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的《英倫雜感》(《讀書》今年第四期),我仿佛看到千萬雙眼睛在盯住我們中國的知識界,盯住中華民族的未來。
一個社會的發(fā)展,對它起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錯綜復雜的,科學文化的進步狀態(tài)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方面,而科學文化的進步狀態(tài)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搞實驗、實踐、調查、研究、總結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兩三百年來更是如此。
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并不遜于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我們中國人有過“聰明才智開花的時代”。更須拚死力爭,闖入新的聰明才智開花的時代。費孝通教授大聲疾呼:“我們不能落后,落后了就要被淘汰!”這是一位熱愛中華民族的、正直的社會學家的聲音,是振撼人心的呼喚。
費孝通教授一語中的,從乾嘉盛世以來,我們知識界“形成一股風氣”,“書中出書”,直到今天,“要真正做到眼睛從書里邊轉出來”,還“很不容易”。為什么乾嘉學派以全副精力去搞考據、搞版本呢?他沒有提及??晌覀円仓酪恍?。乾嘉學派修成了四庫全書,整理、充實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寶庫,其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他們著重于回顧我們民族的過去,不敢正視現實,從而也不敢或無法探索未來。事出有因,并非偶然。
達爾文于一八五九年發(fā)表了《物種起源》,觸犯了橫行幾個世紀的《物種不變論》,遭到了瘋狂的攻擊,但他還能夠活下來,繼續(xù)進行他的研究,一八七一年又發(fā)表了巨著《人類原始及類擇》,到一八八二年四月十九日病終。在達爾文遭到攻擊、污蔑、侮辱的時候,有人在支持他,生物學家赫胥黎就曾寫信鼓勵他:“一切有頭腦的人永遠感謝你,讓那些惡狗去嗥叫吧。”
我們又看看,十八、九世紀,我們中國知識分子學術研究的處境又是怎樣的呢?一七○二年,戴名世刊行《南山集》,選載南明桂王時事。他研究發(fā)表的是過去,是歷史,竟以“大逆”罪被殺,牽連數百人。一七二六年,江西正考官查嗣庭命題曰“維民所止”,被認為是“取雍正二字去其首”,“逆天負恩,獄遂起”。乾隆年間,沈歸愚有詩詠黑牡丹:“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疾歿后,猶遭戮尸之刑??梢娪星逡淮?,知識分子的處境是多么艱難,他們的見解,他們的研究成果,只要稍稍不合“圣上”的口味,他們就活不成,還不算,還要誅九族,牽連戚朋??梢韵胂螅斔麄兊拿褡鍤夤?jié)還未受到損害,他們的道德觀還未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們還是要活命的。所以,他們面向過去,面向考據,“書中出書”。
“書中出書”的流風余緒必須消除,知識界的進取心要大大發(fā)揚。過去的一些情況是有其原因的。一九五七年,有一位三十多歲的知識分子被人批評,說他“謹小慎微”,他后來寫詩自嘲,其中有云:“‘謹小慎微非偶然,阿彌陀佛度華年”,確確實實有不少人是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情下,送走自己的大好年華的?!八娜藥汀睓M行時期我在農村,親耳聽到一位老農的話:“幸虧我家沒有讀書人!”那是噴氣式推進器理論創(chuàng)始人掃廁所、第一流計算機專家給假的“中國計算機專家”充當翻譯的年代??!我們幸運的是,這些已經過去了。
一九七八年五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提醒我們要牢記一個血的教訓:“解放前一百多年帝國主義侵略我們和我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歷史證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辟M孝通教授現在又以社會學家的身份告訴我們:“落后了就要被淘汰!”“社會主義的社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定要經過人們去創(chuàng)造?!彼摹队愲s感》是廣大知識分子的心聲。
我的讀后感該結束了。
廣東廉江陳慶昌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