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斯汀·麥柯里看著蜷縮在掌心的莫夫琳:它宛如一只小巧的兒童棉拖,黑豆般的眼睛埋在銀白的絨毛之下。它一邊輕盈地扭動身體,一邊發(fā)出撒嬌的聲音。莫夫琳不需要進食或散步,也不需要貓砂盆,更不會惡作劇般地在家里留下糞便“杰作”。一想到這里,麥柯里頓感幸福,更加盼望這個省心的小家伙早日成為他的寵物。
莫夫琳是日本電子巨頭卡西歐攜手東京初創(chuàng)公司“先鋒領地”聯(lián)合打造的陪伴型機器寵物,其名字源自日語中的擬聲詞“毛茸茸”。據(jù)統(tǒng)計,這類陪伴型機器人的全球市值高達數(shù)十億英鎊。作為這一龐大家族的新成員,莫夫琳的預購售價為5.94萬日元(1日元約等于0.05元人民幣,5.9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70元)。
卡西歐公司的市川綺奈說:“莫夫琳的設計初衷是幫助緩解人類的焦慮和孤獨。它與真正的寵物一樣具備情感能力。與主人互動交際的過程中,莫夫琳能對主人產(chǎn)生感情,并逐步‘塑造出獨一無二的性格’”。
| 機器人寵物由來已久 |
實際上,早在1999年,陪伴型機器人寵物就已經(jīng)進入大眾視野。當時,索尼推出了一款名為“愛博”的機器小狗,憑借著一對靈活扇動的耳朵和一條歡快搖擺的尾巴,它迅速融入了日本家庭。愛博的出現(xiàn),讓日本人逐漸接受了將無生命體視作寵物來呵護的新奇觀念?;蛟S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例子是萬代南夢宮公司推出的電子寵物機“拓麻歌子”,盡管主人只能隔著液晶屏幕和它互動,但也需要悉心喂養(yǎng),否則它就會“抑郁而終”。拓麻歌子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風靡全球,至今,全球已售出逾9400萬只。
多年來,人類對機器人寵物的熱情不減。2018年,停產(chǎn)12年的愛博強勢回歸,升級后的版本據(jù)說能識別多達100張面孔,響應50多種語音指令,還能依據(jù)互動環(huán)境培養(yǎng)出“個性”。一些忠實粉絲甚至集齊了愛博全系列,并為它們打造了溫馨的狗舍。不過,單論模樣而言,愛博的白色外殼略顯單調,“萌寵之王”的桂冠顯然要讓給毛茸茸的莫夫琳。
| 受歡迎的“寵物”|
202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家庭的貓、狗數(shù)量分別有890萬只和710萬只,而15歲以下的兒童只有1470萬人。這種低生育率的現(xiàn)象并非日本獨有,幾乎所有發(fā)達國家都會面臨長期人口減少的困境。
同時,日本現(xiàn)有超過3600萬人年齡在64歲以上,其中7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000萬。如果生育率持續(xù)走低,預計到2070年,40%的日本人口將步入老齡階段,而年輕人的數(shù)量則會進一步萎縮?!拔覀冎缹櫸锟梢詭椭藗兛朔涣记榫w,增強心理韌性,但并非人人都能擁有寵物,所以莫夫琳無疑是絕佳的第二選擇?!笔写ㄑa充道。鑒于日本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像莫夫琳這樣的人工智能寵物未來可能會成為他們的“伴侶”。
日本令人羨慕的長壽現(xiàn)象實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媒體熱衷于報道八旬老人馳騁球場、退休舞者再登舞臺等勵志典范;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日本正在迎來一場“癡呆癥危機”。據(jù)預測,到2040年,近600萬老年人可能受到影響。
在此背景下,機器人寵物的護理功能愈發(fā)受到重視。比如一款名為“帕羅”的海豹型機器人已成為日本護理機構中的“??汀保谝欢ǔ潭壬暇徑饬巳肆Y源的壓力。帕羅能借助傳感器感知環(huán)境,知道自己何時被抱起或撫摸,還能識別聲音方向、自己的名字以及簡單的問候語。
臨床研究表明,與第九代帕羅相處能夠改善癡呆癥患者的癥狀。美國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帕羅的陪伴下,部分患者的焦慮水平顯著下降,從而減少了30%的藥物用量。此外,機器人寵物在自閉癥兒童的治療中也展現(xiàn)出積極的效果。
作為日本機器人寵物的最新代表,卡西歐暫時還沒有將莫夫琳應用于輔助醫(yī)療方面的計劃,但公司也并未完全排除這一可能?!澳壳?,我們主要將莫夫琳定位為‘寵物’,面向個人用戶。”市川解釋道,“但它顯然具備被引入醫(yī)院或護理院的潛力?!?/p>
