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健身館、游泳館等健身場館開到了家門口。然而,一些場館尤其是游泳場館對老年人設置了門檻,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一般會被拒之門外。
“我有‘三高’,因此退休后想著好好健身,但附近好幾家健身館都規(guī)定65歲及以上年齡的人群禁止入內(nèi)。我挺郁悶的,現(xiàn)在只能在街道、公園跑跑步?!崩先藚琼樕彵硎荆F(xiàn)在一些私人健身館、游泳館讓老年人簽署安全免責聲明,“搞得很麻煩,就不想去了”。
喜歡游泳的市民錢少剛表示:“現(xiàn)在條件越來越好,健身房、游泳館開到了家門口,一年四季都能游泳。但不少場館對入場年齡有限制,我們退休后碰上了麻煩。”
當下,有年齡限制成了健身行業(yè)的普遍現(xiàn)象,限制一般設置在 60~70 歲,有些健身場館甚至已降至55歲、50歲。特別是一些帶有挑戰(zhàn)性的新潮項目,如輪滑、滑冰等,普遍拒絕老年人參與。
面對老齡人群進行健身體育活動更容易發(fā)生意外的客觀事實,健身場館作為營利性主體,勢必會主動規(guī)避經(jīng)營風險。如果老人在場館發(fā)生意外,場館究竟有沒有能力證明自己無過錯、能不能免予賠償,都是未知數(shù)。
“安全當然是首先要考慮的。老人可能存在健康問題或身體機能退化等情況,這會增加運動的風險。如果在運動時發(fā)生意外,我們可能會面臨法律責任,家屬往往也會‘興師問罪’?;\動確實存在風險,發(fā)生碰撞或摔倒都有可能。”一家滑冰場的工作人員說。
年人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商家出于安全考慮,限制年齡,在法律上是不禁止的”。
外,老年群體的健身需求應如何滿足?“健身場館可以設置不同的時間段或區(qū)域,分別滿足不同年齡段人群的需求。此外,機構還可以制定一些規(guī)定,鼓勵年輕人和老年人互相尊重和理解,避免發(fā)生沖突和糾紛?!北本┲嗅t(yī)藥大學衛(wèi)生健康法學教授鄧勇說。
但是,“比起戶外運動的高風險,在室內(nèi)健身房運動無疑更加安全和可控”。北京小湯山醫(yī)院有氧運動中心主任牛國衛(wèi)表示,許多老年人在公園放飛自我式的鍛煉方式既不科學也不安全,健身館有適合的環(huán)境、專業(yè)的器材和專業(yè)教練的指導,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運動不當引起的意外和損傷。
場館缺乏專門針對老年群體的設施或服務,也是限制老年人進入的重要原因。對此,一家健身館的經(jīng)營者表示,現(xiàn)在絕大部分健身器材都是針對中青年群體設計的,針對老年人的少之又少,而且,“一個工作人員可以盯著數(shù)十個年輕人,但老年人肯定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專門町,才能保證盡可能不出意外”。
牛國衛(wèi)稱,作為社交場所,健身機構能為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不僅可以大大減輕老人的孤獨感,也能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馮文猛看來,滿足老年群體健身剛需,應從三方面發(fā)力:一是普及健康知識,讓更多老年人了解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健身活動;二是加強適老化改造,對于部分有較高健身需求的老年人,應加強專業(yè)化健身場館建設,同時結合老年人特點設計專用健身器材,對于多數(shù)有一定健身需求的老年人,可通過現(xiàn)有設施適老化改造等方式滿足其健身需求;三是因地制宜打造適合老年人健身的場所。 ⊕
廣場舞、健身器材之此外,相關保險類產(chǎn)品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據(jù)悉,目前,市場上在售的部分運動意外險,其承保年齡往往被限制在65歲以下?!袄夏耆后w的運動、出行風險不能由社會合理分擔,我們設置‘年齡門檻’也是迫不得已?!币患医∩眇^的工作人員表示。
為了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運動健身需求,2023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等五部門共同印發(fā)《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推動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公開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為老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優(yōu)惠便利服務。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表示,健身場館限制入場人年齡,拒絕接待特定年齡客人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一些運動項目對老
(據(jù)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工人日報)
(摘自《河南商報》2025年3月21日,朱權利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