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光鼐
挫折人人會遇到
你看過電影《廬山戀》嗎?那真是題材新穎,情節(jié)感人,畫面優(yōu)美,令人心醉啊!可是,你了解這個電影的編劇畢必成同志嗎?他的經(jīng)歷可是一點兒也不“美”!他的青年時代全是在逆境中度過的:1957年其父被劃為“右派”后,他也橫遭歧視,縱然是“三好學生”、學生會干部,也沒有資格升大學;“文革”時,只因?qū)戇^作品,“文字冤獄”又在他身上降臨;“清隊”時,他又成了“牛鬼蛇神”,被轟到農(nóng)村勞改,罰做苦役……真是充滿了挫折!
生活的道路從來不會是平坦的。在人生旅途上,出現(xiàn)一些坎坷、挫折和逆境,這是常有的現(xiàn)象,不足為奇。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帆風順的生活對一個完整人格的成長和發(fā)展并不有利。“自古雄才多磨難”!縱觀古今中外,大凡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都曾經(jīng)歷過逆境——家庭的不幸,貧困的折磨,政敵的破壞,宗教的干預,等等。前不久,我翻閱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fā)現(xiàn)在其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的,竟有127人。最近,有人調(diào)查當代中國年輕作家,97人中有48人在生活中遭遇過較大的坎坷和打擊,畢必成同志也是其中之一。正是艱難曲折的生活磨煉了他們的意志,使他們在各自不同的事業(yè)中戰(zhàn)勝了困難和失敗,在事業(yè)上取得了成就。挫折,人人會遇到,“逆境出人才”,這幾乎是生活的規(guī)律。
事出有因
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都是有原因的。
從這一代青年看,十年浩劫使很多人家破人亡、蒙受不白之冤,或者失去了愛情和青春,失去了上學、就業(yè)的機會—一這是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挫折。
社會主義社會雖然為青年的成長開辟了廣闊的途徑,但是,不可否認,在我們黨內(nèi)仍然有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少數(shù)單位的領導不關心群眾疾苦,劃圈推諉,對好人好事不支持,不幫助,甚至打擊堅持真理、有志獻身四化的年輕人。這也是青年人遭受挫折的一個客觀原因。
另外,人們還會遇到無法預料的諸如天災、病殘等自然的“襲擊”,這也屬于客觀原因。
從主觀上講,我們年輕人處在生理、心理發(fā)展的旺盛時期,對生活的需求很多,對人對己往往希冀過高。在生產(chǎn)力尚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現(xiàn)實生活并非象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完美,許多需求和欲望不可能一一得到滿足,隨著失望和不滿,受挫之感就油然而生了。再加上我們年輕,閱歷淺,對客觀事物和自己的估計往往發(fā)生錯誤,在從事一些力所追求的活動時,難免會遭到失敗。這是青年人容易受挫的主觀原因。
向命運挑戰(zhàn)的劍
挫折,人人都會遇到。可是,為什么使甲感到受挫的事,乙并不一定也感到受挫?年輕人感到傷心的事,成老年人則一笑置之?有些人受挫后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反而更加自強不息、取得成就?這就關系到如何適應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向命運挑戰(zhàn)的問題了。
當挫折帶著煩惱、屈辱、沮喪或憤怒降臨在我們身上時,該如何對待呢?
分析現(xiàn)實,確定方向。遇到挫折后,首先應對它進行冷靜的分析:是可逆轉的,還是不可逆轉的?對自己的能力重新進行客觀的估價:是修改自己的行動計劃,還是改變環(huán)境?以重新確定方向和策略。
被人稱為“從苦難中崛起的歌唱家”關牧村,童年時代,其父被錯劃為“右派”,母親患癌癥去世;繼之父親隨單位外遷,又被打成“現(xiàn)行反革命”,判刑入獄;姐弟倆孤苦伶丁,備受貧困、饑餓、歧視。在接二連三的挫折面前,她象小草在石縫下謀求生存一樣設計了自己成功的道路:學別的無可選擇,還是充分發(fā)揮自己聲音素質(zhì)好、音樂感強的優(yōu)勢吧,運用自己渾厚、圓潤的嗓音,一定會唱出來的!經(jīng)過多年努力,她終于成為優(yōu)秀的女中音歌唱家。
挖掘潛力,加強力量。經(jīng)過對挫折冷靜分析后,如距目標較近,自己又尚有潛力可挖,那么,再次運用加倍的力量,以更加堅定的毅力與恒心致力于既定的目標,以期成功。
公元前四世紀時的雅典有個政治家叫德摩斯梯尼,自幼嗓音微弱且有習慣性口吃,語言障礙使他不能演講。但是,他自信口吃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是可以矯正的。為此他常把小鵝卵石含在嘴里,站在海邊對著大海的激浪高聲說話,借以訓練舌頭的靈巧和加強自己的嗓音?!肮Ψ虿回撚行娜恕保K于成為一位杰出的雄辯家。
障礙在前,迂道而取。為了既定的目標,當發(fā)現(xiàn)用一種方法無法消除障礙時,可以“迂回繞道”采用另一種辦法,以求殊途同歸,萬勿“一條道走到黑”。華羅庚少年時代即因貧窮、傷寒、饑饉失去了上學的機會,在“升學”不成的境遇下,他自己開拓了另一條道路:自學。終以頑強的毅力,成為聞名中外的數(shù)學家。
有的青年幾次高考都未被錄取,我看就可采用此法:面對目前大學招生人數(shù)很少的現(xiàn)實,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差距,果斷地決定“不考了”,尋找達到成功的其他途徑——電大、夜大、補習學校、自學等。對于有志于學習的青年來說,“條條道路通高峰”,何必因不能升大學而自尋苦惱呢?