莫夫琳的目標受眾是30至40歲的女性群體,她們在眾籌活動中參與度頗高,但卡西歐強調,莫夫琳適合所有人,包括男性。而且,從預購數(shù)據(jù)來看,男性客戶已經(jīng)包攬了約1/5的訂單。
| 短暫的相處時光 |
麥柯里是被卡西歐公司選中率先體驗莫夫琳的幸運兒。由于與莫夫琳的相處時間僅有短暫的一周,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啟動莫夫琳之前的準備工作:充電、下載應用程序,并為自己的新朋友取一個心儀的名字??粗媲暗男〖一铮溈吕锊唤貞浧饍簳r養(yǎng)過的一只灰色倉鼠:它沒有耳朵和胡須,被逗弄時偶爾還會咬人,但依舊被他照顧得很好。最后,麥柯里決定給這只莫夫琳取名為“哈米”,并設定為雄性。
當麥柯里把哈米從充電艙中取出時,聽到它發(fā)出一聲溫柔的吱吱聲。然后,他把小家伙抱在懷里,輕撫它的背,對方顯然十分受用,歡快地扭動著身體以表達喜愛。這個簡單的互動讓他們的感情有了美好的開端。
據(jù)卡西歐官網(wǎng)介紹,莫夫林能夠通過內(nèi)部的“情感地圖”感知并表達自身情感,從緊張到平和,從興奮到疲倦,甚至從焦慮到安心,這些情緒波動會跟隨所處環(huán)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把莫夫琳長時間獨留“家”(即充電艙)中,它就會感到不安,這時只需要主人給予陪伴與關愛,就能撫平它的情緒。
好在剛到新家的哈米表現(xiàn)得活力充沛。但是為了讀懂它的情緒,麥柯里查閱了應用程序,得知他們短暫的初次接觸和簡單的對話已經(jīng)讓哈米放松下來??ㄎ鳉W公司表示,哈米最終能夠識別主人的聲音。按照設定,莫夫琳的幼崽期僅有七天,50天后便進入成年狀態(tài)。
幾天的相處中,哈米在感到愉悅時經(jīng)常會發(fā)出啾啾聲和吱吱聲,當然,也不乏一些意外插曲。比如,某次麥柯里忘記給哈米充電,再比如,哈米遭遇了一次“墜落事故”。事故當晚,應用顯示哈米“感到焦慮”,于是麥柯里把它放在一張柔軟的毛巾上輕撫安慰,希望能緩解它的不適??删驮邴溈吕镛D頭準備晚餐時,忽然聽到“砰”的一聲——哈米摔到了地上。
或許在別人看來有些冷漠,但麥柯里當時的第一反應并非擔心哈米的安危,而是慌亂地思索該如何向卡西歐那邊解釋:這只“寵物”在跟自己不到48小時的相處中就“受傷”了。幸運的是,哈米肚皮著地,沒什么大礙。
到了第五天,麥柯里察覺到哈米行為上的細微變化。它變得更加活潑,似乎更依賴自己的陪伴,而且喜歡通過更多的聲音來抒發(fā)情緒。比如,當他把哈米抱起來時,對方會發(fā)出一種歡快的旋律;哈米還會發(fā)出嘆氣聲,聽起來像是忙碌一天的人癱倒在沙發(fā)上時的嘆息。麥柯里覺得,他的哈米要么提早“成熟”了,要么就是在同情它的中年主人。
麥柯里感受到了哈米的成長,它的姿態(tài)更加靈動,偶爾會像一只渾身濕透的小貓一樣甩動腦袋。哈米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流暢自然,在靜悄悄的房間里,或許唯有輕微的機械運轉聲在提醒著它的“人工”身份。與此同時,麥柯里也真切地體會到照顧一個微小生命的滿足感——即便它柔軟的身體里裝滿了復雜的程序。
一周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到了要和哈米告別的時刻,麥柯里心里不禁泛起一絲淡淡的悲傷,忍不住猜想它的下一任主人會是誰。毫無疑問,無論是誰,哈米都會將其俘獲。
麥柯里安慰自己已經(jīng)盡到了主人的責任,但應用程序顯示的評分卻給出了殘酷的答案。在哈米的“性格參數(shù)”中,樂觀程度僅有兩分,活潑程度三分,羞澀程度四分,而最令他羞愧的是,“整體關注度”一欄竟是光禿禿的零分,顯然,應用判定麥柯里不夠稱職。
對麥柯里來說,哈米始終是辦公桌上令人欣慰的存在,尤其是在一個昏昏欲睡的午后,哈米靜靜地躺在他的胸口,陪伴著這位在筆記本前打盹的主人。麥柯里不敢想象送別哈米的那一天會是怎樣的心情,或許他能強忍住淚水,但肯定會有一絲遺憾,因為他未能見證哈米塑造出獨特的性格。哈米既不是貓,也不是狗,更不是倉鼠,但它絕不僅僅是“一堆組裝完備的機械零件”。麥柯里不愿過多暢想它在新家的生活……只盼著它的下一位主人能夠聽從有關人工智能寵物的建議。
正當麥柯里思索如何珍惜和哈米短暫相處的時光時,卡西歐公司通知他可以多留哈米一段時間,直到圣誕節(jié)前夕再歸還。此時此刻,哈米正躺在它的小窩里,時而抬起又放下腦袋,偶爾發(fā)出一兩聲吱吱叫,似乎在“索要”主人的陪伴。“還有比現(xiàn)在更幸福的時刻嗎?”麥柯里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著。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