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連才認為會計工作那樣平庸,整天記記賬、打打算盤,很快就會度過青春時代。因此他就下了這樣錯誤的結論:會計工作沒有出息,雖然國家有輝煌的前途,但個人是沒有什么發(fā)展前途。
他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個人的“遠大前途”這是錯誤的;因為他沒有正確地從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來考慮,沒有把自己工作與整個國家社會主義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考慮,因此,“遠大的前途”只是空談。
我們今天所講的“前途”,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社會主義,就一個人來說,就是對祖國對人民的貢獻。誰能熱愛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把它作好,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作出了成績,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誰就有更光明遠大的前途。郝建秀是一個平凡的看管紡紗機的女工,但她初創(chuàng)造了新的工作法,為祖國節(jié)省了大量財富;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一個叫劉炳武的炊專員,工作一貫埋頭苦干,光是平日拾的樹枝亂柴,就替國家節(jié)省了引火柴和煤炭費九百鈴萬元,因此,他獲得了“模范工作者”的光榮稱號;小說《光榮的瓦工》作者吳爾浴夫,做了五十多年瓦工,是蘇聯(lián)很有名的人物,得到過列寧勛章、紅尼勛章和四枚其他獎章,以及一九五○年度的斯大林獎金。當他切身體會到自己已經成為國家的主人;當他看見一座工廠、學校、住宅、最富麗堂皇的地下鐵道車站……從建筑工人手中建造出來的時候,他感到極大的光榮和驕傲。由此可見,任何工作都有他的前途,都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否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重要意義,是否抱著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態(tài)度來對待工作。
史連才就是不懂得這一點。他不懂得自己的平凡的工作,正是為了那不平凡的最崇高的理想事業(yè);祖國建設的任何一點成就,都包含有自己的一分貢獻在內;要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yè),必定是自己艱辛的勞動,腳踏實地地苦干出來的。光嘴里嚷著要干偉大事業(yè),而行動上卻是整天無精打采,常常記錯賬,時時刻刻鬧思想別扭,那怎么會有自己的光明前途呢?怎么會有事業(yè)上的成就呢?
這里,我希望史連才很好地記住高崗同志說的:“任何一種革命工作,都是高貴的,每個革命同志應該珍愛自己的崗位,站穩(wěn)自己的崗位,積極地、負責地把自己的工作搞好。”并切實地領會下面幾句話:“凡是鞏固我們祖國,增加她的財富,增加勞
動人民的福利,提高文化的任何一種勞動,都是需要的高尚的和光榮的。正在提高著勞動生產率和業(yè)務文化水平的礦工,在我國所受到的尊敬,并不亞於推動蘇維??茖W向前發(fā)展的科學院院士。蘇聯(lián)人民是以有名的煉鋼工人和著名外科醫(yī)師引為自豪的。”(《培養(yǎng)對職業(yè)的熱愛》第二十四頁)。
(浙江行政學院楊赤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