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免
定居在南方小鎮(zhèn),一個留短發(fā)的普通90后,目前是普通的公司職員,也是一名長大了的兒童。12歲開始寫詩,但繪畫涂鴉的年份無從考證,始終熱愛以詩人和畫家的方式表達自我,擅長通過想象力、文字和圖案將平凡日常變得閃閃發(fā)光。
夏日的午后,捧著一本《你的夏天還好嗎?》。我沉浸在書里,光迷失在紗簾里。夏日的光漫無目的地折射著,房間被光照得透亮,我的心也被書照得透亮。我將那個時刻稱為“盛夏的記憶”,好比荒漠里的綠洲、咖啡中的方糖。這樣的印象可能是源自書名,也可能源自韓國作家金愛爛那璀璨生動的文筆。
《你的夏天還好嗎?》是金愛爛的短篇小說集。這本短篇故事集收錄了八個故事,其篇名分別為《你的夏天還好嗎?》《蟲子》《水中的歌利亞》《那里是夜,這里有歌》《一天的軸》《角質(zhì)層》《尼可塔酒店》《三十歲》。這不輕不重、不長不短的八個故事,既不吝于詞句的華麗,又不放棄對表達的克制。故事總從細微處說起,輕巧開端,落筆卻有千鈞之力。文字所到之處揭示的是一個人甚至一群人的命運。華麗的文字下面卻有著沉重的話題、深邃的思考與人生的探究。
我知道金愛爛有段時間了,但通過別人的推薦語和引用片段去想象她,就像是隔著玻璃窗看雨而去想象雨,總有一種差點意思的感覺。真正的閱讀體驗應(yīng)該是被雨滴直接敲打,被水汽盡數(shù)浸潤,在浸潤中獲得眩暈感。讀金愛爛的書,眩暈感尤其大。
一翻開書,我就被她充滿美感的段落迷住了。
書中的意象鱗次櫛比,縫隙里藏的深意讓人流連,而書中的比喻則有股勾魂攝魄的勁兒。讀來只覺得這些比喻實在是妙,不得不發(fā)出連連的嘆服聲。她的想象是豐富的,比喻是新穎、飽滿的,仿佛事物本來就是那個樣子的。她想象人的肺像來到陸地的魚那樣急促起伏,想象過于蓬勃的夏天是貪吃的怪物,越來越胖。她說寧靜是透明的膜,像臭氧層保護我們的身體這些比喻很漂亮,但不只是漂亮。當(dāng)看到她寫出“理解并不是相似尺寸的經(jīng)歷和感情的疊加,而是穿上不同尺寸的衣服之后,重新檢查自己身體的過程”這樣的句子時,我從眩暈中猛地清醒過來,我看到了一些超出“美感”之外的東西。
金愛爛在這本書里書寫了城市里的平凡角色。他們卑微得不值一提,他們邊緣到搖搖欲墜,但當(dāng)金愛爛用書寫的方式觸達他們時,他們的故事便有了別樣的溫柔。作者緩緩攤開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和內(nèi)心曲折,仿佛修復(fù)一幅古畫。
藏在那些漂亮句子下面的是作者對生命、對生活本身的關(guān)切一將某個人的生活和內(nèi)心原原本本地展現(xiàn),提及那些自私、脆弱、虛榮甚至齟齲的心理活動時,不帶一絲批判。
就這樣,書寫者的“慈悲”打動了我。這份慈悲像極了《一天的軸》中“餐桌上閃爍的紅點”,那是電飯鍋保溫狀態(tài)時閃爍的紅點,小小的,隱在角落,但持續(xù)著仿佛永恒之愛。
無論這些故事中有多少凋零的氣息,多少失望、傷痛和不堪,我總能在其中看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被欺騙的傷痛是劇烈的,但渴望被愛、被關(guān)注的涌動也是劇烈的;饑餓是劇烈的,但記憶中食物的鮮活熱氣也很劇烈;離別、分歧、背棄的撕裂是劇烈的,但曾貼近的親密也很劇烈…就這樣,人心裹著塵土與愛,在書中與我對視
讀完這本書后,我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進別的書,我知道我需要一些空白。一段刻意的留白,留給那文字之美帶來的眩暈,也留給愈來愈濃的人文關(guān)懷,讓如盛夏的文字在那片空白里縈繞再縈繞,直至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