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光
假如在你的工作單位中,有許多青年同志和你在一起工作,請你回答一個問題:你喜歡什么樣的青年?這個問題不是憑空想出來的,實際上是青年們提出來的。事情是這樣的:成千的青年給“中國青年”編輯部來信,敘述他們在閱讀了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耶娃的“拖拉機站站是和總農(nóng)藝師”以后的感想。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談到,當他們剛從學校畢業(yè)走向生活的時候,自己是“滿懷熱情,充滿著信心”。當他們看到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的時候,就像娜斯嘉一樣積極地提出意見,提出建議。可是,他們那里的一些同志卻不喜歡他們這樣,說他們幼稚,說他們不夠?qū)嶋H,看問題不全面,甚至說他們態(tài)度不好,思想有問題。經(jīng)過這么幾次,有的青年就打退堂鼓了。有的青年還能堅持,給報社寫稿子,或者給上級打報告,結(jié)果呢?這些青年因此受到批評和指責:“無組織,無紀律”,“自高自大,好表現(xiàn)自己”,等等。這樣,青年的那股銳氣逐漸消失,“棱角”磨圓了;他們一步步變得“老練”起來,新鮮的東西看不見了,對缺點和錯誤也習以為常了。
這樣情況,看起來還不是個別單位的現(xiàn)象。它反映了某些同志不能正確地對待批評;也反映了某些同志忽略了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究竟要培養(yǎng)青年成為什么樣的人。
青年是墨守陳規(guī)好呢,還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好?也許大家都會說,當然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好。但實際上,有些同志卻在制造墨守陳規(guī)的人。他們不喜歡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比如,有一位青年同志來信談到,他在工作中看出了問題和缺點,就提了個合理化建議,可是那里的負責同志并沒有表示熱烈歡迎,卻抓住建議中的一些缺點把這個建議打了回來。并且說:“你還年輕,缺少經(jīng)驗,考慮問題不全面?!苯Y(jié)果呢?這位青年以后再也不敢提什么建議了,他說:“……以后,自己也想把工作做好,但是卻不敢大膽地負責,也不敢去大膽地創(chuàng)造,只好墨守陳規(guī)。上級叫干啥就干啥,叫怎樣干就怎樣干,照葫蘆畫瓢,不考慮實際情況和群眾要求。”當然,執(zhí)行上級的指示是應該的,重要的;但是墨守陳規(guī),不考慮實際情況和群眾要求,機械執(zhí)行指示,那就是最好的上級指示,也執(zhí)行不好。更談不上提出新情況新問題來了。培養(yǎng)這種缺乏創(chuàng)造性,墨守陳規(guī)的青年干部,對我們的事業(yè)有什么好處呢?
青年是磨圓了的好呢,還是帶棱角的好?有些同志就是在制造“磨圓了”的人,他不歡喜有棱角的人。有個青年同志來信說,他畢業(yè)后到內(nèi)蒙草原上工作,滿懷信心,一心想忠心耿耿為人民辦事,發(fā)現(xiàn)了工作中的問題,也敢於起來斗爭。但那里有些同志卻說:“青年人的性格就好像一個帶棱角的木棍,非磨成圓的,不成搞好工作。”他遇了多次挫折,真的被磨“圓”了,他學會了多“忍耐”一點,不和人“吵架”,學會了“看臉色說話”、“見風使舵”,他曾感到“心滿意足”。不過,他在信中說:他“真感到慚愧?!闭\然,帶有棱角的青年同志,看不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歡喜提意見、提建議,而指出工作中的問題和缺點來也可能比較尖銳一點,有點“刺人”;可是,重要的,他到底是在幫助你,是一片好心腸,是社會主義積極性。被磨圓了的人,你看起來“事事順心”、“尊重你”,可是呢——你害了他了。他在追求你的“個人信任”。你也害了自己,這個青年同志不再問你提意見了,你的耳朵就要聾起來,眼睛就要花了。培養(yǎng)這種沒有棱角的、磨圓了的干部,對我們的事業(yè)有什么好處呢?
