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欽科
劉蘭芳,一九四二年出生在遼寧省遼陽市。由于父親去世早,家境比較貧寒,她從九歲開始就跟母親和姨母學唱東北大鼓(老姐倆都是東北大鼓演員);后拜孫惠文為師。一九五九年考入鞍山市曲藝團當學員,先學短段,后學大書。曾跟著名東北大鼓演員霍樹棠學唱,后又跟西河大鼓趙派創(chuàng)始人趙玉峰學徒。由于名家指點和她自己的刻苦,不滿十八歲便能登臺表演。
有人說:“劉蘭芳播講一部《岳飛傳》一舉成名!”其實不然,“要得精人藝,需下苦功夫”,劉蘭芳在這部書上是下了苦功的。首先,做到了“老書新說”和“舊書新評”。她不僅對南宋時代的風俗習慣做了解釋,語言也有所創(chuàng)新,使新、老聽眾都能聽懂。而且在戰(zhàn)馬嘶鳴、金鼓大作等處又運用了口技,更是有聲有色、活靈活現(xiàn)。別看劉蘭芳今年只有三十七歲,可是她已經(jīng)有了二十年的藝術(shù)實踐。她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廣學百家,博采諸長。為了訓練形體,她常年堅持清晨起來跑步,練“噴口”,背詩詞歌賦,有時冬天練得腿疼,夏天練得起痱子,練就了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她學的是東北大鼓,說評書本來是“副業(yè)”,可是改說評書之后,便在鞍山電臺和書場先后說了新長篇評書《小城春秋》、《海島女民兵》、《戰(zhàn)斗里成長》、《閃閃的紅星》和傳統(tǒng)書《三下南唐》等。
劉蘭芳說《岳飛傳》,開始于一九六二年,當時還寫有幾萬字的“梁子”(提綱)。但在“四人幫”橫行時,這份“梁子”被她愛人含淚投進了爐坑。如今提起來,她還悔恨不已。這次播講《岳飛傳》,她又重新回憶,并參照新出版的《說岳全傳》和《兩宋史料匯編》等資料,綜合、分析、研究、整理成上下兩部,一百零五回,共五十五萬字。五十五萬字啊,摞起來一尺多高,這對只念過初中二年的劉蘭芳來說,是多么艱巨呀!她整天照常參加演出,利用早晚業(yè)余時間來整理抄寫,唯一的助手就是她愛人王印權(quán),他是一位深受群眾歡迎的快板書演員,是天津市曲藝團李潤杰老師的得意門生。夫妻倆天天寫到深夜,有時到凌晨兩、三點鐘,每天必須寫出五千字,才夠第二天在電臺播講。
劉蘭芳已經(jīng)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偏巧三個都是男孩,大的十四歲,小的才六歲,家務事都需要她來照料?;丶液蟮孟让ψ鲲?,后洗衣服,每天只睡幾個小時覺。當我們翻看她的書稿時,止不住贊嘆她那驚人的毅力!
劉蘭芳的評書以粗擴豪放見長,并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使聽眾感到親切。她能愛聽眾之所愛,恨聽眾之所恨,和群眾水乳交融。有一次,劉蘭芳去外地演出,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大娘到住處來找她,說:“我們娘倆有感情?!眲e人以為認識,問:“你倆什么時候認識的?”大娘說:“我倆沒見過面,我是聽書聽出感情來了?!?/p>
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陶鈍同志評價劉蘭芳說:“她是一個有才華的評書演員,聲音洪亮,口齒伶俐,咬字清楚”。是的,劉蘭芳同志說書激情奔放,如高山流水,時緩時急,遲、疾、頓、挫,恰如其分,每個字,每句話都能清楚地送到聽眾的耳朵里。武打場面,更是干凈俐落,姿勢優(yōu)美,靈活灑脫,自然大方?!罢f、表、評、敘”運用得體。內(nèi)在感情與人物結(jié)合,熱情真摯地歌頌了民族英雄岳飛;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奸賊秦檜。
(摘自1980年第4期《八小時以外》)
插圖呂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