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同學們好,喵嗚又來給大家講故事了。在小學六年的學習中,我們從古詩中認識了很多中國古樓,比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中的“黃鶴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中的“鸛雀樓”;《芙蓉樓送辛漸》中的“芙蓉樓”……在詩詞中,樓閣常常是古人寄托個人情感和抱負的體現(xiàn)。那喵嗚要提問了,古代的“樓”具體有什么作用呢?
知識引讀
古建筑中的“樓”是指多層的建筑形式,有城樓、箭樓、角樓、鐘樓、鼓樓、戲樓、藏書樓等,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作用因歷史背景、地域差異和建造目的而變化。
【防御與軍事功能】
城樓、箭樓、角樓
古代的城樓、箭樓和角樓是城鎮(zhèn)防御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承擔著重要的城市防御功能。城樓通常建在城門上方,主要用于瞭望敵情、指揮作戰(zhàn),同時也是城門防御的核心,兼具象征城市威嚴的作用。
▲北京正陽門城樓
箭樓大多位于城門外側或甕城上,墻體開有密集的箭窗,守軍可從中射箭,進行遠程火力壓制,有效阻擊攻城的敵軍。角樓則建在城墻的四角,彌補城墻拐角的防御薄弱點,并與城墻上的其他防御設施形成交叉火力,增強整體防御能力。
▲故宮角樓
【計時與報時功能】
鐘樓、鼓樓
鐘樓、鼓樓是中國古代城市的“標配”,古代城市大都建有鐘鼓樓。作為古老的報時工具,鐘樓、鼓樓大多修筑在城市的正中心,使鐘聲和鼓聲能夠均勻地傳播四方。
鐘樓、鼓樓的報時工作,主要集中在夜晚,因為夜晚沒有太陽,人們不能根據(jù)太陽判斷時間。鼓樓主要用于計時,鐘樓用于報時,在沒有鐘表計時的古代,鐘鼓聲對古人的起居勞作有著重要作用。
鐘樓和鼓樓建筑風格相似,多為兩層或三層的樓閣式結構,底層為磚石砌筑,上層為木結構,飛檐翹角,氣勢莊嚴。鐘樓內懸銅鐘,鐘聲悠遠,寓意警醒世人、祈福消災。鼓樓內置大鼓,鼓聲渾厚,用于召集僧眾、舉行法會或慶典活動。
【居住與儲藏功能】
繡樓、藏書樓
繡樓是古建筑中供女性居住和活動的專用樓閣,多見于明清時期的官宦人家或富商大族的宅院。它通常位于宅院深處或后花園,環(huán)境幽靜,建筑精致,裝飾柔美,常設有繡架、織機等工具,供女子刺繡、縫紉,故得名“繡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性別觀念與家庭倫理的縮影。
藏書樓通常選址于環(huán)境清幽、遠離喧囂之地,以防火防潮為首要考慮,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樓前設水池以防火,樓體通常為兩層,上層藏書,下層用于活動。例如溫州的玉海樓、余姚的五桂樓等。
▲溫州玉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