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一組詩,可以看出鄭麗娟詩歌目前的一些特點(diǎn),單純、樸素。由于閱讀范圍和深度的緣故,她還沒受到許多詩人,尤其是現(xiàn)代性、后現(xiàn)代性詩人的影響。她將這一組詩命名為《緩慢之美》,自有她的用意。地處甘川交接部的文縣,相對封閉,即便是在高速公路修通之后,還是相對保持了難得的寧靜。作者的生活圈子決定了,至少是目前還決定著她的寫作視野。
之前,我跟別人討論過鄭麗娟的詩。就目前來說,她的詩可能還相對單純,但單純有時候并不會絕對影響詩意的存在和它的感人。有時候,單純,亦是一種未經(jīng)世事的味道。青澀,有著叫人戀戀的揮之不去的味道。在鄭麗娟這里,單純是她詩歌路徑某一階段的必然,是她某一階段的必然心理和語言感應(yīng)方式。面對大自然,面對山谷、松針、溪流,對于愛,那些人性的感受,如何是深刻如何是單純?并不能完全說清楚。且讀讀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寫得深嗎?
宋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寫得深嗎?不一定。
日本的俳句大師,與謝蕪村寫有《古井》:
古井,魚躍——暗聲。
就是幾個簡單,甚至是極為單純的詞的重新組合,帶給一些我們平時并未覺出的詩的意味。讀讀這些,我們就知道,詩意的所謂深淺,并不絕對。深有其好,單純亦有其好。更何況深可以追溯,而單純卻更接近于天籟。
讀讀她的《梵凈山》,也讀讀詩人的單純,讀讀這種單純造就的詩意:
頭頂
白云飄浮
它們好像從沒來過人間一樣
一朵比一朵幸福
一朵比一朵干凈
梵凈山,風(fēng)景絕佳,可寫之處甚多,而鄭麗娟的關(guān)注點(diǎn),卻是忽略了其他人必然會注意到的梵凈山本身。在她眼里,那座名山,最要緊也許不過是梵凈山頂上,也是詩人頭頂上蕩漾的幾朵云。而她不著力,看似無意一樣,借著頭頂?shù)囊欢涠浒自疲[喻了詩人那一刻悠然的歡愉。
這樣的詩,單純嗎?當(dāng)然單純。我們隨著詩人的描述,感受到了一個內(nèi)心純凈的人才能體味到的幸福。用詩描寫更深人生況味的,我們來讀讀米沃什的《禮物》: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干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xùn)|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并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lán)色的大海和帆影。
(西川譯)
讀讀這首詩,尤其是讀讀“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和“在我身上沒有痛苦”這兩個句子,再讀讀結(jié)尾的一句:“直起腰來,我望見藍(lán)色的大海和帆影?!蔽覀兙椭肋@幾乎是每一個認(rèn)真生活,認(rèn)真感受的詩人的人生感悟。詩人的敏感,使這個群體,更多地得到了上蒼的賜予,但同時也更多地感受、承受了,也是詩人必然命運(yùn)的一部分,作為人,一顆真誠清醒的靈魂而不是渾渾噩噩的肉體,而不得不承受的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索。
因米沃什的這首承受一切人生苦澀而無畏地“直起腰來”的詩,我們再讀讀鄭麗娟的《跑步小調(diào)》中的兩句詩:
我身上的塵埃、驟雨比你們多
花香和陽光都寵愛我
再讀一首她的《俯身》:
開在路邊的小雛菊
搬運(yùn)米粒的幾只螞蟻
一只拱起脊背的流浪貓
清晨的露水中
蝸牛留下的銀色軌跡
我都樂意俯下身,注目良久
一想到,將來我老了
也能夠如此親密地
對這些微小生命表達(dá)出喜歡
心里頓感安慰
詩人于萬物,一朵小花,幾只螞蟻,貓,蝸牛,并沒有將它們視為尋常的生命,而是甘愿“注目良久”,且是“俯下身”。這不僅是慈悲,也是獲得,是詩人想象“將來我老了”,還可以因?yàn)椤皩@些微小生命表達(dá)出喜歡”,而感到“心里頓感安慰”的欣慰。由這首詩,我們知道詩人正在成長,正在獲取生命悄然賜予她的心靈的力量。
