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鏡流
近幾年來,在一些地方,迷信活動又死灰復燃。有的人從故紙堆里撿回一些早已被唾棄了的諸如“生男育女表”“人生推算法”等荒誕無稽的東西,還胡謅什么“經科學驗證”,“得到科學部門有關專家認可”,在鬧市上兜售,使一些青少年受騙。按理說,在80年代的今天,一般青年都知道迷信有害,但它為什么還有市場?這是一種什么心理現象呢?
從主觀上說,迷信是由于人們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現象不理解或曲解而產生的錯誤認識。如屬相,本是紀年的方法,它與人的命運好壞、婚姻狀況、壽命長短毫無關系。所謂屬相相克,僅是算命者利用傳說中的“龍虎斗”,生活中的雞狗相爭等現象附會到人的命運上,而不懂科學道理的人就會受騙。另外,迷信者都存在著許多愚昧、落后的心理品質。他們在動機上存有僥幸的念頭,幻想不經過艱苦的努力,而從命運之神那里獲得好運。他們在情緒上還經常被恐懼所籠罩。每當黑夜降臨或踏入墳地、廟堂,就產生一種自我震懾的感覺,虔誠、肅敬、驚懼之情油然而生。他們大多比較軟弱,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心灰意懶,認定這是命運的安排,而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他們還特別容易接受暗示,任何平淡無奇的東西,如烏鴉在頭頂叫一聲,甚至打了一個噴嚏,都會認為是吉兇禍福的預兆。
人的生辰、形象、指紋與性格、才智、前途和成就到底有沒有內在聯(lián)系呢?對此,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精神病學家進行了研究。1882年,英國倫敦成立了“心靈研究會”。100多年來,各國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資料表明,人的生辰、形象等與才智、前途的關系幾乎等于零。就是說,世上沒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人的命運。這一結論在千百年來的實踐中已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據說,看“風水”是東晉人郭璞的“發(fā)明”。他在王敦手下混事時,王敦要率兵出征,令他占卜算卦,結果他算的是“大兇”,不合王意,王敦就把他殺了。這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假如他真的能掐會算,為什么會對殺身之禍毫無察覺呢?無獨有偶,法國也有一個著名的星相家卡敦奴,他掐算出自己死于1576年9月21日中午12時,并且將自己的預言公諸于眾,但到了這一天中午,鐘聲響過12下,他仍然安然無恙、非常健康,他怕世人恥笑,于是從鐘塔上跳下自殺,給自己制造了可悲的結局。
那么既然迷信是騙人的,為什么算命者有時又似以乎說得很準,使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呢?
讓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試驗,拿一枚硬幣,隨意向空中一拋,然后你猜硬幣落地后哪一面朝上。在這種情況下,猜對的可能性總有50%,這是統(tǒng)計學上的機遇問題。同樣的道理,算命者對兇與吉、禍與福的判斷在客觀上也有猜對50%的可能。加上他們還能憑借自己的感覺和觀察能力,從對方的衣著、氣色、言談舉止中推斷其身世、家境和心情。
算命者有句行話,叫“聽聲音知貴賤”,給人講命,開頭總要拐彎抹角地盤問你幾句,表面看來都是問些不相干的事,實際上這是在套弄你的口氣。而去算命的人又往往求教心切,在心理上已經認定算命者能指點自己,所以不自覺地就向他介紹了不少情況。比方說,他給老太太算命,根據“我15歲就結婚了”這句話,就可以斷定,此人年輕時家境貧寒。其實,這不是算出來的,而是老太太親口告訴他的。因為在舊社會,有錢的人家是不會十四五歲就把姑娘嫁人的。
算命者行騙一生,通曉人情世故,他們騙人的花招是很多的,或恭維奉迎,或故弄玄虛,或說活絡話,兩頭堵窟窿,但都離不開“心理+騙術”這個基本的模式。
迷信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要破除迷信,塑造健全完美的心理品質,就必須不斷用科學知識來充實和武裝自己,一經科學的陽光照耀,迷信活動就自然會市場蕭條的。(圖:龔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