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姑娘出嫁時,娘家都要出一份厚禮陪嫁。印度政府為了禁止這種作法,于1961年頒布《禁止陪嫁法》。但這種傳統(tǒng)的惡習(xí),仍暢行無阻。一般說來,最理想的丈夫是醫(yī)生和律師,他們可以要求高達五萬美元的陪嫁。即使是小公務(wù)員,也可收到五千美元的陪嫁?;楹笕绻吕杉艺J為陪嫁不夠,還可以要求女方增添。如果男方得不到滿足,新娘就可能有被燒死的危險。
1980年2月18日,新娘蘇達·古愛爾一跨進丈夫的家門,就落入婆婆沙恭達拉·戴維的手心里。
按照習(xí)俗,蘇達帶去了陪嫁。這筆錢有七千五百美元,是她哥哥盤賣了印刷廠產(chǎn)業(yè)得來的??墒撬钠牌胚€不滿足。此外,由于她過門不久就懷孕,婆婆又嫌太早,因而更加不滿。婆婆要她哥哥再補送陪嫁費一千美元,并威脅說,如不照辦,就得給她點顏色看看。
就在蘇達臨產(chǎn)前一個星期,“顏色”來了。一天晚上,婆婆、丈夫、夫弟三人把她渾身澆透了煤油,將一把點著的柴火向她身上擲去。鄰居們聽到慘叫聲,撞開他家門時,新娘已被燒得遍體鱗傷。彌留之際,新娘痛苦地說:婆婆在燒她之前搶走了她所有的珠玉首飾。
沙恭達拉和她的兒子硬說,蘇達之死是由于她在廚房熱牛奶著火所致。鄰居們主持正義,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jù),三人被指控犯有謀殺罪。法官阿迦瓦爾宣稱,這是“有計劃的、野蠻的、殘酷的蓄意謀害”。這三人被判了絞刑。
法官阿迦瓦爾認為,蘇達之死不是孤立的事件。焚燒新娘事件發(fā)生,猶如傳染病那樣蔓延。就在這一案件判決后的一周內(nèi),僅在新德里就發(fā)生九起焚燒新娘的慘案。據(jù)有關(guān)材料紀錄,每周有一個婦女為嫁妝而死,每月有一百起新娘遭受折磨的事件。印度一家報紙評論,焚燒新娘是“人類貪心”的一種可怕反映。
(知識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