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寫下“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詩道出了古人對長壽的慨嘆,也讓70歲成為漫長歲月里衡量高壽的重要標尺。不過,如今在我們身邊,70歲以上依然精神矍鑠、活力滿滿的老人隨處可見。八九十歲,甚至百歲高齡的長壽之星,也逐漸成為大眾眼中的常見風景。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樂橋鎮(zhèn)大化村的百歲老人尹許氏在網(wǎng)絡上迅速走紅。鏡頭里的她,耳聰目明、面色紅潤,一頭梳理得一絲不茍的銀發(fā)在陽光下閃耀。最令人稱奇的是,這位年逾百歲的老人,竟還能手持柴刀砍柴勞作。
每當遇到纖細的樹枝,老人不用借助刀具,雙手穩(wěn)穩(wěn)握住細枝兩端,膝蓋頂住中間,緊接著膝蓋發(fā)力前頂,雙手向后猛然一拉,伴隨著清脆的 “咔嚓” 聲響,樹枝應聲而斷。整套動作一氣呵成,盡顯十足精氣神,全然看不出她已是 102 歲高齡。
究竟為何,已過百歲的尹許氏老人依舊身板硬朗?她平日里有著怎樣的飲食習慣?又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養(yǎng)生訣竅?面對眾人的好奇,老人笑容和藹,緩緩揭開了長壽的奧秘:“我每天只吃兩頓飯,再就是堅持干活。”
老人介紹,每日清晨洗漱完畢,等到八九點,她便會為自己煮上兩小碗稀飯。大多時候是大米粥,偶爾也會煮些小米粥換換口味,再搭配上青菜或炒雞蛋。到了下午兩三點,便是午餐時間。老人依舊以粥為主食,有時會換成面條或米飯,再配上幾塊紅燒肉。而之后,老人不再進食,晚上僅喝上一兩杯溫熱的白開水即可。
從飲食上看,老人飲食并不講究,都是粗茶淡飯??烧沁@樣質樸的飲食,經(jīng)年累月滋養(yǎng)出她強健的體魄??粗先僳氰p的模樣,網(wǎng)友們紛紛驚嘆,羨慕不已。
而持之以恒的勞作,則是尹許氏老人的另一長壽法寶。老人一生扎根鄉(xiāng)土,自幼便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這個勤勞的習慣,至今未曾間斷。
盡管歲月的痕跡悄然爬上眉梢,年齡漸長的她,卻從未有過停歇勞作的念頭。時至今日,砍柴仍是尹許氏老人每日的固定功課。
談及長壽之道,老人笑容滿面地分享:“人吶,就得找點力所能及的事做,既能活動筋骨,又不給孩子們添亂?!边@份歷經(jīng)百年歲月沉淀的生活智慧,凝結在簡單質樸的話語中?;蛟S,正是這成就了她的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