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自我處理
王玉柱
臨床上,??膳龅揭恍┬穆墒С2∪?,據統(tǒng)計大多數(shù)仍屬生理性。對于這一部分患者,如稍能掌握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與技能,象反復出現(xiàn)的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等心律失常,切合時宜地作些簡單處理,??墒怪K止,癥狀往往也可減輕。如常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使其嘔吐,壓迫眼球等等,但這些若要自己處理尚有些危險,有時也不易掌握,下面重點向大家介紹治療室性過早搏動、室上性心動過速這兩種心律失常的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療效較佳的方法。
根據國內外的報道,筆者近幾年來應用咳嗽治療多例室性心動過速,頻發(fā)的室早病人,收到良好效果,多數(shù)則通過咳嗽即可終止心律失常??人缘姆椒ㄊ牵瑖诓∪松钗豢跉?,隨后即大聲用力咳嗽,連續(xù)數(shù)次,通常連續(xù)咳嗽6~8次,一般即有效,如無效時,可停5~10分鐘重復進行。目前認為咳嗽用來轉復頻發(fā)性室早、室性心動過速的優(yōu)點是簡便易行,既無損傷又無合并癥,且可迅速進行,不受條件限制,適應自我處理的原則,對經常出現(xiàn)上述心律失常的讀者不妨一試。
應用潛水反射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fā)作,也屬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之法。操作前患者坐起,在自己面前放一小盆5~10℃的冷水,深吸一口氣不要呼出,然后將面部放入水中20~30秒鐘抬起頭再呼氣,復律往往在數(shù)秒內成功。如無效可休息幾分鐘重新操作。此法要求患者耐心合作好,其轉復成功率較高。應指出的是,上述兩種方法最好是已確診,在醫(yī)生指導下多次應用本法反應良好的患者,可考慮自行操作。但本法不能防止心動過速的復發(fā),故對頻繁發(fā)作者還需用藥物預防。
腹部手術與半臥位
陳育民
腹部手術一般都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腹部手術之后,為了防止坐立時脊髓腔內壓力增高、腦脊液沿穿刺點外漏,造成腦脊液壓力降低而引起的頭痛,需要去枕平臥六小時。若六小時后血壓平穩(wěn),醫(yī)生通常都要病人取半臥位。那末,腹部手術與半臥位又有什么關系呢?
原來,在我們人體腹腔的表面和腹壁內側各有一層腹膜保護著腹腔臟器。它的總面積甚為廣大,幾乎與皮膚的面積相等。在正常情況下,腹膜能分泌少量的“潤滑油”——漿液,以潤滑腹腔,使內臟活動時減少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同時,腹膜對液體和微小的顆粒又有強大的吸收機能,特別是對液體的吸收,每小時可多達體重的百分之八。然而,腹膜各部分的吸收能力又有所不同。上腹部的腹膜(膈面腹膜)吸收能力強。下腹部的腹膜(盆腔腹膜)吸收能力弱。
根據腹膜的這一解剖與生理特點,腹部手術后的病人取半臥位,則腹腔內的炎性滲出物膿液或手術后的滲血可因重力作用沿著腸謹間流向膀胱直腸窩(男)或子宮直腸窩(女),而聚集局限在盆腔內。這就縮小了腹膜與膿液、炎性滲出物的接觸面積,避免了感染的擴散,對膿液中細菌毒素的吸收也減少。即使形成了盆腔膿腫,也便于醫(yī)生處理:男性病人可從直腸壁、女性病人可從后穹窿部切開引流,使病人得以早日恢復健康。
另外,病人取半臥位,能使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嘔吐物易于吐出,避免吸入氣管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半臥位后膈肌下降,肺的呼吸量增加,也能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
由此可知,腹部手術后取半臥位竟是保證病人及早康復的重要一環(huán)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