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琉森湖畔的風(fēng)光格外美麗。寬闊的湖面、古色古香的坎貝爾廊橋以及湖邊的德式建筑,都是這座城市的明信片。然而,那空中飛翔的鷗群,更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天下午,饑腸轆轆的我拿著剛買的三明治,隨家人登上了琉森湖雙層游船。我在二層露臺(tái),迎著清涼的晚風(fēng),一邊爭分奪秒地欣賞琉森湖的美麗風(fēng)光,一邊大口吃起三明治。這時(shí),三五只湖鷗在我頭頂盤旋不去。莫非它們也餓了,想和我一起吃晚餐?我撕了一小塊面包,用力向空中拋去。一只湖鷗立即俯沖過來,可惜沒有接到。大概是我沒把握好力度,丟得太低了。
看見這群潔白可愛的鳥兒愿意嘗試空中接食,我興致倍增,隨即又高高地拋起了一小塊火腿。一只湖鷗迅速地掠過我的頭頂,身姿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輕松地叼住火腿,還“鷗、鷗”地叫了兩聲,似乎在表達(dá)吃到美食的歡愉。這份“隔空喂食”的默契,讓我興奮得手舞足蹈。
接著,更多的湖鷗開始隨船飛行。我將半個(gè)三明治里的面包、火腿、奶酪都掰成小塊,不斷向空中拋去。可愛的湖鷗們開始了一場“特技表演”:它們展開雙翅,一會(huì)兒俯沖,一會(huì)兒回旋,一會(huì)兒又定格在空中,用盡了各種動(dòng)作接食。隨著一次次的拋、接…我和鷗群似乎形成了一種獨(dú)特的默契。湖鷗們大概也和我一樣,不僅僅在品嘗美食,也在享受這獨(dú)特的用餐方式吧!同船的一些游客見到這么有趣的場景,驚嘆著舉起相機(jī),記錄下我與湖鷗共餐的美好瞬間。
船兒即將靠岸,離別的時(shí)候快到了。盡管我手中的食物已經(jīng)吃完,但依然有幾只湖鷗陪伴著我們的船靠岸我戀戀不舍地注視著這群異國的鳥禽,輕聲說道:“再見,湖鷗!再見,美麗的琉森湖!”
歐洲的一切對(duì)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與湖鷗共餐讓我尋回了和動(dòng)物那份久違的親切感。自此,琉森這個(gè)名字,在我心中便永遠(yuǎn)與這份美好的記憶緊密相連,成了一張永不褪色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