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園藝紀錄片《客從春天來》熱播,重慶的茶花小院和主人張爺爺火出圈。青山環(huán)繞間,竹林掩映下的農家小院美如童話。但網(wǎng)友表示打動自己的不只是院里的夢幻繁花,更是張爺爺在山野清風、柴米油鹽中發(fā)現(xiàn)美好與趣味的人生態(tài)度。
小滿勝萬全
微風輕拂,陽光折射在餐臺上,滿頭白發(fā)的張治新滿意地插好一盆花,隨即把手中的一朵茶花別在老伴的鬢角,寵溺地笑出聲來。
琴瑟和鳴的美好畫面源于1967年。當時,21歲的張治新被人介紹和隔壁鄰村的姑娘盧太學相親。對方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尤其是胸前垂著的那對黝黑麻花辮,一下撞開了他的心房。濃眉大眼,一身粗布舊衣卻干凈周正的張治新也給盧太學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兩人一見鐘情,走進了婚姻。
1969年,西南地區(qū)糧食緊張,為了一家人能吃飽飯,當了幾年代課老師的張治新報名參軍,被招錄到河北省秦皇島市當海軍。盧太學則扛起了整個家:照看孩子、老人,料理家務。那時,兩人只能靠書信交流,張治新每次總是寫滿兩大頁的思念,隨信附上的還有他每月的津貼。
服役八年后,張治新退伍回家,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當會計。他幫單位追回數(shù)萬元外債,連年評優(yōu)。他一邊上班,一邊和愛人用心經營小家。企業(yè)倒閉后,張治新又去當了幾年護林員,用腳步丈量周邊山頭的每一寸土地。他常常采摘野花,在家鼓搗如何插放、安置更好看。
后來,張治新回家種地,耕種間隙跟著老鄉(xiāng)學扦插,接些零活。一日,他看見老鄉(xiāng)家的山茶花開得熱鬧,便討了一根枝條,分為三段,種在了院子里。茶花樹和孩子們一起茁壯成長。夫妻倆勤勤懇懇,竭力托舉一雙兒女外出求學,并支持他們在城里打拼。
山茶苗開枝散葉,花開花落間,一雙兒女陸續(xù)畢業(yè),并在城里結婚、安家。張治新夫妻暫別小院,進城幫忙照看孫輩。直到2019年,小孫子長大,夫妻倆決定回村。小院里,默默生長三十多年的茶花樹已亭亭如蓋,一如兩人的小家蓬勃發(fā)展,已至三代,張治新把它們視為鎮(zhèn)院之寶。
打造鄉(xiāng)野小院
村野生活恬淡安然,張治新和盧太學種菜、養(yǎng)雞、逗狗,枕著青草和泥土的氣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屋的墻壁裂縫漸深,兒女提議動手改造一番。但改造老屋從策劃到施工,報價令人咋舌。張治新提議大家集思廣益,自行敲定改造方案,再買材料回來慢慢修建。
?一家人七嘴八舌,畫下潦草的結構圖,材料到位后,便摸索著動工了。周末,兒女回村幫忙,張治新帶領男丁修房子,盧太學率一眾女將做飯、干家務。兩位老將干勁兒十足,走路帶風。
2020年,盧太學突發(fā)腦梗,房屋改造被迫中斷。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她漸漸康復,卻不像之前那樣愛笑了。為了找回老伴的笑容,張治新四處搜羅花木,把院子裝點得花團錦簇。門前的石梯小徑間都種上了風車茉莉,家中也插滿了鮮花。盧太學卻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張治新饒有興致地張羅,一會兒在墻上插一束紅千層,一會兒在桌上擺幾枝荷花。偶爾,她嗔怪他瞎忙活:“花兒謝了,還要收拾?!睆堉涡潞俸僖恍Γ骸澳阒还芸粗B(yǎng)眼,我負責管理?!笨蠢习殡y得嘴角上揚,張治新勸老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哪個不會生病,我們活好自己,不給小輩留負擔,大家就都安逸了?!?/p>
在一家人的協(xié)力下,原有村屋被改建為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結合的三層小樓。為與四周的竹林和對面的青山相諧,按照張治新的建議,小樓保留了原本的紅磚外墻,之前堆滿雜物的閣樓加高,安上兩扇老虎窗,配備全實木的內飾,打造成溫馨敞亮的陽光房,成了一家人最愛的空間。
廚房是一家人常聚集的地方,盧太學喜歡用柴火灶做飯,張治新便保留了傳統(tǒng)大鍋灶,并修建了柴房。盧太學在灶臺炒菜,張治新在對面隔墻的柴房添柴。閑聊間,菜香四溢。晚風中,小院里,茶花樹下,兩人并肩而坐,三餐四季。
“夢中情院”火出圈
老屋舊貌換新顏,院落四季鮮花盛開。愛人在側,家人常伴,盧太學臉上的笑容又回來了。從芳華到暮年,張治新和盧太學攜手走過近六十載歲月,在山野清風中,在柴米油鹽間,發(fā)現(xiàn)美好和趣味,用鮮花和熱愛裝點生活。從清晨到日落,老兩口同進同出,摘菜、賞花、灑掃庭院。他們熟稔到舉手投足就能秒懂對方心意,少有口角。偶爾發(fā)覺氣氛不對,張治新喚一聲“盧指揮”,那邊立馬回應一句“啥子”,氣已消了。
熱愛攝影的兒媳回村就喜歡把鏡頭對準老兩口,拍下一幕幕動人的畫面。她將視頻上傳到網(wǎng)上,給小院取名“耘兮小院”。沒想到,這歲月靜好的畫面治愈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粉絲看張治新養(yǎng)花、插花、改造房屋都是一把好手,紛紛向他請教。年近八旬的張治新在花海間笑著講述了自己平凡的一生:“之前做過老師,當過海軍,進過企業(yè),干過護林員,但干得最多的是侍弄土地?!本W(wǎng)友被他從容淡定的人生態(tài)度打動——順著生活漂流,無論流到哪里都能安穩(wěn)地活得精彩,并學到新東西,過盡千帆依然保持生命本真的樣子。一個大學畢業(yè)生留言,感謝爺爺?shù)男≡阂曨l,幫助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張治新與老伴相濡以沫的真情也感染著后代,一雙兒女的小家和和美美,孫子驕傲地自稱是村里人,并在作文中敘述一家三代合力改造農家小院的熱情,由衷感嘆“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受張治新一家的影響,鄉(xiāng)親們也在房前屋后種滿了鮮花。張治新所在的村也成為重慶新農村的示范基地,線上線下無數(shù)人涌入這片“夢中情院”。
編輯 王冬艷 437408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