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 情境
聲聲蟬鳴敲打著午后慵懶的時光,夏日的氣息已經(jīng)撲面而來。我們打開空調(diào),吹著 26°C 的涼風(fēng),進(jìn)行著教室課桌與旅行行囊的季節(jié)交接。暑假為青春的畫板留出了自己調(diào)色的空間,去到課本外的世界追一場草原的流星雨,坐上快艇丈量浪花的高度,抑或坐上火車去探尋山野的輪廓,無論你選擇怎樣去度過這個暑假,它都會成為你成長中的獨家記憶。
真題連線
(2024年遼寧省卷)無聲之處,亦有深味
(2024年甘肅省卷)文題一:我的 之旅文題二:家門口的故事
(2024年吉林省卷)(情味浸潤的時光
(2024年江蘇省徐州市卷)(轍印
推薦 閱讀
玩沙
張金剛
白亮亮的沙灘上,晃動著兩個小孩兒,旁邊站著一個大人,應(yīng)該是爸爸在帶娃玩沙。
這河叫大沙河,從太行深山挾石裹沙、自西向東流淌了千年,在小城開闊地界沖積出南北兩片沙灘。雖夾雜著五顏六色的沙石,可那如研磨而成的細(xì)沙,被一年年雨季的流水抹過,堆積得長長的、平平的、厚厚的,不得不說是自然對這方百姓的無私饋贈
沿河居民曾將這細(xì)沙一車車?yán)?,拌和水泥,蓋房筑樓,修路造橋,慢慢建起一座小城。饑僅年代,勤勞的居民在離河道稍遠(yuǎn)地界,鏟沙移土,造出百畝農(nóng)田,如今仍有遺留地塊在耕種,奉上玉米、高梁、花生、果蔬。
大人們“玩沙”,是在拼生活;孩子們玩沙,倒是純粹得很。印象中,我就是在這沙灘上“玩”大的。
小時候,父母忙著種地,我就拿著鏟子,蹲在那里挖呀挖,也不知道挖個啥;或拿小碗一連扣出十幾個“饅頭”,喊父母來吃,父母遠(yuǎn)遠(yuǎn)地只是笑,我便蹶著小嘴兒將它們?nèi)繗У?。稍大些,我常撅著屁股,鏟沙引水,筑起一個連著一個的小水汪,等哥哥撈來小魚暫養(yǎng)其中,待撈多了,便拿回家讓母親給炸著吃。
放學(xué)后,時常與小伙伴們脫了鞋,光著腳,在沙灘上奔跑嬉鬧,打沙仗;汗水浸濕細(xì)沙,糊在身上,便到淺水中洗個澡,那叫一個暢快;安靜下來,把雙腳埋在沙里,坐在沙灘上背書、寫作業(yè)、發(fā)呆想心事…
走近這倆小孩兒,小男孩兒正“開動”塑料玩具挖掘機(jī),挖沙塑沙造“城堡”,一道道沙墻似在堆積綿延他的夢想;小女孩兒正用小碗扣“饅頭”,我會心一笑,似是看到了她溫良的心靈。他們玩著沙,嘴里還念念有詞,那認(rèn)真專注的神態(tài)令我忍俊不禁,也將我的思緒牽回到歲月深處
正當(dāng)我想加入他們時,不知怎的,小女孩兒抓起一把沙子,揚向小男孩兒,細(xì)沙鉆進(jìn)了他的頭發(fā)、衣領(lǐng)里。小男孩兒也不甘示弱,一場沙仗開始了。我意欲上前制止,旁邊站著的爸爸向我一揮手:“讓他們玩吧!”繼而朝孩子們說:“別讓沙子迷了眼睛!”倆小孩兒扭頭一笑,“哦”了一聲,繼續(xù)揚沙嬉鬧。
孩子爸爸說:“他倆感情好著呢!打打鬧鬧不影響,一會兒就又和好了?!蔽艺f:“你看弄了一身沙土?!彼f:“回家洗洗就是了,咱們不也是這么過來的嗎?看他們多開心!”再看他倆,玩得正歡,“嘻嘻哈哈”“嘰嘰喳喳”似是對爸爸最好的回應(yīng);那飄在空中的細(xì)沙,像一個個快樂飛舞的音符,在暖陽里閃著光。
悠遠(yuǎn)的沙灘與天真的孩童相遇,當(dāng)下的我與曾經(jīng)的我相遇,獨行的我與溫馨的小家相遇,柔柔的沙子與我們相遇,多么美好的畫面,讓我沉醉其中,不能自已
玩沙,似是人們與生俱來便傾心鐘愛的游戲。沙的形態(tài)、質(zhì)地,沙的流動性、可塑性,皆讓人心生沉浸、把玩、嬉耍的沖動。不光孩童,大人也樂在其中。
我一直對茫茫瀚海心生向往,除了想要盡情領(lǐng)略壯美、遼闊、神秘的大漠風(fēng)情之外,還想將自己拋至無邊無際的沙海,大聲誦讀鐫刻在黃沙里豪邁、蒼涼的邊塞詩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蝌T著駱駝漫行,在連綿的沙丘上,留下一行駝印,映照一幀駝影。
我一直認(rèn)為,沙漏和沙畫是玩沙的最高境界。
