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北京市教委與北京市體育局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確規(guī)定中小學生每天要有1節(jié)體育課,沒有體育的當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鐘的鍛煉;將三大球至少一項納入體育課必修內容;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服務內容,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
在健康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青少年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202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通過科學健身與健康干預,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fā)展。這一政策不僅是出于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的考量,更是一項關乎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大計。
柳鳴毅
武漢體育學院教授
義務教育階段是孩子們身心發(fā)育的敏感期和技能獲得的重要窗口期。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增加體育鍛煉,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決定。
體育運動除了具有共同的育人價值和能力外,在增進學生了解地域體育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好奇心與冒險精神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除了常見的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等項目,孩子在課外參加的很多興趣班大多是一些比較時尚、炫酷類的項目,比如輪滑、跑酷等,都是當前比較火爆的運動。這些項目具有趣味性,孩子們很喜歡,會自覺參與其中。
未來,這些項目進入校園,除了能很好地豐富校園運動內容、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外,在練習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孩子們的靈敏素質、協(xié)調素質和爆發(fā)力等。增加孩子們喜聞樂見和中小學有開展條件的運動項目,對培養(yǎng)他們體育樂趣,享受運動帶來的喜悅,增強體質,磨煉意志,都是有益處的。
在實際工作中,落實是關鍵。首先要快速有序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真正落實體育課程教學方案里面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其次要改變對學校體育的認識。過去很多人覺得學校體育就是體育課,但學校體育除了體育課,還包含課余活動和一些競賽內容安排。不僅如此,很多省市的相關文件都把大課間等計算成課時,進行更加豐富、多元、個性化的安排,這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一種體現(xiàn)。
曹東旭
清風體育總裁
新課標已經出臺,對體育課的要求高了,對體育老師的要求也在相應提高。如何加強對體育老師的培訓,幫助他們理解新課標的相關內容和要求,在體教融合背景下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指導學生更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將賽事活動舉辦得更加有趣,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場館是開展體育活動的關鍵。學生的體育活動不僅在校園內部,學??梢约訌娕c周邊公共體育場館、體育部門和校外培訓機構合作,充分整合校內外體育場館資源、俱樂部資源,加強交流合作,這樣才有助于打造區(qū)別于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更加個性,符合體育規(guī)律的教學課程體系,逐步實現(xiàn)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王榮杰
資深媒體人
對于小學和初中增加體育課時,家長和業(yè)內人士普遍表示支持。近年來,中小學生久坐少動引發(fā)的健康問題備受關注。教育界人士認為,開足體育課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這是一項很好的政策,尤其是對提高我國青少年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但必須明確,體育課不是課程總學時的增量,而是在現(xiàn)有課時總量不變的基礎上,取代一部分原有的文化學科課程。
孩子們體育鍛煉時間不足,導致近視率、肥胖率越來越高,慢性病、心理疾病越來越多。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體育學科更可以發(fā)揮優(yōu)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課間活動能夠提高大腦供血的速度,學生活動幾分鐘再回到教室,他們的記憶力、專注力、思維能力會更好,更有利于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體育課不能成為可有可無的“副科”“邊緣課”,而應當?shù)玫礁€(wěn)固的制度保障,在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占據(jù)更大、更重要的篇幅。
上好體育課,同時,推進“校外一小時”運動,離不開家、校、社多方配合。學??梢圆贾皿w育類的家庭作業(yè),督促家長視頻打卡。家長也可以主動學習一些運動知識,了解如何訓練肌肉力量和強健骨骼,保證孩子體格的均衡提高。社會可以適當開放體育場館供學生免費或低價使用,也可以與學校共建一些課外選修課程,保證學生在校外同樣有足夠的運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