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部分地區(qū),冬季飲用冰水的飲食習慣較為常見,這種飲食傳統(tǒng)與其室內(nèi)供暖系統(tǒng)發(fā)達、日常飲食中多熱湯熱食形成互補。
韓國人在寒食節(jié)這一天不動灶火,通常在家里準備好冷餐,帶著家人一起去墓地掃墓、祭祀逝去的先人。他們傳統(tǒng)的“寒食”有冷面,面條細長而有韌性,配上清爽的湯汁和切片的黃瓜、梨,
配菜是涼拌豆芽,即將豆芽拌上芝麻油和少許鹽,清脆爽口。另有艾草糕,用新鮮的艾草和糯米粉制成。韓國這些傳統(tǒng)冷食,跟中國人春天帶著涼面、春卷、青團等食物,在戶外冷餐也是差不多的。冷面也好,涼面也罷,都是面條煮熟和油晾涼,加上醬料拌勻;搭配上涼拌菜——若是春卷,則多出一道裹薄面皮的流程;艾草糕和青團的制作和食用過程幾乎跟中國相同。大抵春日冷餐的種類莫過于此。
在鄰國日本,冷餐的種類加入了米飯,做成壽司“花見便當”。這種“花見便當”,則帶有鮮明的春日氣息。每年的3月至4月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日本人會攜家?guī)в眩瑤暇臏蕚涞幕ㄒ姳惝?,前往公園或櫻花樹下,一邊欣賞櫻花飄落的美景,一邊品嘗便當,享受春天的美好時光。日本江戶時代(十七到十九世紀),賞櫻(花見)成為日本重要的文化活動,花見便當起源于此。這種便當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了增添賞櫻的樂趣和儀式感。
花見便當?shù)氖巢拇钆渫ǔQ笠缰喝枕嵨?,既包含日式傳統(tǒng)料理元素,亦點綴著時令特色食材。常見的便當包括鹽漬櫻花、玉子燒、烤魚、飯團、炸雞塊、天婦羅及各種涼拌蔬菜。鹽漬櫻花是花見便當?shù)臉酥拘允巢模鐫n后微咸帶酸的口感與米飯搭配,既開胃又下飯,還十分應景?;ㄒ姳惝?shù)臄[盤也十分講究。
除春日特供的花見便當外,日本冷餐便當亦深植于日常飲食體系。這類便當通過多元冷食的有機組合,形成品類豐富且營養(yǎng)均衡的膳食結(jié)構(gòu)。日本飲食文化中素有冷食傳統(tǒng),壽司、刺身等經(jīng)典料理皆屬此列。冷餐便當便于預制和攜帶,既適配差旅通勤等移動場景,又無須復熱設備即可直接食用,更能維持食物質(zhì)感與造型穩(wěn)定。其制作尤重食材本味與鮮度把控,蔬菜、鮮果及海產(chǎn)等原料經(jīng)冷食處理,可最大限度保留營養(yǎng)成分與天然風味。
論及冷餐食材的保鮮,還有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是一種以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傳統(tǒng)飲食為基礎的飲食方式,以其健康、營養(yǎng)豐富而聞名。這種飲食方式同樣強調(diào)食材的新鮮與本味,尤其注重冷餐文化,適合溫暖的地中海氣候。這些飲食文化與中國“藥食同源”的理念異曲同工,均強調(diào)食材本味與自然節(jié)律的契合。
地中海飲食的核心是大量使用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全谷物、橄欖油和魚類,同時減少紅肉和加工食品的攝入。比如,用新鮮的番茄、黃瓜、紅洋蔥、橄欖和菲達奶酪制成的希臘沙拉,淋上橄欖油和檸檬汁,簡單卻充滿風味;或是用番茄、黃瓜、紅椒等蔬菜做成的西班牙冷湯;地中海飲食中常見的冷餐還包括鷹嘴豆泥、蔬菜沙拉拼盤等。
地中海飲食不僅注重食材的新鮮,還通過簡單的烹飪方式保留食材的原味,如生食、涼拌或輕烤,這些烹飪方式幾乎都是冷餐。這種飲食方式富含纖維、抗氧化劑和健康脂肪,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提供均衡的營養(yǎng)。國際營養(yǎng)學界公認的地中海飲食與日式料理兩大健康膳食體系,其營養(yǎng)價值優(yōu)勢與低溫烹調(diào)工藝及冷食傳統(tǒng)密切相關。前者通過橄欖油低溫烹飪鎖住營養(yǎng)成分,后者依托生鮮冷食傳統(tǒng)最大限度保留食材中的營養(yǎng)活性物質(zhì)。
同一原理的還有北歐國家的冷餐文化,這種以自然、健康和可持續(xù)為核心的飲食方式,強調(diào)使用當?shù)?、當季的食材,多以生食、腌制、發(fā)酵或輕加工為主,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的原始風味和營養(yǎng)。例如,冷餐中常見的煙熏三文魚、腌鯡魚、黑麥面包和野生漿果(如藍莓、云莓)等,不僅美味,還富含蛋白質(zhì)、纖維和抗氧化物質(zhì)。比如,丹麥的開放式三明治,以黑麥面包為底,搭配腌魚、蔬菜和醬料,既美觀又營養(yǎng);瑞典的腌鯡魚則通過傳統(tǒng)發(fā)酵工藝制成,搭配脆面包和酸奶油,風味獨特。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意識到并選擇更健康更適合的飲食方式。多數(shù)國人也常在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前后順應時序,體驗冷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