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兆波
人體火化后能留下多重的骨灰呢?我沒有去考證。因為死者的個體差異參差不齊,年齡有大小,體態(tài)有胖瘦,身材有高矮,甚至生前的營養(yǎng),歸天的緣由都會成為影響的因素。既如此,那就權且把本人的骨灰估為1公斤吧。
我怦然心動,曾經(jīng)困擾我的難題,如今豁然而釋:生命的價值有多大?——1公斤?;蛟S是1公斤鈾,制成原子彈爆炸后可摧枯拉朽;或許是1公斤硝石,化作焰火可添歡加喜;或許是1公斤蠟燭,點燃后可照明引路;哪怕是1公斤水,置身于荒漠又怎敢說它不是生命之泉呢?再退一萬步,將人死后的骨灰撒入土中,還可作為1公斤肥料養(yǎng)地一塊哩。
生活中常有人因覺得自己生命碌碌無為,生命的燭光總是那么暗淡,照亮自己都困難,更別說照亮別人,于是唉聲嘆氣,妄自菲薄,逐漸喪失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實在令人扼腕。
其實,何必對自己過于苛刻呢?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作棟梁之材,不妨是一棵小草為春天獻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妨去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云;不能是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么不可以是一條溪流為干涸的山谷捧上甘露?!
人自呱呱墜地、生命誕生之始,延續(xù)至日薄西山、含笑九泉止,其間春雨冬雪,夏悶秋爽,往復循環(huán),累年不斷,似乎生壽悠悠。然而在歷史長河中,人的一生只是非常短暫的一瞬。因此,人如果只是一門心思對大海的廣闊、高山的雄壯、古樹的蒼勁多么風光而孜孜以求,卻忽視它們對大自然默默而忠誠的奉獻,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自以為很風光瑰麗的人生也不過是過眼煙云。
是故,古有岳飛發(fā)出“三十功名塵與土”的感嘆,今有雷鋒寫出“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名言。合二者之語,正好寫出了人對待生命的正確態(tài)度。岳飛之嘆是說,人對名利應該看淡些,不要被名利所累所困,不能只為追求個人名利而活,否則,就印證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話:“只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只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倍卒h之言又是對奧斯特洛夫斯基另一句話的詮釋——“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比松暮馁M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的事業(yè),卻是光彩四射、偉大永恒的。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這個事業(yè)愈加光輝奪目,可謂輝煌無限。倘若一個人將生命投入到這個偉大事業(yè),一點點燃燒自己,其價值和意義也將變成無限,為人民服務事業(yè)的熊熊大火中將永遠輻射出他的光和熱。
有人可能要問,照你的說法,像雷鋒、焦裕祿、賴寧,還有救老農(nóng)捐出年輕生命的張華,他們生命的價值只是1公斤么?不錯,他們生命的價值是一座1公斤的熠熠生輝的雕像,是一團1公斤的永放光芒的物質(zhì)!
人,都是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不平凡。朋友,請你正視平凡吧!一棵小草,一截粉筆,一支蠟燭……不管你是務農(nóng)的還是做工的,不管你是站柜臺的還是扛槍的,只要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納入為人民服務之中,你的工作就充滿生機,你的生命就因此獲得新的延伸,你的價值也將是一串1公斤的翡翠珍珠,而面對你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