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14.1文獻標識碼:A DOl:10.13282/j.cnki.wccst.2025.01.015
文章編號:1673-4874(2025)01-0054-04
0 引言
瀝青路面的服役性能受交通荷載、老化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瀝青老化對其理化性能有較大影響,老化瀝青在中低溫下更易出現(xiàn)開裂1。為更好地了解瀝青路面的材料特性,需要對瀝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黏彈性進行研究,以此提高瀝青的抗老化性能[2-3]。非晶態(tài)聚 α 烯烴(APAO)是一種由丙烯和乙烯聚合而成的低分子量非晶態(tài)共聚物,也是一種高韌抗氧、耐酸堿的白色固體材料,具有提高瀝青抗老化性能的潛力[4-5]。與 SBS改性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的制備工藝更簡單,且生產(chǎn)成本更低。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將APAO用于改善瀝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APAO可以顯著提高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還可降低瀝青的溫度敏感性,而對APAO改性瀝青老化性能的研究仍然不足[7-9]。
因此,本文目的是研究APAO改性瀝青的老化特性,制備不同APAO摻量下(基質(zhì)瀝青質(zhì)量的 2%4%.6% 和8% )的APAO改性瀝青;采用旋轉(zhuǎn)薄膜烘箱(RTFO)試驗模擬瀝青的短期老化,即模擬瀝青混合料拌和、攤鋪和壓實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高溫和瀝青混合料與氧氣的接觸,瀝青會發(fā)生短期老化;采用壓力老化儀(PAV)試驗來模擬瀝青的長期老化,即在瀝青路面施工和服役過程中,瀝青混合料發(fā)生熱氧反應導致瀝青的長期老化。在不同老化程度下測試APAO改性瀝青的黏度、車轍因子、蠕變勁度、基指數(shù)和亞礬基指數(shù),系統(tǒng)分析APAO對瀝青老化性能的影響。
原材料與試驗方法
1.1 原材料
選擇""A級道路石油瀝青作為基質(zhì)瀝青,其主要測試指標如表1所示,改性劑使用的是2385型APAO,其主要測試指標如表2所示。
1.2 改性瀝青制備
APAO改性瀝青的制備過程:將基質(zhì)瀝青置于金屬容器中預熱到165℃左右,隨后將四種不同摻量(基質(zhì)瀝青質(zhì)量的 2%、4%、6%和8% )的APAO分別與熔融態(tài)的基質(zhì)瀝青混合,用機械攪拌儀器以2000r/min的速度進行攪拌,加熱溫度保持在165℃左右,攪拌60min以得到APAO改性瀝青。APAO改性瀝青的制備過程如圖1所示,基質(zhì)瀝青也采用相同制備方法處理。
1.3 試驗方法
根據(jù)規(guī)范ASTMD2171,采用Brookfield黏度計測試不同老化程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旋轉(zhuǎn)黏度,試驗溫度
設(shè)置為135""、150℃和165℃"。測量在不同溫度和不同老化程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黏度值變化,并進行老化性能分析,如式(1)所示:
式中:""—老化后黏度值;
V unaged 老化前黏度值。
采用動態(tài)剪切流變儀(DSR)測試不同老化程度下的APAO改性瀝青。DSR采用溫度掃描模式,以10rad/s的固定頻率進行,未老化和短期老化瀝青的應變水平為10% ,長期老化瀝青的應變水平為 1% ,試驗溫度為",升溫速率為"
",得到不同老化程度下的車轍因子來表征瀝青的老化性能,如式(2)所示:
式中:""——老化后車轍因子;
"老化前車轍因子。
彎曲梁流變儀(BBR)通常用于評價瀝青的低溫抗裂性能,蠕變勁度是BBR的評價指標,其為在一定時間和溫度下的應力與總應變之比,對APAO改性瀝青進行BBR試驗,試驗溫度分別為""和-18℃,得到不同老化程度下的蠕變勁度來表征老化性能,如式(3)所示:
式中:""———老化后蠕變勁度;
S unaged 老化前蠕變勁度。
瀝青材料的老化是一個逐漸氧化的過程,因此含氧官能團的吸收峰可用來研究瀝青老化過程中化學結(jié)構(gòu)的變化。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試驗分析APAO改性瀝青的化學組分,以壓片法制備FTIR瀝青試樣,選擇基指數(shù)( C O A I) 和亞礬基指數(shù)( S O A I) 來評價APAO改性瀝青的老化性能,如式(4)和式(5)所示。C O A I 和 S O A I 均與瀝青老化程度高度相關(guān),且數(shù)值越低,瀝青的抗老化程度越低。
式中:""的峰區(qū)
面積;"的峰區(qū)面積;
"的峰區(qū)面積。
2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黏度老化指標
不同老化程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黏度老化指標(VAI)試驗結(jié)果如圖2和圖3所示。由圖2和圖3可知,隨著測試溫度的增加,APAO改性瀝青的VAI值降低,即溫度的增加使得瀝青軟化從而降低了瀝青的VAI值。此外,還可以發(fā)現(xiàn)在相同溫度下,隨著APAO摻量的增加,APAO改性瀝青的VAI值有所下降,說明APAO改善了瀝青的抗老化性能。APAO的摻量從 6% 增至 8% 的情況下,瀝青的VAI值下降幅度不大,這說明還需要控制APAO摻量,不能一味增加APAO摻量來改善瀝青老化性能。
2.2 DSR老化指標