2
我說的詩人還年輕、單純,但并不意味著,她沒有內(nèi)心的復(fù)雜和矛盾。她同樣會嘗試著去思索一些難以說清的感受。讀讀她的《霧中》后幾句:
紅云金頂,石頭們靜坐
大霧茫茫啊
我竟一時忘了來處與歸途
“來處”與“歸途”,可以歸之于簡單的地理概念,但在鄭麗娟這里,在看似單純的詩意里,她試圖用這兩個詞寓意和暗示什么。我們也并不必要簡單將之歸于某種人生意義,在一個年輕詩人這里,我們別讓它們過于復(fù)雜沉重?!皝硖帯迸c“歸途”“我竟一時忘了”,我們還是將之歸于詩人一瞬間的感受。這感受有點(diǎn)迷茫,但也有著難以說清的美感。
詩人亦是會寫景,借著景物表達(dá)出自己的內(nèi)心。她的《草原頌》即是:
只身在草原
無馬無劍,無酒無歌
無關(guān)愛情
陪那頂舊式帳篷
平躺半日
靜待牛羊跨過溝溝坎坎
那么多青草
都仿佛是靜靜燃燒的火焰
中國古典詩詞善于借景而言說,說不好的、說不透的,交給風(fēng)景去說,而將自己的內(nèi)心悄然隱含其間。在詩人筆下,“青草”可以不是青草,而是“靜靜燃燒的火焰”。詩人的內(nèi)心,我們在“靜靜”和“火焰”兩個詞里感受到了充分的、不可用理性語言直接去傳達(dá)的感受。
盡管,我說鄭麗娟的詩單純,但她的《心境一種》,還是叫我們感受到一種復(fù)雜而隱秘的心理:
那個夏天,我戀愛了
我們歡欣地走進(jìn)彼此的生活
有了相同的鑰匙和地圖
我突然得到了一個完全新奇的世界
卻也分明感受到
一種失去
人畢竟是在不斷走向成熟,以前沒有過的經(jīng)歷,使得詩人有了《心境一種》這樣的詩,讓我們覺察到她內(nèi)心的另一個層面,一個隱秘的角落。愛,是敞開擁抱接納的享有,也是無形中不知不覺的某種失去。感受到愛的同時,另一面也會因愛的充滿,而在清醒時分,會有失卻自我的疑惑。在這首詩里,鄭麗娟有著自己獨(dú)有的詩意發(fā)現(xiàn)。我們欣喜于她有這樣的意識,且能夠抓住,寫出這種疑惑和茫然。
針對所謂的單純,似乎每一個詩人都期望自己的詩能有更深刻的表達(dá)。很多年輕詩人更是有著這樣的憂慮。但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詩歌色彩譜系,都有自己的階段性詩歌道路。鄭麗娟還年輕,她還遠(yuǎn)遠(yuǎn)未到需要去特意深刻的時候。所謂的深刻,不是可以依賴一個人的單純修習(xí)而獲得,而是需要人生、人性的磨礪,歷經(jīng)反芻,回味,醒悟,才能擁有的。西諺有“人類一思索,上帝就發(fā)笑?!睂λ@個年齡,最好的就是去好好感受只有這一階段的心態(tài)才能感受到的。這一階段的鮮嫩詩意,隨著一個人的漸漸成長,自然會漸趨所謂的成熟、深刻。
3
就目前看,鄭麗娟已經(jīng)寫出了一些很不錯的詩,但她目前的整體詩歌狀態(tài),還不夠穩(wěn)定,有起伏,參差不齊。一首詩寫就,要放一段,放到自己覺得有些陌生的時候,回頭再看,會發(fā)現(xiàn)哪里還可以修改,哪一句還可以改得更好。
她這些詩,也都是短詩,大多在十行上下,有些更短。在現(xiàn)代傳媒方式微博、微信和短視頻的影響下,短詩更是利于傳播。我一直以為,中國古典詩歌,短詩是一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我不反對長詩,但我知道十行上下的詩,至多到二十行,可以解決很多詩人要表達(dá)的。只要語言簡練含蓄,表達(dá)上完全夠了。
短詩難寫,不多的句子,寫不好,捉襟見肘。短詩的關(guān)鍵,在結(jié)尾。縱觀她的詩,大多的詩,后半段到結(jié)尾的句子,都比前面部分寫得好。這也許是作者更多地著力于詩的后面一段和結(jié)尾造成的。要使一首詩的詩意有所提升,除了要著力寫好后面部分尤其是結(jié)尾之外,對于開頭和延續(xù)的部分,同樣要認(rèn)真斟酌。一首詩,是一個整體。這是她需要警惕和逐漸完善的。
鄭麗娟還年輕,還需要更多更深的閱讀,不斷打開自己的世界。對于自己特別喜愛的一些詩人的作品,需要精讀,需要反復(fù)研究這些詩構(gòu)成的秘密。
詩人還年輕,還有更多的時間。她的詩會逐漸豐富和深刻起來。再過三年、五年,十年,她會寫出些什么樣的好詩呢?
我們期待著。
責(zé)任編輯 離 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