改換目標,另謀出路。如果企圖達到某一目標的多種嘗試都告失敗,那么,我們可以改換目標,另謀出路。著名京劇演員周信芳,嗓音有些沙啞,演小生不可能,轉而演老生,創(chuàng)立了自己一派獨特的唱腔藝術風格,世稱“麒派”。我們不是可以從中得到啟示嗎?某同學成績很差,多次高考未成功,看來學習和掌握復雜的理論知識是很困難的。那么,何不干脆改換目標,根據(jù)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學習某一技藝,這同樣可為四化作出貢獻。各行各業(yè)都能出“狀元”。何必鉆“牛角尖”呢?
防衛(wèi)的盾
在挫折面前,除了拔出你手中的劍向命運挑戰(zhàn)外,還可以用“防衛(wèi)的盾”。這是因為許多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我們是不了解的;我們年輕人往往還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從正面應付挫折。在這種情況下,可考慮運用心理防衛(wèi)機制,借以減輕心靈的緊張和壓迫,使個人的信心不受傷害,以準備新的戰(zhàn)斗。
升華。利用人皆有之的“向上”的動力,把胸中因失敗而郁結的悶氣在追求新目標的行動中“升華”和加以轉化,并使之朝著有利于社會的方向發(fā)展。年輕的歌德向夏綠蒂求愛失敗后,潛心從事《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寫作;失戀后蘊積在心中的痛苦化作創(chuàng)作的靈感抒發(fā)出來,小說完成了,他自己也從自殺的絕望中解脫了。貝多芬、居里夫人獲取事業(yè)上的成就都經(jīng)歷了如此“由感性的愛到理性的愛”,思想不斷“升騰”“凈化”,達到崇高理性境界的過程。
補償。某一領域失誤后,在另一領域中尋找機會,爭取成功,以彌補過去的損失?!笆е畺|隅,收之桑榆”就是這個道理。許多優(yōu)秀的科學家、文藝家、運動員,在學校時成績平平,甚至較差,但轉而從事充分發(fā)展他們潛在力量的活動后,卻功績卓著,名聲大震。他們用成就彌補了學生時代的失誤,回答了旁人的輕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青年受傷致殘,身體的缺陷帶來很多痛苦和屈辱。但他們卻運用了“養(yǎng)傷”“參加社交活動少”帶來的時間與寧靜,在其他領域?qū)ふ野l(fā)展自己的機會。福建省農(nóng)機研究所的蔣炳奎下肢癱瘓,但苦讀不懈,攻下四門外語,翻譯百余萬字外文資料,前不久被提升為助理研究員,這就是“補償”的成功事例!
疏通。遭挫后,把憋在心中的苦悶,向家人、親友、老師或你認為最知己的朋友戀人盡情吐露,你不僅可以獲得他們的愛撫和寬慰,而且??山柚c交談者的聯(lián)合努力而把復雜、迷離的問題澄清。試想,范熊熊、周小玲等同志在一連串挫折使她們喪失信心時,如能遇上一兩個知心的長者、朋友痛痛快快地哭訴一場,把自己的苦楚傾訴出來,他們是一定不會自盡的!
轉移。遭受挫折后,遠離痛苦的情境,選擇多種有效的轉移注意力的活動,使自己潛心于其他事務而忘卻那令人苦惱的事,使自己從另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生活,借以獲得情緒上的穩(wěn)定。北京一青年不幸喪妻,在悲痛的日子里,他利用業(yè)余時間種花、養(yǎng)魚,并應好友邀請去北戴河旅游。海風拂去了他心靈的痛苦,浪花沖去了他臉上的淚痕。站在山海關上極目遠眺,大自然瑰麗、壯觀的景色給了他信心和力量,他終于又站起來了。
以上這些方法是人們長期以來穩(wěn)定心理活動的經(jīng)驗之談。這些就是心靈中戰(zhàn)勝挫折的盾。掌握了這些心理平衡的道理,會幫助你在絕望中看見希望,排除受挫后的痛苦,認識到自己周圍環(huán)境中的有利因素。那時,你將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路子又寬起來了。
年輕的朋友們,在挫折面前勇敢些吧,劍和盾就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