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茲
中華版點校本《邵氏聞見錄》《邵氏聞見后錄》(以下分別簡稱《前錄》《后錄》),點校甚精,堪稱善本。遺憾的是仍有一些疏漏,現(xiàn)就其中有礙文意者條列于下,請方家是正。
(伯淳)元
安,此段所記為宋理學(xué)大家“二程”的事,明道先生乃程顥(伯淳),非程頤(正叔)。文潞公表程顥墓云:“明道先生正叔”,顯然有誤。據(jù)《宋史》卷四二七,程顥死后,文彥博采眾說,題其墓曰“明道先生”。下文“正叔元
藝祖即位之一日,宰執(zhí)范質(zhì)等猶坐,藝祖曰:……。(《后錄》第1頁)
按,點校本于“藝祖”下標專名線。同此,《后錄》第136頁、154頁、173頁、225頁,《前錄》第4頁、69頁,屢次出現(xiàn)“藝祖”,其下均標專名線,誤。“藝祖”非廟號,不當標專名線。藝祖指有文德材藝之祖,《尚書·舜典》云:“歸,格于藝祖,用特?!眰鳌吩疲骸把彩厮脑?,然后歸告至文祖之廟。藝,文也?!薄妒琛吩疲骸安潘囄牡?,其意相通,故藝為文也。文祖、藝祖,史變文耳?!焙蟠从盟囎鎭矸Q一代開國的帝王。如唐玄宗《起義堂頌》稱唐高祖李淵為藝祖,金世宗《封混同江神冊文》稱金太祖阿骨打為藝祖。這里就是稱宋太祖趙匡胤為藝祖??蓞㈤嗩櫻孜洹度罩洝范摹端囎妗贰?/p>
如本朝韓魏公書“花”字寫成“琦”字,復(fù)涂以墨,尚可辯,亦此體也。(《后錄》第79頁)
按,此段當標點作:如本朝韓魏公書花字,寫成“琦”字,復(fù)涂以墨,尚可辯,亦此體也。所謂花字,即花押,是用草體加以變化的簽字。湯顯祖《牡丹亭·冥判》中有這樣一句:“新官到任,都看這筆判刑名,押花字,請新官喝采他一番?!薄把夯ㄗ帧币嗉础逗箐洝分兄皶ㄗ帧?。韓魏公即韓琦,此言韓琦寫自己名字的花字,而并非寫“花”似“琦”。本節(jié)前有云“……于皋位下,書若皋字,復(fù)涂以墨,如刻石者,蓋‘皋花字也?!币蜒约盎ㄗ值膶懛ā3写朔接邢挛摹耙啻梭w也”。
至辭位遷觀音院,題薛能、陸龜蒙二詩于壁云:“江上悠悠不見人,十年一覺夢中身。殷勤為解丁香結(jié),放出枝頭自在春。蠟屐尋苔認舊蹤,隔溪遙見夕陽春。當年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后錄》第134頁)
按,如此標點,前說薛能、陸龜蒙二詩,后卻標點成一首詩,矛盾。其實,“江上悠悠不見人”以下四句為陸龜蒙詩,《全唐詩》卷六二九載此詩,題作《丁香》,文字略有不同?!跋炲鞂ぬφJ舊蹤”以下四句為薛能詩,《全唐詩》卷五六一載此詩,題作《游嘉州后溪》,文字稍異。所以“放出枝頭自在春”后,“蠟屐尋苔認舊蹤”前均應(yīng)加引號。
《盧思道朔方行》一。注云:小李將軍;又今人注云:在李伯時家,《明皇游獵圖》一。注云:小李將軍;又今人注云:在馬粹老家。(《后錄》第215頁)
按,在李伯時家的乃《盧思道朔方行》,而不是《明皇游獵圖》,《明皇游獵圖》在馬粹老家。故“在李伯時家”后逗號當改作句號。
希夷先生一日令灑掃庭除,曰:“當有嘉客至?!?《前錄》第69—70頁)
按,眾所周知,“希夷先生”是宋太宗賜給扶搖子陳摶的號?!肚颁洝返?9頁即云:“后賜號為希夷先生?!秉c校本僅于“希夷”二字下加專名線,殘缺。“希夷先生”當四字連標專名線。與此相類,古人以“某某先生”為號,均當連標專名線。如《后錄》第21頁“東坡先生傳《禹貢》”云云,只于“東坡”下標專名線?!肚颁洝返?64頁“大儒伊川先生程正叔”云云,僅于“伊川”下標專名線?!肚颁洝返?74頁“(張)載字子厚,所謂橫渠先生者”云云,僅“橫渠”下標專名線,等等?!皷|坡先生”、“伊川先生”、“橫渠先生”均當連標專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