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體育圖片新聞在平面媒體、網(wǎng)站、微博、微信公眾號上被采用得越來越多,體育競技的動態(tài)美賦予了體育新聞攝影獨特的魅力,能夠快速抓住受眾的眼球,吸引他們的關注。當然,隨著受眾新聞需求的多元化和審美品牌的不斷提升,傳統(tǒng)體育新聞攝影的表現(xiàn)手法,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現(xiàn)如今對于新聞圖片的需求。當代受眾不僅希望從新聞圖片中能夠獲取最快的賽事信息,還希望在光與影的藝術化構圖中,可以感受到拼搏精神、競技之美,而在一些國際賽事的新聞攝影照片中,受眾更希望一張張定格精彩瞬間的照片,能夠激發(fā)自身的內心共情,讓愛國之情在心中激蕩。近年來,隨著攝影器材功能的不斷完善和操作方法的日益簡單,體育競技攝影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上手”,但是當諸多攝影記者扛著“長槍短炮”齊聚運動場,將高清鏡頭對準了競技場上的運動健兒們,如何能讓自己的新聞避免同質化競爭,出新出彩呢?誠然,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攝影記者唯有代入更強的時代感、運動感和真實感,賦予體育新聞圖片“快、新、深”更多的豐富內涵,才能拍出讓受眾眼前一亮、意蘊深遠的照片。作為一名攝影記者,筆者近年來拍攝了多組體育領域的新聞照片,結合自身實踐,我個人認為,攝影記者必須要對體育新聞攝影的特點有正確的認知,在體育新聞攝影中,除了要用鏡頭搶抓比賽進程中精彩的轉瞬即逝的競技瞬間,還要將體育新聞攝影的表現(xiàn)力通過色彩、構圖、動感等多個維度來展示,這樣才能拍攝出傳播快、立意新、內涵深的精品作品,為提升體育新聞的傳播影響力注入更多活力。
體育新聞攝影的屬性
與單純的體育文字報道相比,體育新聞攝影照片能夠充分展示競技體育的動態(tài)瞬間,給受眾以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和形象的現(xiàn)場感,因此對受眾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與其他的新聞攝影相比,體育新聞攝影有共同屬性,亦有特殊屬性。
真實性
體育新聞攝影一定要以真實性為“基石”?!罢鎸嵤切侣劦纳?,體育新聞攝影作品是以新聞照片為載體的特殊形式新聞報道,真實性也是最基本的屬性。對于攝影記者來說,當他們在運動現(xiàn)場端起攝像機對賽事進行客觀記錄時,實際上就是以新聞照片的形式來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用新聞照片這種更為形象的視覺符號向受眾傳遞信息,與文字報道一樣,新聞攝影必須遵循真實性原則。
形象性
對于體育新聞攝影來說,形象性亦是其關鍵屬性。新聞照片是通過可視形象為信息承載符號來傳播新聞事實的,因此如何建構更具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的形象符號,就成為攝影記者的核心任務。當然,建構視覺形象必須遵循真實性原則,記者不能人為干預新聞事實,不能為了追逐所謂的眼球,采用擺拍的方式去設計“新聞照片”:這是對新聞真實性的背離。攝影記者要做的就是基于對體育賽事的理解和對體育運動員的認知,依賴于自身的視覺修養(yǎng)和新聞敏感性,去抓拍賽場上真實發(fā)生的最具形象感染力的瞬間。
瞬間性
體育新聞攝影對于受眾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其瞬間性,在競爭激烈的比賽場上,運動健兒們激烈角逐,很多動作和場景往往只有一次,短短幾秒、十幾秒的時間,轉瞬即逝,難以復制。而新聞攝影也可以將“瞬間”變?yōu)椤坝篮恪保怨庥靶问綄⒕识ǜ?。所以,瞬間性賦予了體育新聞攝影極大的魅力,可以讓受眾事后看到這些他們沒有抓住的“瞬間”。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個決定性時刻,這個時刻來臨,環(huán)境中的各個因素會排列成最具意義的幾何形象,這一形象最具有典型性最能顯示這樁事件的完整面貌,攝影記者要做的就是抓住這一時刻,拍攝下這一“決定性瞬間”。能不能抓住“決定性瞬間”,這考驗著攝影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他們必須具備敏銳的新聞洞察力,時刻觀察新聞事件的變動,搶抓典型瞬間,這樣才能拍攝下信息含量極大、最能反映新聞本質、形象生動的瞬間。
