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來幾本很喜歡的舊書,是絕版的詩詞輯本或詩話詞話這類,泛黃的紙棲滿了時光,繁體字透著古意。我輕輕地翻看《宋詞三十家》,怕不小心弄破了薄脆的頁面,碎裂了歲月深處的情節(jié)。
在前面的某頁上,有用鋼筆寫上的三個字——蟻如云。墨水的藍色已被光陰沖淡,這三個字仿佛有著一種魔力,越看越是沉浸,有著一種美,一種感慨,一種領悟。蟻如云,如果放在宋詞里,定然也是讓人悠然神飛的一句。其實生活在紛雜的塵世間,我們大多平凡如蟻,每日東奔西走,其實目的很簡單。勞碌的我們也許早已忘了曾經(jīng)的夢想,卻執(zhí)著依然,即使跌倒受傷,即使坎坷磨難,也是擦干淚又擦干血,繼續(xù)走平凡的一生。
兒時就曾仔細觀察螞蟻,看它們怎樣在大地上書寫著傳奇與感動。它們可以叼著很重的東西奔走,也可以成群結(jié)隊抬著一條蟲子。我甚至還挖開過曲折復雜而幽深的蟻穴,只為看看蟻后是怎樣繁殖這許多后代。無數(shù)的螞蟻抬起蟻后轉(zhuǎn)移,更多的螞蟻每個都銜著一只卵緊隨其后。每一只螞蟻似乎都渾渾噩噩,在出于本能地覓食工作,可許多螞蟻聚集在一起,就有了很高的智慧,做什么都快速而有序。
我也看過一只只剩半截身軀的螞蟻,怎樣銜著食物繼續(xù)前行。我更看過大洪水的流淌中,飄來足球大的一團螞蟻,每漂一會兒,就會有一層螞蟻脫落,到了岸邊,只剩下拳頭大的一團,而幸存的這些,多是幼蟻。
這些在我們眼中看似卑微的生命,卻有著同樣的無私與大愛。凡塵人似蟻啊,在平淡平凡的背后,有著多少同樣的觸目驚心。螞蟻們?nèi)缭凭墼粕ⅲ诖蟮厣仙幌?。想想這半生,奔波勞碌,經(jīng)歷過太多白眼冷遇,也遭受過太多有意無意的傷害,想起童年看到的那只拖著半截身子爬行覓食的螞蟻,心里有無奈與悲涼,也有希望和力量。
翻看那幾本舊書,發(fā)現(xiàn)每一本上,都會寫著“蟻如云”三個字。忽然想到,這或許是一個人名吧?趕緊查詢了一下,還真有“蟻”這個姓。雖然可能是個人名,可我并沒有失望,開始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從這三個字的書寫來看,應該是一個女人,字體剛?cè)岵?,有幾分飄逸,且書寫年代久遠,應該是一個年紀很大并心若煙云的女人。這也許是她經(jīng)常讀的一些書,只是怎么會流落出來呢?遙想這個女人的一生,或者人如其名,于平凡中堅守著什么,或者是學者教授,在閑里光陰飽讀詩書。總之,無論怎樣的生活,怎樣的一生,她應該都是靜而美的。
在《歲寒堂詩話》一書最后的空白頁上,竟然鋼筆字寫著一大段話,依然是同樣的筆跡,我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地讀。
“余居閩江之畔,展眼五十寒暑,自雙足俱廢,未嘗去廬十丈。幸有清嵐澄月,竹雨松風,足暢胸懷。故可日日伴詩書、親筆硯,或素琴金經(jīng),而寂然無鄰,幽思弗遠不至。忽忽老矣,更抱恙難痊,近日覺大限將至,物化不遠,故盡遣藏書,且待有緣。念此一生,人如其名,無悔而有嘆。蟻如云。一九九八年夏?!?/p>
至此,雖寥寥數(shù)語,卻道盡了一個殘疾女子悠然平靜的一生,二十幾年過去,想來那女人早已物化了吧,化作她流連的清嵐澄月和竹雨松風。只是我何其有幸,這幾本書是怎樣跨過長江,又渡過黃河,再越過山海關,到了我的手里。特別是那本《歲寒堂詩話》,讓我看到那個女人的情懷。我不知道這些書中間輾轉(zhuǎn)幾何,經(jīng)多少人的手眼,也許那些看到這段話的人,都會有著同樣的感慨與遐思。
掩卷神飛,窗外的墻上,一只螞蟻銜著一絲細細的花蕊,正努力地往上爬。蟻如云啊,其實在這短暫的世間,每個平凡的人,都如云。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