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 郭新林
我們每次到南景色大隊,總聽見人們在談?wù)摗皳讣沂帧保ㄗⅲ┑氖虑?。有人說,“摳家手”是老保險,也有人說,他辦事如何可靠。后來我們在這里住的日子久了,才知道“摳家手”原來就是這個大隊的年輕會計董旺吉同志。
“摳家手”的來歷
為啥社員們都叫董旺吉“摳家手”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他從1953年初級社到現(xiàn)在,一直擔任會計工作,賬目搞得一清二楚,從來不出差錯二是他對隊里的公共財物,那怕是一草一木,一針一線,都十分愛護;三是他對隊里的開支總是精打細算,從來不肯亂花一分錢。如果你初次和他接觸,可能會感到他有些“小氣”,“不大方”,可是日子長了,像一定會感到這個小伙子確實理財有方,真是個“保險會計”。所以他這個“摳家手”受到干部和群眾一致贊揚,都說他是個可靠的當家人。
當家要知柴米貴
“當家不理財,等于瞎胡來?!边@是董旺吉同志經(jīng)常說的話。去年春天,隊里開了水渠后,破筐子、斷杠子、釬于頭等亂七八糟地扔了一地。他想,這些東西以后還要用,怎么能隨便亂丟呢!于是他就和保管員傅太學(xué)整理了兩天,把不能用的斷杠子送到木石鋪,截成了三尺五、四尺五的椽子;把三十多個破筐子找人編補了一下;把釬子頭保存起來;……當時有人問:現(xiàn)在為啥修理這些破爛東西呢?他說:“當家要知柴米貴,要處處想法節(jié)約。再說,‘閑時積下忙時用,臨渴掘井井不成,隊里用的工具,咱這‘后勤部應(yīng)該早計劃,早準備?!惫?,今年春節(jié)以后,隊里又搞小型水利工程時,這些工具全用上了,節(jié)省了380元。
董旺吉同志特別注意節(jié)省開支,對于非生產(chǎn)性的開支更是如此。例如,從1961年到現(xiàn)在,他們沒有買過賬簿和辦公紙,完全用以前的舊物,節(jié)約了50多元。他說:“生產(chǎn)是搖錢樹,節(jié)約是聚寶盆。咱這個大隊五百多戶人家,農(nóng)、林、副、牧的收入和大隊的全部家當,都在咱手里掌管著,真是一本賬掛的千條心,如果不把布袋口子捆緊些,注意節(jié)省一錢一物,而大手大腳,來多少,花多少,那再增加多少收入,生活也不會過好,所以錢一定要用在刀口上?!?/p>
社員們還稱贊董旺吉辦事公道,執(zhí)行制度堅決。有一次,他一個本家哥哥從外邊趕馬車回來,拿了張沒頭沒腦的條子,說是在外邊花了12元錢,要報銷。旺吉一看,理直氣壯地說:“不行!官憑印,虎憑山,我給大伙管賬憑的是手續(xù)清楚的單據(jù),現(xiàn)在你給了我這樣一張條子,怎能報賬呢?”他哥哥聽了無言可答,只好走了。
抓大不丟小
有的社員覺得,一個大隊家大業(yè)大,只要大的地方不浪費就行了,小地方不必斤斤計較,有時浪費一些也沒啥關(guān)系。但旺吉同志卻認為“西瓜當然不能丟,芝麻也一定要揀。”他說:“條條細毛織成氈,點點水珠匯成河。我們節(jié)約開支,既要抓大的,也不能丟小的,而且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比ツ甓?,大隊的五輛馬車的軸承不能用了,他計算了一下,如果換新的就得花120元。他翻來復(fù)去想,如何節(jié)省這筆開支。后來他就去清理庫存物資,發(fā)現(xiàn)了三年前留下來的七個軸承,拿出來給馬車換上了。他對一般人看不到眼里的小東西也盡力做到物盡其用。就拿釘書針來說吧,1958年辦展覽館時,曾在墻上釘了許多釘書針,后來他耐心地全部摳了下來,用了一年。因此,社員們稱贊說:“破銅爛跌,一針一線在旺吉眼里都是寶員?!?/p>
旺吉同志不僅自己克勤克儉,而且?guī)椭?、鼓勵大隊所屬的十三個小隊的會計勤儉節(jié)約,精心理財,所以這個大隊的管理費去年節(jié)省了一半多。社員們滿意地說:“咱隊的工資連年提高,這和咱們的‘摳家手會計是分不開的?!?/p>
注:摳,音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