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從小便從父輩的口中了解到“知識改變命運”的亙古不變之理。于是,我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在那條連接著家和學校的黃泥巴路上,踩著日出而去,踏著日落而歸。
那時的學校還是設施簡陋的平房,那時的衣服夏不避暑、冬不保暖,那時的上學之路晴天灰塵、雨天泥濘讀書時代的逆境生長以及父母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讓我深知農(nóng)民子弟求學的艱辛。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能夠幫助那些和我一樣的農(nóng)村孩子。于是,我發(fā)奮讀書,刻苦學習,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遲到早退,終成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將永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初心,我將履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使命。
無論過去還是當下,英語教育在農(nóng)村學校中都是相當缺乏的,我想用自己的知識和努力為這個領域填補一些空白。于是,我認真對待每堂課的四十分鐘,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從二十六個字母到單詞再到句子,我盡量做到講解細致,同時也不會放棄每一個基礎差的同學。因為我始終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有的會開出絢麗的花朵,而有的會長成參天大樹。這個過程,也許會伴隨著艱難和失望,但作為老師的我應按捺住急躁的心情,用心血和汗水澆灌每一顆種子。
2019年9月,正值開學季,我隨著交流任務來到家鄉(xiāng)的一所中學。在那里,我認識了一群純真的新面孔。雖然我們相處短暫,但我并沒有因為給他們上課的時間有限而不盡心盡力。那段時間,我扎根學校,認真教學、關心學生,因此我和他們之間寫下了動人的故事,留下了真摯的師生情。
當時的我,擔任初一年級的英語教師。上課第一天,我以“為什么要學英語”作為課題,給同學們講了英語的重要性。接著,我又在黑板上寫下二十六個字母,試圖帶同學們進入英語的世界。正在這時,走進來一個老婆婆,她找到空位坐下后,開始翻書“學習”。此時,班里的同學立刻沸騰起來。
面對這樣的突發(fā)情況,有著十余載教學經(jīng)驗的我竟手足無措。這時,一個黑乎乎的同學走到老婆婆跟前說了幾句我聽不懂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然后老婆婆就離開了,課堂也隨之恢復了平靜。后來得知,這個老婆婆患有精神病,偶爾會趁保安疏忽時跑進學校。但從那兒以后,學校加強了管理,老婆婆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而我也開始關注這個替我解圍的孩子。
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已進入金秋十月,學校迎來了新學期的第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后,那個備受我關注的、有著“甘小黑”外號的同學,以3分的成績回答了他在這一個月里的表現(xiàn),同時也給了我當頭一棒。我仔細翻看每個同學的試卷,了解每個同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教學整改計劃。但對于“甘小黑”,我卻感覺束手無策。
成績差只是“甘小黑”表現(xiàn)出來的一方面,更讓人驚訝和無奈的是接下來發(fā)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比如,他在某個周末溜進鄉(xiāng)政府的賣魚店,偷了幾條魚并拿到田地里燒著吃,老板報警后他在派出所里過了一夜;再比如,他帶著一幫同學撬開了生物實驗室,損壞并拿走了部分儀器“甘小黑”的調(diào)皮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他總是被學校處罰,被父母訓斥。但在我心里,他也有閃光點,只要我不放棄,他一定會迷途知返。
在某個寒冷的早晨,我把“甘小黑”叫到我的宿舍,為他倒上一杯熱水后,我仔細打量著他。黝黑的皮膚,單薄的衣服,破舊的膠鞋,從他的穿著打扮,不難看出他的家庭其實并不富裕,他的人生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好好學習,日后他才能跳出農(nóng)門,走出大山。在敞開心扉暢聊后,他對我做出了認真學習的承諾。
新學期已過半,教學任務十分緊迫。每天下課回到宿舍,我便開始備課、寫教案。我覺得教案設計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引導我如何有效利用每堂課的四十分鐘。同時,面對不同的學生,整齊劃一的課堂內(nèi)容和形式,我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反應,并及時調(diào)整課堂節(jié)奏。根據(jù)學生們的課堂反饋,我會在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以了解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基礎,我為他們制定了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培養(yǎng)他們競爭和向上的意識。而對于特殊學生“甘小黑”,他的任務會更多,我用在他身上的精力也更多。每天,我會為他制定學習計劃。比如,第一天認識五個新單詞,然后由我來聽寫至過關;第二天再增加五個單詞,第三天,第四天由少到多,逐漸增加。當他能每天按時完成任務,單詞積累得越來越多時,再從句子開始學習。簡單的造句和翻譯,逐漸過渡到寫作文。雖然出現(xiàn)了很多語法錯誤,但他的進步一次比一次大。由于每天堅持完成任務,“甘小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各科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苯涣魅蝿针S著時間的流逝已到尾聲。離開那天,我不舍地踏出校門,“甘小黑”提著我的行李一言不發(fā)地跟在我身后,坐在教室里的同學也紛紛趕來送我。我久久注視著一個個稚嫩的面龐,突然鼻子一酸。轉身離開時,我抬頭仰望萬里晴空,冬日的暖陽正灑向大地。
兩年后的某一天,我接到“甘小黑”打來的電話,他在電話里告訴我,他考上了家鄉(xiāng)最好的高中。曾經(jīng)眾人眼中的差生“甘小黑”用汗水和努力證明了滴水可穿石,而我也更加堅信:只要秉持教育初心,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種子會發(fā)芽開花,小樹會枝繁葉茂,我也會在不斷的成長中做一個亦師亦友的老師,并不斷書寫“鶴發(fā)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