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蔚
凡事都得要講道理,這個不用多加解釋。
但是,要能把道理講通,可又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有個共同的尺度,就是說,相互之間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基礎。沒有這一條,勢必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背向而行,一輩子也碰不了頭。
比方說,在電車上,公共汽車上,要讓座給抱小孩的人或老年人,這已經成為我們現(xiàn)在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種極其平常的道理了,可是,有些人偏不,你請他讓一讓,客氣一點是不理睬你,不客氣就回敬一句:“為什么就該我讓?”為什么?這就是因為缺乏共同語言的緣故。
不要有個籠統(tǒng)的概念,以為我們這里已經沒有什么不講道理的事或人了,例子是很可以舉出一些來的。
其一:在一個水文地質訓練班里,有些人(其中還有些青年團員哩?。W習了一半,就要“為我而去”,據說是因為那里“不能把自己培養(yǎng)成大專水平的人才”,而且,在退學申請書上公然填寫上“有病”二字。
其二:一個機關送一個干部去學習了幾年時間,化了國家不少錢,學習結束以后工作怎么也分配不下去,揀精挑肥,說是“這種工作不適合我的需要”云云。
這兩件事,后果如何都不清楚,但是,用這兩件事評一評道理也還是可以的。
能說這些人沒有道理嗎?道理是有的?!安荒馨炎约号囵B(yǎng)成大專水平的人才”、“不適合我的需要”等等,這不是道理是汁么,可惜,這種道理是和“為什么就該我讓他”的道理差不多,同樣都是只按照自己的語言說話,而不去尋求共同的語言。
就事論事,在這兩件事情上我們共同的語言應該是什么呢?水文地質訓練班里有兩位同學寫給團中央辦公廳的信里有幾句話說得十分對:“祖國最需要的事業(yè)也就是最有前途的事業(yè)。水文地貿的事業(yè)是祖國最需要的事業(yè),也是一門新興的科學,所以我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并決心獻身于這個事業(yè),。
道理非常明白。一切為著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yè),這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基礎,是我們衡量一切事情的尺度。這是一條大道理,所有“需要”“前進”等等,都必需在這條大道理下面去講,都要受這條大道理管住。
有人說:光講大道理,不解決問題。這話看怎么去注解。做思想工作,解決思想問題,的確不能光是籠統(tǒng)地講大道理,而是要把大道理去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否則縱然講得再好也會語言無味??墒?,我們耍說到衡量是非的標準,那么離開大道理就會寸步難行,“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中所論述的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些教訓,不是很值得我們仔細深思的嗎?
大道理管小道理。一定要時時刻刻把大道理作為我們檢驗一切具體事情的準則。一切小道理,一切按照自己的語言解釋的道理,對或是不對,都必須要在大道理面前受到審查。設想一下,我們不是這么辦,而是一反其道而行,每人都只去按照自己的語言說話辦事,沒有共同的語言來解釋與統(tǒng)一它,那末,結果會將如何呢?
有這么一種說法:許多道理都是老話了,是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了,還要翻來復去背它干什么呢?其實,事情是很可以這么反過來想的,既然是老話了,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了,而在實際生活中,為什么就有人不能或不盡能按照這些道理辦事呢?這不就更加證明這些道理有反復講長期講的必要嗎?孔子說過“吾道一以貫之”的話,對于“一切為了社會主義”之類的大道理,也應該是采取“一以貫之”的態(tài)度,毫不放松地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