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榮譽墻上,38歲的張濤顯得有些“另類”。這個被群眾親昵地喚作“老張”的青年民警,沒有驚天動地的破案傳奇,卻用十四載光陰在警民之間筑起了一座信任之橋。從橄欖綠到藏青藍,褪去青澀的他成了所里的“萬能補丁”,用一把調解糾紛的“泥刀”,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從警答卷。
張濤現(xiàn)任崗季店派出所副所長、王圍孜警務室民警,從警以來,先后榮獲“信陽市優(yōu)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嘉獎2次,被轄區(qū)群眾親切地稱為“萬能張”“解憂老張”。
張濤生得敦實,個頭不高卻像棵老槐樹穩(wěn)穩(wěn)扎在群眾中間。偏黑的面龐刻著常年走村串戶的風霜,指節(jié)粗的大手既能驀住鬧事者的手腕,也會輕拍哭訴鄉(xiāng)親的肩頭。每當那聲帶著息縣綿軟尾音的“老張”在巷尾響起,憨厚笑意便如春陽般漫過臉龐。
“磚縫”里的“張瓦刀”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擔任社區(qū)民警以來,張濤只要一有空,就走進村莊,收集社情民意,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群眾。24小時開機的手機是群眾聯(lián)系張濤的“熱線”。“有時深夜已經(jīng)躺下了,仍會接到群眾的電話。他們有楸心事跟我說,有煩心事也向我訴說,發(fā)現(xiàn)案件線索也會第一時間告訴我。雖然很累,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睍r間一長,張濤總結提煉出“矛盾糾紛流程圖”工作法,即“矛盾糾紛對接、提示、報告、反饋、通報”流程圖,根據(jù)流程節(jié)點,主動攻堅,重點突破。
“別看老張面善,他勸架堪比秤坨壓秤桿一一準得很哩!”集市上的商販們常這么念叨。這個被陽光曬退了警服顏色的漢子,總能在劍拔弩張的現(xiàn)場鋪開一張和氣生財?shù)陌宓?,讓滾水般的糾紛慢慢晾成溫茶。有人打趣他該改叫“張瓦刀”,他憨笑著擺擺手:“磚縫抹得平,屋檐才不漏雨嘛?!?/p>
寒夜犁光的“生命鏵”
去年寒露那夜,秋夜的涼意裹著寒風把派出所窗刮得叮當響。剛合眼的張濤被枕頭下的震動驚醒。電話那頭傳來五保戶周大爺呼味帶喘的聲音:“張啊,我渾身滾燙,像揣著炭盆…”他一個激靈翻起身,抓起外套沖出寢室,一邊跑一邊給村口的輔警打電話:“快去老周家看看,我現(xiàn)在就往那兒趕!”隨后,張濤駕駛警車向周大爺家急馳而去。
趕到時,老爺子正癱在床上,臉燒得通紅。他驀著張濤的袖子直哆嗦:“實在找不著人,只能麻煩你了一”張濤果斷決定連夜送周大爺?shù)结t(yī)院治療,隨即和駐村輔警一起將已經(jīng)燒得昏昏沉沉的周大爺架上警車。凌晨4點的縣道上,警車的紅藍光束犁開黑暗,后座上周大爺汗珠子吧嗒吧嗒掉,張濤扯著袖子給他擦臉:“挺住啊,馬上就到醫(yī)院!”等掛上水天都蒙蒙亮了,張濤揉著熬通宵的太陽穴直樂:“嘿,比當年在外地蹲通緝犯還刺激?!?/p>
田壟間的“定盤星”
2025年3月底,老張的調解本上又多了樁麻煩事。唐劉莊那倆老李家,為地邊子的事吵了十年,像塊陳年硬痂貼在轄區(qū)地圖上。前幾天,他們兩家又杠上了,差點搶起鋤頭干起來。張濤接到電話,二話不說帶著警務團隊往地里趕。到了現(xiàn)場,兩家人正臉紅脖子粗地杵在那兒,中間隔著條歪歪扭扭的田埂。張濤把褲腿一挽,掏出卷尺就往泥地里踩:“來來來,今天咱就量個明白!”
量來量去,兩家還是不依不饒。老張也不惱,接下來兩天帶著警務團隊跑了12趟,鞋底都磨薄了,最后總算找著個兩家都點頭的方案??粗缡疫M土里,老張抹了把臉上的汗笑著說:“群眾心里有桿秤,咱們得做那個扶穩(wěn)秤桿的人?!?/p>
新竹拔節(jié)的“承重梁”
在所里年輕人眼中,這個“老大哥”總愛搶著接燙手山芋。一次巡邏時,張濤和同事發(fā)現(xiàn)路邊水溝里躺著一名男子,身體被一輛電動車死死壓住,大半個腦袋浸在水里,毫無掙扎跡象。眾人一時愣住。張濤迅速脫掉上衣和鞋子,縱身跳進溝里,一把掀開電動車,托起男子的頭檢查狀況。只見他滿身酒氣,呼吸微弱。張濤立刻把人拖上岸施救,同時撥打120?!翱?!快一秒鐘就多一分希望!”
“你們剛干基層,別急躁,先學會保護自己?!彼傔@樣叮囑新警,可自己遇上醉酒鬧事的永遠頂在前面,調解糾紛時總是擋在雙方中間,抓捕嫌疑人時總是第一個撲上去。
基層民警的故事沒有槍林彈雨,倒像農(nóng)家灶頭煨粥的慢火,熬的是百家瑣碎的溫情。五千多個日夜,把當年青澀的小警察“釀”成了崗李店的“老醬”一調解書邊角沾著田泥,出警本扉頁泛著汗?jié)n,執(zhí)法儀鏡頭前飄過無數(shù)唾沫星子。“上月劉李兩家的牛頂架,老張拎著草料就來了,三句話勸得牲口都服帖,你說神不神?”村支書老賈直豎大拇指。
暮色漸濃,張濤挎著磨白邊的警務包走向村口,身影慢慢隱入炊煙。他走過的田壟莊稼照常生長,被勸和的人家炊煙依舊,就像豫南最普通的平安日子一一沒有驚天動地,只有無數(shù)個“老張”,用年復一年的腳印,在縱橫田埂間寫下無字的“平安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