以筆者于2024年全國夏季游泳錦標賽中拍攝的孫楊比賽照片為例,他出戰(zhàn)的是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賽,在決賽中,孫楊以3分49秒58的成績奪得冠軍,這是他時隔1680天重返賽場后收獲的首個冠軍頭銜。為了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筆者在泳池邊用攝像機抓拍了孫楊大幅甩開競爭者的瞬間。在這張照片(圖1)中,孫楊嘴巴微張,胳膊的肌肉線條感在奮力劃水的瞬間更加清晰,充滿了力量感和沖擊力,向前飛濺的水花,也展示了孫楊飛速前進的動力十足,也給予了觀眾全新的視覺感受。
廣泛性
競技體育的魅力就在于其是全民運動,攝影記者在賽事現(xiàn)場的鏡頭是非常豐富的:可以對準運動員,拍攝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競賽中的頑強意志和拼搏精神;可以對準運動場上的大場景,以無人機拍攝的方式,展示賽場上驚險、激烈和精彩的瞬間,讓他們直擊比賽的全貌;可以抓拍與比賽相關的一些“小動作”,反映比賽背后的小花絮,展示趣味性、故事性、沖突性的一面比如說當奧運會上,中國國旗冉冉升起,中國運動員站在冠軍領獎臺上,飽含熱淚,手握金牌,跟唱國歌時,這就是直接記錄的瞬間;還可以對準賽場下的觀眾,抓拍他們在觀看比賽時的動作與表情,比如說在一些國際賽事上,當中國的運動健兒最終登頂,獲得金牌之時,賽場下的中國觀眾一片歡呼的場景,這是一種愛國精神的彰顯,更容易帶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引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
筆者在一些體育賽事拍攝過程中,就不會將拍攝的主體只放在比賽之時,而是會仔細地觀察比賽現(xiàn)場,盡量讓拍攝內容更加豐富,拍攝主體更為多元。比如說在2024年4月20日遼寧隊與深圳隊的CBA籃球比賽中,趙繼偉認為深圳隊薩林杰在連續(xù)轉身過程中存在走步行為,他直接找裁判理論,并且還模仿薩林杰的動作向裁判申訴,但并未能夠收到效果。筆者在現(xiàn)場抓拍下了這一場景,用這張?zhí)厥獾恼掌▓D2)反映出來競技體育激烈的現(xiàn)場氛圍和嚴謹?shù)囊?guī)則約束。
體育新聞攝影的精品化創(chuàng)作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各大體育賽事的粉絲也是越來越多,體育新聞比以往更受關注,各家媒體都在體育新聞的圖片拍攝上下了大功夫,想要搶占體育新聞圖片報道的制高點。但是要想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新聞圖片絕非易事,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實踐,來論述體育新聞攝影的精品化創(chuàng)作策略。
傳播快:滿足“先睹為快”的信息需求
在信息化和網(wǎng)絡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新聞時效性已經成為衡量新聞價值的關鍵指標。圖片新聞亦是一種新聞報道,體育新聞攝影要實現(xiàn)精品化創(chuàng)作,首先就要在“快”上做文章。近年來,由于各大體育賽事的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報名采訪國內、國際賽事的攝影記者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當裝備精良、拍攝技術精湛的攝影記者們齊聚賽事現(xiàn)場時,借助先進設備和發(fā)達網(wǎng)絡,新聞圖片幾乎可以做到現(xiàn)場直播,競爭第一時間刊發(fā)重大新聞的圖片,往往在時效性的爭奪上已經精確到秒。當遇到重大體育賽事時,諸多新聞網(wǎng)站、微博賬號在圖片新聞上的“第一戰(zhàn)”就是圍繞新聞攝影的“快”打響,通過實時、滾動播出現(xiàn)場圖片,滿足受眾“先睹為快”的信息需求,進而獲得可觀的點擊量和巨大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在新媒體平臺上,哪怕是提前發(fā)布幾秒,可能都會贏得倍增的流量,搶占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制高點。
筆者在拍攝體育新聞圖片時,一直都高度重視凸顯“時效性”這一新聞特點,到達新聞現(xiàn)場后,第一時間抓拍精彩鏡頭,第一時間通過新媒體平臺發(fā)布,以期獲得更大的傳播影響力。圖3為本人2024年在合肥亞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賽上韓國選手李大龍正在接球的照片,由于圖片新聞發(fā)布及時,在網(wǎng)上獲得了不俗的關注度。
立意新:滿足“出新出奇”的形式需求
