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我還是一個藝術學校的學生;那時候我的理想是要做一個音樂家??墒钱厴I(yè)以后,我卻被分發(fā)到劇院來搞戲劇改革的工作。過去我非常討厭舊劇,所以,當時心里很不樂意。
全國戲制觀摩會演,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各地的戲曲是那樣多種多樣,那樣美麗豐富,使我認識到我們祖國文化遺產的豐富。然而這些優(yōu)美的藝術,在舊社會里,曾被統治階級所沾污,因此在某些方面就染上了封建的非現實主義的毒素。毛主席指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向新歌劇發(fā)展的道路。這就是我們戲劇改革工作的光榮任務,我決心把這個光榮任務擔起來,希望在這個工作中對祖國有所貢獻,因此我堅定了自己的事業(yè)心,決心鉆下去。
我也有很多老同學老朋友,現在他們有的是報社的編輯,有的在工學院學習,有的能寫數百小節(jié)的樂譜,有的在學舞蹈。然而我的想法和史連才不同,我為我的朋友們高興,進而體會到我們生長在新中國的青年的幸福。我們能在各種崗位上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我從來也沒有想到“我的待遇地位不如人家”,像史連才即樣把自己的職業(yè)稱為“小會計”,將來“沒有面目見他們”等等。我覺得我的崗位同樣是使祖國過渡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事業(yè)中的一部分,和祖國每一個崗位一樣的崇高、一樣的光彩。
我只是這樣想過,我的老同學們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崗位上,都在進步,我要和他們作革命的競賽,互相勉勵,互相督促,將來到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慶功的時候,老朋友們重逢,我也可以這樣說:“在這豐功偉績中也有我的一份”——哪怕是微小的一份,也是值得自豪的。(武漢曾彩麟)
(下接第十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