我仍然很痛快地借給了他,同時又很自然地把話題從借錢引到現(xiàn)在的“三角債”問題上,并且就此發(fā)表議論說,在當(dāng)今商品社會中,信譽是非常重要的,不講信譽的人在社會上是站不住腳的。此人臉上一紅,過后便如數(shù)還了帳。
二曰“先聲奪人法”。本來大家的收入都差不多,誰也沒那個實力總充當(dāng)“冤大頭”。問題是得讓他知道這個理。我對于借錢不還者,總是采取先聲奪人的方法,一領(lǐng)了工資就搶先公開每月支出項目,讓他知道我的小日子也是滿打滿算的,這樣他想開口也不好意思了。
三曰“反客為主法”。我曾對借錢不還者使過這樣的“詭計”:他來找我商量一件事,我知道是借錢的事,卻未待他開口,先開口跟他借錢,數(shù)目很少,并且保證明天準(zhǔn)還,這樣一來反客為主,他倒不好意思拒絕了。第二天我信守諾言,按時還了錢,順便說一句“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他也就只有點頭的份了。
借錢還錢本屬小事一樁,上面所說幾法,也不過是“雕蟲小技”,沒必要擴展到一般的接人待物中去。不知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