青年是膽小的好呢,還是勇敢的好?有的同志就是在制造膽小的人,他不歡喜勇敢的人。青年同志敢於向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展開斗爭,也敢於為消除工作中的缺點展開斗爭。如有個從軍隊轉(zhuǎn)業(yè)的青年同志說,他們那里(某一百貨公司)紀律渙散,浪費現(xiàn)象非常嚴重,開始,他總是很不客氣地把問題提出來,會上提,書面提,一直到給報紙寫稿子。於是有的同志就認為他太幼稚,是外行,加以嘲笑不理。他仍然堅持他的意見。於是打擊和報復來了,“對我專門挑剔一些生活上的非原則的問題,拿到會上批評,用處分嚇唬我”。這時候,他受不住了,
膽小了,退卻了,離開了。一些青年來信中,都反映了:開始膽子大的人,幾經(jīng)挫折以后,甚至被打擊以后,害怕戴上“多管閑事”、“自高自大、“出風頭”等等帽子,膽子就越來越小了,閉上了嘴巴,放下了筆桿,變成個懦弱的人了。是的,勇敢的人,敢於和舊的腐敗的東西決裂,敢於向缺點和錯誤沖擊,敢於向官僚主義挑戰(zhàn),敢於為新事物開辟道路,所有這些,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培養(yǎng)那種膽小如鼠和懦弱的干部,對我們的事業(yè)有什么好處呢?
青年是朝氣蓬勃、熱愛工作的好呢,還是情緒苦悶、工作不起勁的好?有很多同志,為青年同志的合理要求創(chuàng)造了正常的條件,充分地發(fā)揮了青年的力量,幫助青年同志在沸騰的生活里施展他們的才能和智慧,青年同志表現(xiàn)了朝氣蓬勃,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這種青年同志,我們是多么需要呀!另一種情況,像前面所說的那種不好的情況,造成的結(jié)果是有的青年同志從生氣勃勃的人變成了情緒苦悶的甚至情緒消沉的人,從熱愛工作的人變成對工作沒有興趣、沒有信心的人。寫到這里,我們禁不住要問:為什么我們要培養(yǎng)這種青年干部呢?
青年同志是我們偉大的事業(yè)中的新生力量,是我們老一輩的接班人,我們?nèi)绻慌囵B(yǎng)他們成為朝氣蓬勃、熱愛工作、有創(chuàng)造性、勇敢無畏的人,相反地,有意無意地在制造情緒苦悶、工作沒勁、墨守陳規(guī)、膽小如鼠的人,那么我們在給我們的青年同志帶來一些什么呢?我們在給我們的事業(yè)帶來一些什么呢?我們是帶來罪過呵!
那么,究竟是什么思想障礙著這些同志不能正確地對待青年的批評?是什么思想使這些同志不能正確地看待青年的熱情和積極性呢?
有的同志認為:青年年紀輕、幼稚,沒有經(jīng)驗,看問題不全面,不夠?qū)嵤虑笫?;於是,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愿意認真考慮。青年同志經(jīng)驗不足,有時看問題不夠全面,這種情形是有的。但是,也正因為青年們年紀輕,有滿腔熱情,擁護新東西,反對舊東西,最少保守思想,我們就應該看到青年同志這個主要的方面,聽取他們的意見,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并且,青年同志都是擔任部分具體工作的,又具有新鮮事物的敏感,他們在自己這部分工作中,有時候會更多地了解工作中的情況和問題,會更直接地聽到群眾呼聲和要求,因而能夠更及時地提出解決工作中問題的建議,我們不也正是需要這些接近群眾、接近基層、做具體工作的青年同志幫助嗎?青年同志問題看得不夠全面,意見提的不夠?qū)嵤虑笫牵晃覀円矐撜J真聽取和研究青年同志的意見和建議,吸取其中正確的、有益的部分??傊?,如果我們只看到青年同志的弱點方面,而這又不是他的主要方面,那么,我們不也是犯了不全面和不實事求是的毛病了嗎?也許,我們這一毛病,比起青年同志的“毛病”來還要大一些呢。
有的同志過分注意青年同志提意見時候的方式和態(tài)度;對於方式和態(tài)度不好的,就不愿意認真考慮他的意見。青年同志提意見的時候,如果方式和態(tài)度粗暴,這是不好的,應該改正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他的方式和態(tài)度不好,就連他的意見也不愿意來加以考慮。去年,鄧小平同志曾經(jīng)代表黨中央政治局向全國青年作過這樣的指示:“只要你們方向正確,你們的任何一點積極性都應當受到珍視,都應當?shù)玫近h和國家的支持。任何力量都不能夠阻擋你們的前進。”如果我們只注意到青年同志提意見時的方式和態(tài)度,而沒有注意到主要方面的方向問題,那么,我們不是可能犯了阻擋青年前進的錯誤嗎?也許,我們這一錯誤,比起青年同志的“錯誤”來要大得多了呢!
