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劇《新龍門客?!返健段业拇笥^園》,從“練功房女孩”到“越劇頂流”,來自浙江的90后青年演員陳麗君,憑借著對越劇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讓傳統(tǒng)戲劇走進更多年輕人的心,成為新時代青年文藝工作者的典范,并獲得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從藝20載,陳麗君始終懷著對藝術的敬仰之心和對專業(yè)的赤誠之心,在表演上精于鉆研、勇攀高峰。她以舞臺實績來守護和傳承越劇藝術,努力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吸引更多觀眾走進越劇劇場,將火熱的“大流量”變成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正能量”。
1992年,陳麗君出生于越劇的發(fā)源地浙江省嵊州市,父母都是農(nóng)民,以種茶為生。嵊州人幾乎都會哼唱幾句越劇唱詞,聽著長輩唱著“我家有個小九妹”長大的陳麗君,逐漸在這種戲曲氛圍中生發(fā)出對越劇的熱愛。13歲那年,陳麗君做出了驚人的決定,她選擇放棄讀普通中學,轉向報考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父母覺得學戲太苦怕她會后悔,但陳麗君堅定地說“不會后悔”。
這份“叛逆”讓陳麗君用一股韌勁“撲”到越劇上,在練功房里開啟“自虐式”訓練:每天凌晨5點起床壓腿、練聲,在練功房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深夜對著鏡子修正表情,就連吃飯時都在模擬角色步伐……
在一次高難度的動作練習中,陳麗君從桌子上翻下去時落地不穩(wěn),導致腿部撕脫性骨折。在多年的訓練生涯中,運動傷痛時有發(fā)生,但陳麗君從沒因此想過放棄,依舊堅持練習,執(zhí)著于自己的夢想,畢竟“舞臺藝術是一次性呈現(xiàn),必須用千萬次的練習,為臺上那一刻做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麗君16歲參加“雛鳳爭鳴——浙江省越劇藝校學員電視挑戰(zhàn)賽”時,斬獲金獎,并且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小百花班”。由于身材高挑,一臉英氣,老師覺得她更適合演越劇小生。在老師的多次溝通下,陳麗君改學小生,師從“越劇第一女小生”茅威濤。
對于學了三年花旦的陳麗君來說,學小生意味著要推翻所有肌肉記憶:花旦的柔美碎步需改為小生的龍行虎步,蘭花指要化作握扇抱拳,連呼吸節(jié)奏都要重新適應。
因此,陳麗君沒日沒夜地練習,汗水將衣服浸濕了一遍又一遍。為練《呂布與貂蟬》中一個回眸,她對著鏡子練到眼球充血。難度最大的是聲腔,陳麗君花了好幾年調整,練到嗓子啞得都說不出話來,還一度因為用嗓過猛進了醫(yī)院。她也曾想過放棄,但想到自己的夢想,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經(jīng)過這段艱難無比的“二次成長”,陳麗君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畢業(yè)后,陳麗君進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那里高手如云,陳麗君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巨人堆”里的一只“小螞蟻”。這種巨大的落差感沒有讓陳麗君氣餒,為了在這個強者林立的地方闖出一片天,這個倔強的女孩決定從最底層的跑龍?zhí)组_始干起。為了爭取一個小角色,哪怕只是在舞臺上露個臉,她都要拼命練習,別人練習一遍,她就練習十遍、百遍,一個小角色也要做到最好。
陳麗君在舞臺上一點一點成長,從一個個龍?zhí)?,到一次次比賽,再到擁有自己的個人大戲,“每一步都走得艱難而難忘”。后來,陳麗君不僅獲得了出演主角小生的機會,還獲得浙江省“新松計劃”青年戲曲演員大賽金獎、“越美中華”越劇青年演員大匯演越秀組金藝獎等各種獎項。
正如她自己所說:“我想要做好熱愛的事,所以選擇讓自己累一點,就算只有龍?zhí)着?,我也會傾盡全力?!睆摹熬毠Ψ颗ⅰ钡健霸絼〕qv小生”,“每一步都算數(shù)”在陳麗君身上彰顯得淋漓盡致。
盡管陳麗君已經(jīng)成為越劇新一代名角,但大眾對越劇的了解和關注很有限。直到2023年的越劇《新龍門客?!?,這不僅讓陳麗君火爆全網(wǎng),也讓越劇走進了大眾視野。
陳麗君在《新龍門客?!分酗椦葙Z廷,一出場,全場被她的小生扮相鎮(zhèn)住了:一襲藍衣,又帥又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全身上下都是戲。她把賈廷這個復雜又神秘的江湖人物演得活靈活現(xiàn),好像把觀眾帶進了那個充滿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百Z廷單手抱金鑲玉轉圈”的30秒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被網(wǎng)友反復“刷屏”,引得很多年輕粉絲“入坑”,觀眾都忍不住驚嘆:“原來越劇還能這么酷、這么好看!這還是我認識的越劇嗎?”
