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以獨特的視角和筆觸,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令人心動的作品。他的漫畫,簡潔而有趣,寥寥數(shù)筆便勾勒出人間真性情。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純真的童心,用他的心、他的愛、他的善良,將平淡無奇的日子變得有滋有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子愷的漫畫世界,探索漫畫背后的故事,學習他的生活哲學,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那無處不在的可愛之處。
這幅作品捕捉了豐子愷4歲女兒的專注瞬間。女兒對筆墨紙硯充滿好奇,盡管鋼筆出水不暢,但她依然全神貫注地嘗試,連父親的到來也未能打擾到她。
這純真的專注,讓周圍的世界都變得靜謐。
這幅畫記錄了豐子愷兒子模仿父親歸來的場景。豐子愷看到兒子模仿大人的模樣,將這充滿童趣童真的情景用畫筆記錄了下來。
畫中的兩個三四歲的孩童,經(jīng)常一同玩耍,豐子愷多次以此場景祝福新婚夫婦。他認為,童年的情感最為純凈,也希望成年人能夠保持這份純真。
豐子愷的女兒阿寶曾將自己的鞋子套在凳子腿上,自己則赤腳站立,自豪地宣稱:
“阿寶兩只腳,凳子四只腳。”
盡管母親因擔心弄臟襪子而責備她,但豐子愷卻以此畫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種不理解孩子的父親。
豐子愷家靠近火車站,他的孩子們受到啟發(fā),將椅子當作售票窗口,小紙片當作車票,積木當作火車,通過游戲來認識這個世界。
夏日夜晚,豐子愷與葉圣陶、夏丏尊、朱自清等好友相聚,品茶閑聊,觀賞新月。當聚會結束送走朋友后,便畫下了這幅充滿意境的作品。
(選自“學習強國”平臺,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