有的同志認為青年同志提意見的“動機不純”,“好出風頭”,“自高自大”,“故意為難”;就根本不去聽他的意見。這是很值得奇怪的:為什么改進工作會是“動機不純”“自高自大”呢?難道讓工作中缺點和錯誤繼續(xù)下去,不敢反映情況和提出意見的是“動機純正”“為人謙虛”嗎?如果在青年同志隊伍中,有個別人,確系“動機不純、“別有用心”,“故意為難”,對於這種不正派的人,我們自然可以多方面了解他,研究他“不純”的性質(zhì)。但我們終究不能以此為借口而完全拒絕考慮他們的意見,更不能得出這個結(jié)論:提意見就是“動機不純”。如果在青年同志中,有個別人在反映情況、提出意見以后,自己就驕傲起來,自高自大,那你應該教育他,叫他改正;可是,他的意見仍是應該考慮的,工作中的缺點,也得去改正。你畢竟不能得出這個結(jié)論:提意見就是“好出風頭”“自高自大”??傊?,如果我們把肯提意見的人當作“動機不純”,把敢於大膽揭發(fā)缺點的人當作“好出風頭”、“自高自大”,那么,這就是壓制批評,我們自己就犯了“動機不純”的錯誤了。
你看,你認為的青年同志的許多不是,恰恰正是你自己的不是。這樣地看待青年同志,實際上就是反映了你不敢相信青年。毛主席在“中國農(nóng)村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中“中山縣新平卿第九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一文前面本書編者按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蔽覀冇行┩臼窃鯓涌创嗄晖?/p>
的呢?我們有些人在實際上是不相信青年同志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是一支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不相信他們是擁護社會主義的新東西而最少保守思想的人;而把他們正當?shù)纳鐣髁x積極性,對新事物的敏感,看成“缺點”甚至看成“錯誤”了。這種不相信青年的表現(xiàn),實際上也就是不相信群眾的一種表現(xiàn)。黨教導我們是要“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fā)揮青年人的力量”。不相信青年同志,怎么能夠特別發(fā)揮青年人的力量呢?不特別發(fā)揮青年人的力量,又怎樣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青年呢?這種不相信青年同志的思想情緒,正是反映了自己的保守思想,說明對新生力量估計不足,對青年的社會主義積極性估計不夠,這種保守思想,怎樣能夠培養(yǎng)好青年呢?這種種對待青年干部的思想和做法,豈不也正是暴露了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的秘密:害怕自己的缺點,被勇敢的、有棱角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青年干部所揭穿,害怕丟了自己的面子下不了臺么?在這種種個人主義思想圍困下面,怎么能夠負起培養(yǎng)青年的重大任務呢?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不是,妨礙了青年同志的更健全地成長,妨礙了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力量。我們應該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當然,對青年同志的缺點或是錯誤,也是不應該姑息的,而應該采取熱情幫助的態(tài)度,使他們及時地改正過來。
總之,青年同志愈來愈多地參加了我們的事業(yè),和青年同意在一起工作的時候,我們對青年同志要愛護他們,相信他們,培養(yǎng)他們,使青年更好地成長起來,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