不同老化程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DSR老化指標試驗結(jié)果如圖4和圖5所示,根據(jù)老化前后車轍因子的變化程度,即RAI來表征老化后瀝青的高溫穩(wěn)定性變化。由圖4和圖5可知,與黏度老化試驗結(jié)果相似,隨著溫度的增加,APAO改性瀝青的 R A I 值下降。同時,長期老化后的APAO改性瀝青,其車轍因子比短期老化的更高,且瀝青的 R A I 有明顯增加,這說明老化程度越深,瀝青的抗老化性能越差。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的 R A I 值更低,且隨著APAO摻量的增加,瀝青的R A I 值不斷降低,說明APAO能明顯改善瀝青的老化高溫穩(wěn)定性,這是因為APAO能有效減緩瀝青熱氧老化的進程,阻止瀝青中油分的散失,減緩老化硬化的過程。
2.3 BBR老化指標
不同老化程度下,APAO改性瀝青BBR老化指標試驗結(jié)果如圖6和圖7所示。由圖6和圖7可知,在不同測試溫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蠕變勁度 (S A I) 均較基質(zhì)瀝青有所降低。一般來說,SAI值越小,瀝青的低溫柔韌性越好,APAO的加入降低了瀝青的應力分散能力,提高了其低溫柔韌性。同時還可發(fā)現(xiàn),隨著測試溫度的增加,APAO改性瀝青的 S A I 值降低,這也驗證了氣溫越低,瀝青低溫開裂風險越大的實際情況。與短期老化相比,長期老化后瀝青的 S A I 值有明顯增加,這是因為熱氧老化會使瀝青極性組分含量下降,導致瀝青難以產(chǎn)生蠕變變形,從而發(fā)生脆性變形斷裂。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在相同溫度下,APAO改性瀝青的SAI值更低,說明APAO有助于改善瀝青的低溫抗老化性能。
2.4FTIR老化指標
在不同老化條件下,APAO改性瀝青的FTIR老化指標試驗結(jié)果如圖8和圖9所示。由圖8和圖9可知,經(jīng)長期老化后,不同摻量下APAO改性瀝青的基指數(shù)SOAI和亞礬基指數(shù) C O A I 均有明顯提高。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的 S O A I 和 C O A I 均更低,這說明在相同老化程度下,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的老化程度較低,這表明APAO可以提高瀝青的耐老化性能。
2.5老化指標關(guān)系模型
根據(jù)上述宏觀流變老化指標和微觀老化指標試驗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的抗老化性能更佳,而流變與微觀二者間的老化模型還有待進一步分析。因此,綜合考慮炭基指數(shù)和亞礬基指數(shù),采用FTIR老化指數(shù) F A I 來反映FTIR老化指標,如式(6)所示:
式中: (C O A I+S O A I) a g e d 老化后的指標總和;"老化前的指標總和。
將圖8和圖9數(shù)據(jù)代入式(6),對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的APAO改性瀝青進行化學老化指數(shù) F A I 計算,將不同摻量下APAO改性瀝青的 R A I 和 S A I ,與其 F A I 進行線性擬合,結(jié)果分別如圖10、圖11所示。由圖10和圖11可知, D S R 試驗的高溫老化指標 R A I 與BBR試驗的低溫老化指標 S A I ,均與FTIR老化指數(shù) F A I 具備較好的線性關(guān)系。
3結(jié)語
(1)瀝青流變老化試驗結(jié)果表明,與基質(zhì)瀝青相比,APAO改性瀝青在短期和長期老化過程中均表現(xiàn)出較低的"值,這說明APAO的加入降低了瀝青的流變老化指標,改善了瀝青在高溫或低溫下的抗老化性能。
(2)瀝青微觀老化試驗結(jié)果表明,不論是短期老化或長期老化,APAO改性瀝青的基指數(shù)和亞礬基指數(shù)更低,與瀝青流變老化試驗結(jié)果一致。在微觀角度,APAO的加入也改善了瀝青的抗老化性能,且宏觀流變老化指標和微觀老化指標結(jié)果存在強相關(guān)性。
(3)APAO是理想的瀝青抗老化劑,可用于改善道路石油瀝青的耐久性,而不同類型的APAO對不同類型的瀝青的性能影響還有待驗證。
參考文獻
[1]顏可珍,王紹全,田珊,等.基于OverlayTest評價應力吸收層抗反射裂縫性能[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7(1):108-115
[2]王嵐,趙子豪,胡江三,等.熱氧老化作用下溫拌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疲勞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23,41(5):747-752.
[3]高林麗,李文凱,邵景干,等.不同熱氧老化環(huán)境下SBS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20(1):48-57.
[4]謝乘勇,宋小金.APAO改性瀝青性能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9,45(4):13-16.
[5]周理宏.APAO改性瀝青性能試驗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3(11):71-73.
[6]軒杰,薛明.非晶態(tài)""烯烴共聚物/丁苯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的高溫流變特性[J].合成橡膠工業(yè),2023,46(5):417-420.
[7]楊勝豐,黃東青,張攀,等.基于黏彈性力學指標的APAO改性瀝青高溫性能評價[J].湖南交通科技,2022,48(4):1-5.
[8]計紅顏,顏可珍,袁建,等.WTR/APAO復合改性瀝青層間黏結(jié)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23,43(2):178-182
[9]孔令云,管明陽,全秀潔.APAOamp;SBS復合改性瀝青性能研究[J].應用化工,2020,49(12):3051-3054
收稿日期: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