隨著媒體間競爭的日益激烈,攝影記者在攝影作品上的競爭除了立足“快”,還立足“新”。作為一種以視覺形象傳播新聞事實的特殊報道形式,如何在圖片的構圖上出新出彩,給讀者眼前一亮的視覺沖擊力,這取決于攝影記者對于新聞事件的獨特理解,也依賴于其自身的攝影綜合素養(yǎng)。不同的拍攝角度、不同的拍攝時機、不同的拍攝激發(fā),往往會拍出截然不同觀感的照片。當代體育攝影報道的特點就是以小見大,小切口反映大主題,攝影記者要做的就是熟悉準備拍攝的體育賽事,然后在賽事現(xiàn)場抓典型,由于其拍攝對象大都是運動場內外運動者的具體形象,因此記者要基于自身對該項運動的理解,抓拍到最能表現(xiàn)其運動的形體美態(tài),就能表現(xiàn)正在運動著的最佳角度,這樣才能找到最具動感和視覺沖擊力的拍攝角度,進而以鏡頭定格精彩瞬間。
以筆者拍攝于2024年男籃亞洲杯預選賽上中國隊對陣關島隊,的一張照片(圖4)為例,這張照片定格了曾凡博精準扣籃的動作。照片中,曾凡博爆發(fā)力十足,雙臂肌肉鼓起來,高高躍起的他比籃網(wǎng)還高,他的一只手還搭在籃筐上,而籃球已經進網(wǎng),更加吸引人的是他額頭上亮晶晶的汗珠。筆者以仰拍的視角,記錄下了這精彩的瞬間,運動感真實細膩,讓受眾看著無不感受到讓
人震撼的運動之美。
美感凝:滿足“只可意會”的審美需求
新聞攝影是運用攝影手段現(xiàn)場紀實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除了傳遞信息,也需要以視覺形象來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新聞攝影作品的視覺美應該是紀實性的,反映的是真實的運動之美,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美學。攝影記者在掌握基本攝影技術的基礎上,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美學素養(yǎng),樹立藝術思維,讓新聞照片在盡可能多地濃縮新聞要素和新聞信息的同時,還要盡量融入更多美學元素,通過色彩的搭配、構圖的和諧、光與影的組合、取景的巧妙等,讓畫面更具視覺美,充分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
以筆者拍攝于2024年男籃亞洲杯預選賽中國隊對陣關島隊的一張照片(圖5)為例,中國隊員王嵐正在上籃,我在現(xiàn)場用相機記錄下了這“飛起來”的一幕。在這種照片上,我巧妙地運用構圖法則,將運動員置于畫面中的最佳位置,這種中心構圖的方式充分凸顯了運動員的主體地位,觀眾的目光自然地聚焦在運動員身上。而“飛”起來正在投籃的王嵐嵌有處在畫面的交叉點上,在籃筐、其他球員及觀眾作為背景元素的巧妙襯托下,更是成為視覺焦點。在這種有重點、有背景的畫面中,藝術美學“躍然紙上”,觀眾在光影搭配和諧、構圖精巧、拍攝主體與背景相得益彰的無聲講述中,可以感受到新聞畫面的層次感和故事性。
內涵深:滿足“深度思考”的引導需求
受眾對于體育新聞的關注,不僅僅止步于獲取一些動態(tài)信息如比賽日常、賽事結果等,他們也希望了解全方位的縱深報道,對于體育新聞圖片來說,他們也有這種深層次信息需求。受眾希望能夠從照片中獲得更多視覺形象背后的深層次信息,引發(fā)他們內心深處的共情與思考。實際上,體育新聞攝影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往往在把讀者帶到新聞發(fā)生現(xiàn)場的同時,還能夠自然地代入一個時代,引發(fā)他們心中更大的家國情懷。比如說,1984年7月29日,我國運動員許海峰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23屆奧運會男子自選手槍射擊比賽中,取得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歷史上第一枚金牌的照片,這張照片是攝影記者以最強、最新、最快的手法,記錄下了中國運動員為中華體育的崛起做出的貢獻,更記錄了中國在世界體育大舞臺上的一個突破,更是反映一個民族的崛起,至今我們看到依然心潮澎湃,這就是體育新聞攝影深刻內涵的彰顯。圖6是筆者拍攝于2024年的CBA南京賽場,小將林葳正在突破一位外籍運動員的防線,充分展示了國民身體素質的不斷增強,我國運動員在對抗性體育項目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是國家繁榮和社會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體育新聞圖片在體育新聞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攝影記者必須具有非凡的洞察力,靈活駕馭攝影語言、精準抓緊典型瞬間,將新聞內涵不斷延展,這樣才能拍攝出更多的精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