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飛
蔥的身世
蔥的足跡,幾乎遍布于世界。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已知的約有500余種,其中近一半產于蘇聯。通常認為,蔥的原產地就在西伯利亞。我國栽培蔥的歷史也已有三千多年?!抖Y記·曲禮》上已有蔥的記載。明朝《農政全書》中記述“崔窟曰,二月別小蔥,六月別大蔥,七月可種大小蔥”。崔窟系漢桓帝時人,說明我國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對大蔥栽培已有相當研究。
蔥四季常青,終年不斷,尤其冬、春季食用最多。北方以栽培大蔥為主,南方栽培小蔥居多。山東章邱縣所產的大蔥,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每株長達三、四尺,僅蔥白就有二尺左右,重量一至二斤,大者可迭三斤,可謂“蔥中之王”,是我國主要的外銷蔬菜之一。每年章邱大蔥遠銷港澳和東南亞、日本等地,深受歡迎。其他如遼寧蓋平大蔥,陜西華縣大蔥,河南孟縣大蔥和新鄉(xiāng)張門雞腿蔥,都是名產。南方產的香蔥,以廣州郊區(qū)的玉蔥較為上乘。
蔥的崇拜
在古代,認為蔥有很了不起的作用。據說,中世紀時,軍隊的將士把它當護身符,以為把蔥放在胸口,打仗的時候就可以避免敵人兵器的殺傷。埃及人死后用蔥作陪葬品,在木乃伊的石槨中就有蔥。當蔥由埃及傳到歐洲后,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軍團士兵們的口糧中,蔥是必發(fā)的食物之一,因為羅馬人認為蔥可使兵士增加體力和勇氣。古斯拉夫的術士們認為,如果要讓士兵勇敢,上戰(zhàn)場時,可在靴子里放上三根蔥。
在我國,傳說蔥是神農嘗百草親自找出來的良藥。由于日常千百種飯菜中都用得上蔥,因此,在古籍里,蔥又有“和事草”的雅號。
蔥的成份
蔥比其他蔬菜所含的化學成份要復雜得多。它的辛辣香氣,是由于有一種洋脂性硫化丙烯液體。把蔥切碎時,這種氣味可刺激眼睛流淚。蔥的殺菌作用來自蔥素,又稱植物殺菌素,特別是蔥的莖部(俗稱蔥白)所含的此類化合物比蔥葉高五倍以上,中醫(yī)治病多用蔥白,可能與此有關。
大蔥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胡蘿卜素和鈣、鎂、鐵等礦物質。每市斤大蔥含胡蘿卜素4.26毫克,硫胺素O.28毫克,核黃素O.18毫克,尼克酸1.8毫克,維生素C50毫克,蛋白質3.6克,脂肪1.1克,糖22.4克,粗纖維1.8克,無機鹽1.1克,鈣43毫克,磷163毫克,鐵2.1毫克,產熱量為114千卡。因此,蔥的豐富營養(yǎng),是身體健康所必需的。
蔥的藥用
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對蔥的評價是:“性味辛平、甘溫,能治寒熱外感和肝中邪氣”。歷代醫(yī)家并肯定蔥葉、蔥白、蔥汁、蔥根須和蔥花,都可作藥用。蔥葉,能利五臟,益眼睛,療水病足腫。如小便不通,可將蔥白連葉搗爛與蜂蜜調和敷下腹即可通小便;濕氣足腫,蔥葉煎湯洗漬可消。蔥白,可“除風濕身痛麻痹、蟲積、心痛,婦女妊娠溺血”。如遇傷風感冒,蔥白二兩,淡豆豉一把,煎湯服之出汗即愈。用蔥白和蜂蜜共搗成糊劑,敷患處治療急性皮膚化膿性炎癥,有滿意的效果。蔥汁,能“散淤血、止衄、止疼,治頭疼耳聾、消痔漏,解眾藥毒”。蔥根須,有“療飽食房勞、血滲入大腸、便血、腸癬成痔”的功效。
國外中世紀的歐洲醫(yī)生已用蔥敷治傷口,斯拉夫人還用它治蛇傷,稱為“蛇草”。十多年前,法國醫(yī)生發(fā)現洋蔥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可消散凝血蜘及防治動脈硬化。美國從蔥中提煉出蔥素,對治療心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而且,發(fā)現經常吃蔥的人,膽固醇高的較少。
據現代藥理研究,大蔥能刺激汗腺,有發(fā)汗解表作用;并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健胃功效??咕囼灡砻鳎笫[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所以,在冬季呼吸道傳染病和夏季腸道傳染病流行時,吃些生蔥有防治作用。如果要消滅口腔中的病菌,只要嚼食一株蔥便足夠了。
由于蔥的上述種種貢獻,它的身價已大大超過烹調的范圍,而步入蔬藥兼用的行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