此后,更多的人開始深入了解陳麗君,并逐漸被她的專業(yè)功底和對戲曲的熱愛執(zhí)著所折服,才明白賈廷角色的精湛呈現(xiàn)是她“臺下十年功”的必然。在排練傳統(tǒng)劇目《梁山伯與祝英臺》時,為了演好梁山伯這一經(jīng)典角色,陳麗君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人物特點。她對著鏡子反復練習梁山伯的憨厚笑容和書生氣質,模仿古人的言行舉止,力求將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在排練過程中,她常常因為一個動作不到位而練習上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陳麗君備戰(zhàn)《戲碼頭》全國青年戲曲挑戰(zhàn)賽時,在一次加練參賽劇目時不小心用力過猛導致腰傷復發(fā),但為了呈現(xiàn)出彩的表演,陳麗君冒著可能無法站立的風險,選擇了唱做繁重、技巧豐富的《白蛇傳·斷橋》。為了豐富表演形式,陳麗君專門向各種流派、各個劇種學習。表演當天,陳麗君無論是演唱的表達還是技巧的展示,抑或是情緒的把握,可以說是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她的表演可謂是曲中有情,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負心漢許仙,全場觀眾都為她精彩的演繹所傾倒。
在《我的大觀園》里,賈寶玉滾臺階的片段,成了令人揪心的“名場面”。賈寶玉因協(xié)助蔣玉菡藏身得罪了忠順王,因此挨了父親的打,要從臺階滾下。陳麗君主動提出從2米高的臺階連續(xù)翻滾而下,說這樣更有情緒感染力。舞臺有數(shù)十個臺階,陳麗君滾過無數(shù)次,磕磕碰碰無數(shù)回,才有了對肢體的精準掌控,才有了情緒的層層遞進。少年寶玉的倔強、無奈、絕望,都隨著一級級臺階傾瀉而下。陳麗君膝蓋“滾”得淤青發(fā)紫,卻堅持不用替身。她說:“身體痛楚能激活真實情感,這是永遠替代不了的舞臺生命力?!?/p>
陳麗君的出圈并不是偶然,而是她“臺下十年功”的必然,那些“滾”出來的名場面都是她對戲曲的精益求精和“戲比天大”的執(zhí)迷?!瓣P山難越依然越,千劫萬難志不消”,她是戰(zhàn)績斐然的后起之秀,從13歲下定決心學越劇,到如今因精湛表演爆火,人們很難想象這個單薄的身影是如何十年如一日地將自己鎖在練功房里刻苦訓練,又是如何在艱難的訓練中一次又一次克服迷茫與焦慮……
陳麗君爆火后邀約不斷,各大電視臺都邀請她參加節(jié)目。在《我想和你唱》的舞臺上,她與韓紅跨界攜手,將流行音樂與越劇融合,帶來了一場絕佳的視聽盛宴,悠揚的越劇念白更是將這首《滄海一聲笑》的江湖俠義、快意恩仇表演得淋漓盡致。陳麗君還在節(jié)目上身著白衣與“粉絲”共唱《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為觀眾獻上一場東方美學盛宴,甚至首創(chuàng)“戲曲遞麥”,在線上線下掀起一波“越”韻十足的熱潮。她的出現(xiàn),讓很多之前不了解越劇的觀眾對傳統(tǒng)戲曲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在杭州亞運會迎賓宴上,陳麗君與搭檔李云霄演繹《梁祝·十八相送》,以輕態(tài)化、歌舞化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越劇之美。她參與創(chuàng)作的舞臺紀錄電影《新龍門客棧》登上第三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將戲曲藝術推向更廣闊的影像領域。
2024年6月,陳麗君參加綜藝節(jié)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五季》(以下簡稱《浪姐5》),再次將傳統(tǒng)戲曲文化帶上舞臺。在表演《天命》中,她一人分飾花木蘭與孫悟空,越劇唱腔搭配劍舞,眼神凌厲如刃,唱出了越劇的高昂婉轉,展現(xiàn)了中華精神氣韻。網(wǎng)友們都說:“別的姐姐都是來乘風破浪的,而陳麗君來是為了讓越劇以更親切的方式面對觀眾的?!?/p>
除了將越劇帶進大眾視野、讓更多國人喜愛越劇,陳麗君還帶著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踐行了越劇文化擺渡人的擔當。參加《浪姐5》期間,陳麗君利用休息時間教法國歌手喬伊絲演唱戲曲,當臺上的喬伊絲用戲腔表演《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獲得好評時,臺下的陳麗君功不可沒。因為《浪姐5》上的文化交流,2024年10月,陳麗君受邀參加中法文化金秋盛宴,并在法國戴高樂機場被授予“中法傳統(tǒng)文化交流大使”稱號。
2025年2月6日,陳麗君代表中國在法國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號大廳“我們的春節(jié)”活動中,表演越劇經(jīng)典《鳳求凰》。她將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清澈婉轉的嗓音,將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F(xiàn)場觀眾被她的表演深深打動,不時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演出結束后,許多法國觀眾表示這是他們看過的最精彩的演出之一。陳麗君用她的藝術魅力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獨特魅力。
陳麗君不僅參加節(jié)目宣傳越劇,還通過短視頻平臺發(fā)布戲劇科普知識和練功視頻,努力將“流量”化為“能量”。陳麗君說:“流量屬于越劇,而我要做的是讓關注停留得更久。”陳麗君一直積極投身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將古老的藝術形式與現(xiàn)代審美相結合,讓傳統(tǒng)文化以更加生動、鮮活的方式呈現(xiàn)在大眾面前。她以當代青年的銳氣與堅守,證明傳統(tǒng)文化是可以跨越時空、直抵人心的鮮活力量。
這位越劇舞臺上的追光者,以她的刻苦精神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攀登高峰,以她的擔當意識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陳麗君就像一位文化的擺渡人,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相信在她的影響下,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隊伍,讓越劇這朵藝術奇葩在中華大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多彩。
編輯|張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