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騏運 羅經國 劉清明
在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社會里,勞動曾被許多人認得是痛苦的事,因為在舊社會里,廣大的勞動人民是處在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長年辛勤操作,但勞動成果都被剝削階級占有。他們過著牛馬不如的痛苦生活,而剝削階級則終日無所事事,揮霍浪費,享樂腐化。在這樣極端不合理的制度下,勞動所給與工人農民的不是快樂,而是貧窮、愚昧和死亡。舊社會是把勞動和貧窮與死亡結合起來了。
新社會的勞動是和幸福密切結合著的。因為工人階級領導下的新中國、勞動人民已成了國家的主人,他們再也不必顧慮自己的勞動果實會被少數人搶去,他們勞動是為了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將來,為了提高全體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他們不但不把勞動看成痛苦的事,厭惡勞動,而且熱愛勞動忘我地從事勞動。
比如在一九五○年抗美援朝運動開始的時候,我們到石景山發(fā)電廠去做宣傳工作。那時候廠里的勞動模范劉德珍和他的小組的組員們,正在日以繼夜地搶修著某號發(fā)電機。劉德珍同志雖然有病,但每天卻領導著全組同志搶修機器。我們看了工人兄弟這樣不顧一切的勞動熱情、非常感激。有些同學向劉德珍同志說:“同志,你身體有病,為什么不休息幾天再工作呢?這樣不怕累壞了嗎?”劉德珍同志笑著回答說:“同志,我們這兒是首都發(fā)電廠呀!我們發(fā)的電要供給首都的工廠增加生產支援前線;要供給毛主席晚上辦公。我們每個人的勞動都關系著祖國的工業(yè)建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了創(chuàng)造我們美麗幸福的社會。這是全國人民交付給我們的偉大而光榮的任務。我們要克服一切困難,保證首都的用電。這是大事,生點小病算得了什么呢!”
在沒有人剝削人的社會里,勞動不但不是人民的一種負擔,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蘇聯憲法上規(guī)定了每個公民不但有選舉權,被選舉權,而且還有勞動權,勞動是光榮的。
陸尚博同志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卑視勞動的錯誤思想滲透了他的頭腦!作為一個青年團員,今天應該為新民主主義的徹底實現而奮斗,陸尚博同志就要堅決地、勇敢地起來肅清自己思想中可取的東西,建立新的革命人生觀;立志做一個集體主義的勞動者。
(綜合;清華大學邵騏運、羅經國、中央勞動部劉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