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白頭吟》是作家九十五歲時所作的散文,寫了他結(jié)婚七十周年紀念日的感受,內(nèi)容生動感人。文章在先生的兒子,我們老年大學寫作班尤班長的動情朗誦下,深深地感動了全班同學。
的藝術之路荊棘叢生,卻始終抱定對繪畫的赤誠熱愛,無畏前行。尤老是教育家、畫家,人稱“三筆先生”。他專長繪畫,在蘇州早期美術教育領域有一定地位,著有《吳門話舊錄》《三生花草夢蘇州》等?!度ú輭籼K州》將蘇州的古與今,情與景相糅合,展現(xiàn)了蘇州的獨特韻味。
尤老早年學畫時,顏料需親自研磨調(diào)配,紙筆亦粗糙簡陋。為求精準線條與靈動色彩,他在昏暗燈光下反復學習,常到深夜,手指磨出厚繭,手腕酸痛難耐,卻從未停筆。尤老說:“藝術之途,仿若長河行舟,需以心為槳,以愛為帆。”他在繪畫的天地里,以色彩和線條勾勒夢想,在一方畫布上,傾注的是他對美無盡的向往。他曾言:“每一幅畫都是我靈魂的扇窗,我在窗前等待知音?!痹趯懽鞯氖澜缰?,他用筆墨書寫靈魂,每一個字符都似跳動的音符,奏響生命的樂章?!拔淖质俏遗c世界對話的方式,也是我留下的鴻爪雪泥?!庇扔皲坷舷壬脑挘屛颐靼?,真正的藝術家,是將生命融入創(chuàng)作,把靈魂賦予作品。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時代的風暴如洶涌的巨浪般席卷而來,無數(shù)人在其中迷失了方向。但是,尤老先生如礁石般屹立不倒,以“亂世亦有桃源在,我心繪世自成春”的姿態(tài),面對一次次沖擊。他沒有放下手中的畫筆,也沒有放棄書寫的筆桿。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他在狹小的空間里,用僅有的顏料描繪心中的寧靜,用回憶和思考編織文字的夢想。他深知,藝術是他生命的支柱,不能被外界的狂風所折斷。那段日子,藝術被視為毒藥,同行紛紛擱筆。尤老先生卻躲在牛棚狹小悶熱的閣樓里,以床板為案,用舊布蘸水擦拭畫作上的痕跡,再用山水畫重新創(chuàng)作,以山水寄情,默默堅守繪畫初心。即便冷汗?jié)裢敢律溃栽谖kU邊緣護著心中的藝術火種。
尤老對待人生,有著獨特而深刻的哲理。他把人生看作是一場奇妙的旅程,旅途中“有崎嶇坎坷,亦有繁花似錦,每一步都值得品味”。無論是榮耀時刻,還是落魄之際,他都能以平和之心對待。他不被名利所累,認為“名利如浮云,唯有藝術之真,人性之善,心靈之美,才是永恒的歸宿”。他在困境中尋找希望,于平凡中發(fā)現(xiàn)偉大,以豁達和樂觀書寫自己的人生篇章。他這種對人生的態(tài)度,如同璀璨星光,在黑暗中為我們指引方向,讓我們明白,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內(nèi)心充實和對理想的堅守。從文中,我又看到尤老先生面對生活的種種姿態(tài),那是一種從容不迫,堅韌不拔?!帮L雨只是生活的顏料,它能讓我的畫卷更具色彩”。他在時代的風雨中,把苦難當作磨礪心智的基石,將挫折化作攀登藝術高峰的階梯。就像在這堂特殊的課上,他用一生教會我們,無論風雨如何肆虐,心中有熱度,便能鑄就抵擋一切的鎧甲。
這堂課,也讓我領悟到傳承的意義。尤老先生用一生的作品,將文化的火種傳遞。他說:“我只是文化長路上的一顆石子,愿后人能踏著我前行?!彼乃囆g與文學,宛如明亮的燭光,照亮后人前行的路。他以自己的方式教育著我們,在歲月長河里,要做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讓那璀璨之光永不消逝。
《風雨白頭吟》所給予我的這堂課,沒有教室那四壁的束縛,卻有著無垠的思想天空任我思想翱翔:文章里沒有刻板說教的枯燥乏味,卻有著直抵靈魂深處的心靈觸動。它宛如璀璨星辰,將長久閃耀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成為我人生畫卷里無比寶貴,熠熠生輝的一課,時刻滋養(yǎng)著我的心靈,啟迪著我的人生。為此,我賦詩一首,以表對于尤老的緬懷之意。
頌尤玉淇先生
吳門才俊耀星辰,尤老風韶絕世倫。
妙筆生花圖錦繡,華章溢彩見精神。
畫中丘壑千秋韻,紙上煙云萬古春。
繪事文心同皓月,清輝光照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