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以來,每天早晨都是由我負責將他送到學校。
三月的清晨,殘寒像未褪盡的繭衣,裹挾著四處亂竄的風,將街道旁的行道樹吹得簌簌作響。偶爾還能看到路口的攀枝花隨風掉落在地上,“啪”的一聲很響亮。為了不“壓著時間”進辦公室,我將車騎回主干道后就會悶著頭奮力沖刺,我也因此從未好好留意過這些行道樹究竟是何模樣。
直到某個傍晚,帶著一身疲憊的我慢慢騎車回家。路過電信大樓前的廣場時,殘陽穿過鉛灰色的云層,將街邊的一棵樹鍍上金輝。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車,定晴看去,密密麻麻的枝丫間擠滿了蜷曲的嫩芽,那嫩芽淺黃中透著新綠,在暮色里泛著珍珠般柔和的光澤,樹影在風中輕晃,仿佛在向我招手。
第二天,我特意來到樹下。濕潤的空氣里,嫩芽已舒展成巴掌大的葉片,邊緣懸掛著晨露,在朝陽下折射出翡翠般的光暈。仔細一看,這原來是棵黃葛樹!
回家后,我上網(wǎng)搜索了關于黃葛樹的信息,才知曉它是一種“益樹”。栽種它不僅能有效保持水土,緩解熱島效應,還能凈化空氣。它的根、葉、樹皮都可入藥,果實成熟后也可以食用,可謂渾身是寶。
童年時期,我們居住的院子門口就長著一棵黃葛樹。它很粗壯,四五個孩童手拉手才能勉強環(huán)抱住。記憶里,它皸裂的樹皮像老人布滿皺紋的手掌,每年固定的時節(jié)還會掉落下粉色的果實,如果砸在人的腦袋上會很疼。每年驚蟄過后,天氣漸熱,就有老人搬著竹椅在樹下乘涼。他們輕搖蒲扇,談天說地,笑聲在樹下回蕩。
記得小學時,我感染了腮腺炎,臉頰腫脹得像熟透的桃子。醫(yī)院開的膏藥貼了十幾天仍不見效,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家,平日里母親就拿把靠椅,讓我披著父親的大衣坐在門口休息。父親看著如同瘟雞一般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那一天,父親騎著三輪車帶我到醫(yī)院換藥?;丶业穆飞嫌龅搅耸熳R的朋友,寒暄了一陣,對方知曉我的情況后,便讓父親去找黃葛樹,取下樹槳涂在我的腮腺處,很快就能好。
看著痛苦不堪的我,父親當場決定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回家?guī)峡车逗臀冶愠霭l(fā)了。我們沿著街邊騎行,父親的身子隨著三輪車踩踏的節(jié)奏一左一右晃動,每一下都顯得很吃力。春日的午后不算炎熱,但父親的襯衣早已被汗水浸濕,汗?jié)n像一朵朵云彩在衣衫上慢慢擴散、暈開。
一路上,父親始終沉默不語。我坐在車廂里滿心愧疚,覺得是自己讓父親這般操勞,也不敢開口說話。好在車輪時不時碾過下水道井蓋,“眶當”聲不時傳來,一次次幫我打破那沉重的氣氛。
我們在縣城轉了整整一下午,父親一次次停車查看路邊的樹——那些枝繁葉茂的綠樹總讓他眼睛一亮,卻又在看清葉片后輕輕嘆氣:“這是榕樹,不是黃葛樹?!碑斚﹃柊迅赣H的影子拉得老長時,我們來到了縣城招待所的坡腳。這里有幾棵參天古樹,父親下車時不小心踩斷了枯枝,驚起一群灰撲撲的麻雀。
“爸,辣椒怎么會長在樹上?”我指著一棵葉子寬如蒲扇的樹問道。父親看了一眼說:“這是橡皮樹?!闭Z氣間,我明顯感覺到了他的失落。暮色四合時,父親推著三輪車朝坡上走去。平日里我們幾乎不走這條路,因為坡太陡了,上、下坡都很費勁??赡翘欤赣H一言不發(fā),就只顧埋頭推著三輪車使勁往上沖,他的手臂上青筋鼓起,我也趕緊扳著座位將身體使勁往前湊,似乎這樣就能讓父親更輕松一些
走到大院門口,路燈已經亮了。腮腺發(fā)炎讓我的臉連著脖子都在痛,只顧著沉浸在疼痛里的我被父親拉手剎的聲音嚇了一跳,抬頭看去,只見父親迅速跳下車,彎著腰拿起砍刀便朝大院門口的大樹樹干砍去。不時,乳白色的汁液從刀痕處緩緩滲出,父親從懷里掏出棉球蘸滿樹漿,輕輕涂抹在我滾燙腫脹的腮腺上。
“疼不疼?”父親輕聲問,臉上布滿了關切的神情。
“不疼”。我強忍著痛,小聲回答
黃葛樹枝葉繁茂,將燈光揉碎開來,樹影下的父親滿頭大汗,額頭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重重地砸在我的手臂上,涼涼的。他的手微微顫抖,我鼻頭一酸,忍不住說:“爸,對不起!”不爭氣的眼淚隨即落下。父親擦藥的手微微一頓,對著我說道:“快別哭,你的眼淚像大河水把樹漿都沖走了,又得砍樹取藥,大樹會疼的。也怪我,明明黃葛樹近在眼前卻沒想起來,還帶著你在外面跑了一天,你肯定更難受了吧…”
涂抹了黃葛樹漿三天后,腫脹奇跡般消退了。父親帶我去感謝那位朋友時,我才知道黃葛樹漿在民間被稱作“仙人淚”。父親的朋友住在老電影院里,他們的門前有棵更大的黃葛樹,樹根如蟠龍般扎進地板里,樹根已長出地面,旁邊的地板被粗壯的樹根拱得翹起來,但似乎沒人在意、沒人責怪。叔叔搬出竹凳讓我們坐下,從瓦罐里倒出茶水,指著大樹對著我們說道:“黃葛樹的氣根能治風濕,樹皮煎水可以退高燒?!?/p>
回家后,我學著父親的樣子輕撫黃葛樹,才發(fā)現(xiàn)粗大的樹干上有著不少刀痕。我凝視著刀痕,想象著曾經或者以后,是不是也有無數(shù)人如同父親般,來這里為生病的孩子采集“仙人淚”。
后來,我們搬家了,那棵承載著我童年回憶的黃葛樹也隨著縣里的棚改工程消失在我的世界里,但它留下的記憶和溫暖,卻從未在我心中褪色。
周末,我?guī)е⒆油獬鲇瓮?,不經意間,又來到黃葛樹下。輕撫著粗糙的樹干,我繞著它緩緩踆步,一圈又一圈。
“媽媽,你在找什么呀?”兒子好奇地問。
“我在找痕跡,愛的痕跡?!蔽依饍鹤拥男∈郑o他講述了黃葛樹和父親的故事,他似懂非懂,學著我的樣子,繞著黃葛樹跑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停下認真地看著我問:“媽媽,如果有小朋友感染了腮腺炎,他們的爸爸媽媽也會來這里采集‘仙人淚’的吧?”我笑著抱住了孩子,心里早已有了答案—一定會的!
看著新葉在春風中舒展,聽著葉片摩挲的沙沙聲,我似乎又看見父親弓著背在暮色中推著三輪車,急切尋找黃葛樹的身影。樹影斑駁間,我舉起手機,記錄下這棵黃葛樹,為了那些曾在樹下乘涼的老人,為了那些被樹漿治愈的孩子,更為了那棵扎根在記憶里的大黃葛樹
責任編輯:普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