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是頗有意思的。
雨來的時候,往往先有征兆。先是天色像油墨似的暗下來,不是那種黑云壓城的暗,倒像是有人在天上輕輕拉了一層紗簾。云很低,仿佛伸手可及。這時候,昆明人是不慌不忙的,他們知道,雨還遠(yuǎn)著呢。
在昆明讀書時,我經(jīng)常會光顧離學(xué)校稍近的一家文林街小飯館。并不是這里的飯菜色香味多么誘人,只是覺得離學(xué)校近些加之環(huán)境也冷清些。飯館的房子是土木結(jié)構(gòu)的,有些年頭了,設(shè)施也很舊了,木頭桌椅都泛著油光。老板是個五十來歲的漢子,禿頂,腰間系著一條青布圍裙。他見我進(jìn)來,也不招呼,只把一條白毛巾甩在肩上,自顧自地擦著碗筷。
每逢下雨天,他便會停下手中的活,起身去關(guān)那扇似乎永遠(yuǎn)關(guān)不嚴(yán)實的木窗。雨水從窗縫滲進(jìn)來,在窗臺上積成小小的水洼,倒映著灰蒙蒙的天光。老板還會在門口放一個銅盆接雨水,他說這水泡茶最好,比自來水多了幾分天地的靈氣。我不懂茶道,只覺得用雨水泡的茶確實更清甜些。
“要下雨了。\"我說。
他抬頭望望天,又低頭擦著碗筷:“還早哩?!?/p>
此時空氣里漸漸浮出一種濕潤的氣息,混著泥土和草木的味道。昆明人稱之為“雨腥氣”,聞到此味,便知道雨要來了。剎那間,天空中先是飄來幾滴,試探似的打在臉上,涼絲絲的,不討厭。初時,雨點疏疏落落,打在瓦片上,發(fā)出篤篤的聲響,如同老友叩門。接著雨便漸漸密了,但也不至于傾盆。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雨才真正下起來。屋檐垂下的雨線,織成一張透明的簾子。雨下得最大的時候,街上的行人似乎并不慌張,有的甚至收了傘,就這么走著,任憑雨水打濕衣衫。昆明人似乎和雨有一種默契,知道它不會太過分。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昆明的雨太干凈了,淋一淋也無妨。
這時候,飯館外頭的人漸漸多了,有戴頭巾的老太太,也有背著書包的學(xué)生。大家都擠在屋檐下,誰也不著急,七嘴八舌地聊著天。昆明人似乎都懂得,雨,總是要停的。
老板是個有趣的四川人,見外頭人多,話便多了起來,活脫脫的話匣子。聽說他年輕時走過許多地方。每當(dāng)下雨客少時,他就坐在窗邊喝著不知名的茶,講述著自己走南闖北的見聞。雨水順著瓦檐滴落在銅盆里,叮叮咚咚地為他傳奇的經(jīng)歷打著拍子。
雨中的文林街格外安靜。石板路被雨水洗得發(fā)亮,偶爾有行人撐著油紙傘走過,腳步聲被雨水吸了去,只剩下傘面上沙沙的輕響。街角那家米線店照常營業(yè),老板娘身披雨衣,在蒸騰的熱氣里忙碌。米線湯的香味混著雨水的清氣,飄得很遠(yuǎn)。
雨中的翠湖,別有一番景致。柳條低垂,沾了雨水,幾乎要觸到水面,顯得更加青翠。荷葉上滾動著水珠,風(fēng)一吹,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像頑皮的孩子。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激起一圈漣漪,很快又被雨點打碎。游人稀少,只有幾個戴斗笠的釣叟坐在湖邊,像幾塊長滿青苔的石頭。湖邊的茶館里,老人們照例喝著普洱茶,雨水順著屋檐滴落,在他們眼中,或許只是又一場尋常的雨罷了。
雨中的菜市場依然熱鬧。成群小販躲在角落里,繼續(xù)叫賣。鍋邊新鮮的菌子沾了雨水,更顯得鮮嫩。賣花的老嫗把蘭花移到拐角處,花瓣上還掛著水珠呢,晶瑩剔透。買菜的婦人的討價還價聲,混著雨聲,竟有種奇異的和諧。雨水沖走了街上的塵土,卻沖不走這市井的生氣。
昆明的雨,下得最妙的是在夜里。雨后的夜晚,空氣中飄著泥土和植物的氣息,讓人忍不住要深深吸上幾口。躺在床上,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聽著瓦檐殘余雨水滴答落下的聲音,恍惚間會覺得這雨已經(jīng)下了幾百年。遠(yuǎn)處傳來隱約的犬吠,更顯得夜靜人稀。這樣的夜晚,最適合捧一本閑書,就著昏黃的燈光讀到睡意蒙朧。
昆明的雨,向來是懂得分寸的。仿佛一位懂得節(jié)制的文人,知道何時該停筆,何時又該添上幾許墨色。
雨是青灰色的。不似江南的雨那般纏綿,也不像北方的雨那樣暴烈。它來得輕,去得也靜,往往剛見天色轉(zhuǎn)暗,雨就已經(jīng)下起來了,等你找地方躲好,它又悄沒聲地停了。仿佛只是天空偶然打了個噴嚏,抖落幾滴水珠罷了。
雨停了,小飯館里零零散散的客人也散了。老板拾掇滿桌的狼藉。我走出門,發(fā)現(xiàn)地上已經(jīng)干了七八分。只有飯館墻角的一叢野菊,花瓣上還掛著水珠,在微風(fēng)里輕輕搖晃。
云散得快,太陽從云縫里探出頭傾瀉下來,照著濕漉漉的街道,泛起一層薄薄的水汽。而雨后的昆明,是最美的。石板路上積著水洼,映著藍(lán)天白云。小販們收起遮雨的帆布,推著車出來了,灶上的湯鍋又冒出熱氣。街邊賣米線的、賣燒餌塊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切都恢復(fù)如常,仿佛這場雨從未下過。賣花的老嫗又出現(xiàn)在街角,把花重新擺了出來,竹籃里的蘭花沾著水珠,香氣愈發(fā)清冽。連孩子們也跑了出來,蹬著膠鞋,淘氣一點的光著腳丫,專往水洼里踩、蹦跳,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
昆明的雨就是這樣,從不會讓人感到憂愁,也不會過分打擾人們的生活。在這座城里,雨與人,似乎達(dá)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約定。它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像一位熟識的老友,不期而至,又悄然告別。留下的,不過是一點濕潤的記憶罷了。在這青灰色的雨幕里,一切都顯得那么安寧,那么恰到好處。
昆明人常說“四季如春”,其實也不盡然。有了雨,這“春\"字才算是活了。我想,這便是生活本來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