小城有家書屋,每個讀書位都配有一只很小、很樸素的沙漏。坐下,開卷,將沙漏倒置的一刻,細(xì)細(xì)的流沙便被賦予了時間的定義,似是融入了知識的因子。流完,半小時;再倒置,再讀半小時。
燈箱上,鋪撒著各色細(xì)沙,伴著情境音樂,進(jìn)行美術(shù)創(chuàng)作,這便是極富青春氣質(zhì)的沙畫。我雖未親自體驗過,可單從視頻中看到,已足夠令我鐘情著迷。一雙巧手,縱情施展抹、刮、擦、點、摳、劃等創(chuàng)作技法,令沒有生命的靜態(tài)彩沙一時有了靈魂,魔法般呈現(xiàn)出變幻莫測、生動流暢的藝術(shù)畫面,或展示大美風(fēng)光,或致敬英雄人物,或講述動人故事,不一而
足,引人遐思,
許是從小在沙灘上“玩”大的緣故,我一直對沙有種特別的情愫。雖已人至中年,可心底總有個“玩沙夢”,以至見沙則喜,見沙則嬉。我也時常一個人到沙灘上玩?zhèn)€痛快,只想在流沙似的歲月中,找回那個如沙子般真實的自我。
(摘自《天津日報》,選文時有刪改)
當(dāng)年暑假
李紅霞
終于入伏,太陽毫不客氣地炙烤著一切。長毛的家具腿褪去了白白的絨毛,久掛在墻上的挎包也得以享受日光浴,還一個清清爽爽的身軀
明晃晃的太陽光下,我看見一個小孩兒提著竹籃,打著哈欠,向山坡走去。
路,窄窄的,彎來扭去。小孩兒斜來斜去,像走鋼絲一樣走在山路上。露水打濕了褲腳,蒼耳粘上衣邊和褲管,皮膚癢癢的,還有點兒刺痛
不要去管它,趕快去撿豆
太陽越火辣,豆子熟得越快。昨天還是青愣愣的,今天豆莢就變黑了,就要馬上把它摘回家。不然,上午飽滿的豆莢,下午可能就炸裂了,豆子就會滾落在地。
綠豆莢、打米豆豆莢要分開。采摘回家,鋪在曬壩,祈求太陽猛起曬,免去中午烈日當(dāng)頭的時候去用手搓沒裂開的豆莢,把豆子散落出來。
大中午,太陽曬得頭頂冒煙,渾身流汗,四肢的皮肉像在火上烤,滋滋冒油,滋滋疼。這是抖落豆子、分離豆莢與豆子的好時段,也是敲芝麻的好時機(jī)。(敲芝麻一一每年七月底八月初,芝麻成熟,從莊稼地收割芝麻稈穗,背到曬壩晾曬,等到中午烈日灼燒,芝麻穗被曬裂口,人工倒拿芝麻穗,用小木棒輕敲,一粒粒芝麻就從穗里掉下來。)
將豆子和豆莢分離開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趁熱曬豆。豆子曬干了,要收藏起來。且慢,還有第三步工作要做。那就是用圓圓的簸箕裝上適量的曬干的豆子,雙手各握住簸箕的一端,上下簸動,簸出細(xì)小的豆莢殼,讓豆子干干凈凈。
如果要把豆子拿去賣個好價錢,或者想以后用豆子熬湯、生豆芽等,省去挑選豆子的麻煩,必定還要進(jìn)行第四步。
仍然是用圓圓的簸箕,傾斜著,輕輕顛動簸箕里的豆子,大而飽滿的豆子就骨碌碌地滾下去,經(jīng)過幾番這樣的顛動、篩選,優(yōu)質(zhì)的豆子和干癟的豆子自然就歸類了。
當(dāng)年的小孩兒,年少不知酷暑,更沒瞌睡,每天盼著踏著晨露上山摘豆莢,頂著烈日搓弄、踩踏豆莢,拿小棍敲芝麻。
還可以在干涸得只剩一股細(xì)流的溪澗,與小伙伴們一起用竹籃捉魚,把手伸進(jìn)石縫里捉螃蟹。然后用南瓜葉包著捉來的魚,撒上預(yù)先從家里帶出來的鹽,再在南瓜葉外面裹上河里的泥巴,撿枯樹枝或扯幾把枯草,在溪澗邊用石塊壘砌一個灶,用瓦片當(dāng)鍋,架鍋燒灶,做一條最原始的烤魚。
兒時每天都盼著大人喊去翻曬豆子,去敲芝麻,因為可以不睡午覺。曬豆子、敲芝麻的活兒一干完,就可以邀上小伙伴們,去預(yù)先踩好點兒的溝壑、草叢、溪澗瘋玩
找個涼快地兒打撲克。四個人,對坐為一伙。這個游戲達(dá)到高潮往往是一方一路高歌猛進(jìn),另一方垂頭喪氣,相互埋怨、指責(zé),招致勝方嘲笑或假意勸解。輸?shù)脪觳蛔〉囊环?,就有人忍不住憤憤地把牌向地上一扔,不玩了。每次玩到興致高漲的時候,其中必有人驚呼:“糟了,快回去,媽老頭兒(四川方言)要上坡了!發(fā)現(xiàn)大中午出來晃,又要挨打!”說完,一哄而散,各自自由快活地游蕩于山野林間。
不見課桌,不背書本,那個小孩兒,在暑假里,在勞作中,在自然間,在暑氣中,見天見地,見到自己
(選文時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