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好時,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學府悅園第一小學校的操場上,朝氣蓬勃。歡快的音樂聲中,一群扎著高馬尾的孩子如蝴蝶般展開雙臂,整齊舞動著手里亮晶晶的啦啦操手花。
眼前的一幕,讓剛上初一回到小學看望老師的娜娜(化名)倍感興奮,她不禁跟隨音樂打起節(jié)拍。
“以前,我最盼望的就是課后來練習啦啦操?!眳⒓永怖膊偕鐖F的經(jīng)歷,已成為娜娜閃閃發(fā)光的回憶。
娜娜的父母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平常忙于生計。在上小學前,娜娜幾乎沒接觸過興趣特長活動。
“我記得,在低年級時,娜娜非常內向靦腆,不太愿意表達自己。”學府悅園一小副校長王英說,娜娜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自從她參加了學校啦啦操社團,我很明顯地感受到她變得越來越自信,上課時積極舉手發(fā)言,下課后和同學們相處融洽,落落大方,尤其是跳啦啦操的時候,站在隊伍里整個人都很耀眼。”
這個女孩的變化,老師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學府悅園一小,像娜娜這樣的孩子并非個例。
學府悅園一小是一所公租房配套小學,有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居多、家長學歷普遍不高等特點,學生學習基礎普遍不足?!霸谶@樣的情況下,學生家長沒法傾注更多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但他們同樣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對此學校更應發(fā)揮補齊家庭教育短板的作用?!蓖跤⒄f。
為了給孩子們提供公平優(yōu)質的教育,實現(xiàn)基礎教育的全域優(yōu)質計劃,學府悅園一小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為抓手,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孩子在知識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學校實施了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圍繞新課標的要求構建了一系列精品課程,推出的“悅讀”“數(shù)游”等特色課程讓孩子們寓學于樂。
同時,學校還不斷優(yōu)化社團課程的質量。在教學樓一樓的大廳,右側擺放著一座小木屋、幾輛木質“賽車”以及其他精巧的木工作品,左側則展示著一墻惟妙惟肖的剪紙畫。通過外聘特色教練和內選特長教師,學府悅園一小共開設了44個社團,其中校級社團16個、走班社團28個,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參加興趣活動學習。為進一步培塑孩子們的信心,學校還時常舉辦各類活動為孩子們提供展示才藝、登臺表演的平臺。
這所成立于2018年的年輕學校,不斷改善硬件條件,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
教育的普惠不僅要學校自身“升級”,優(yōu)質學校的資源共享同樣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道題比較特別,正常情況下,記得做過某事是‘remember doing something’,但在這道題的語境下就有特殊用法了……”3月24日上午,重慶市合川中學的一個班級正在上英語課,但講課的卻是遠在沙坪壩區(qū)的重慶市南開中學老師,教學實時畫面被高清投影在黑板屏幕上。
“我們通過數(shù)字教育聯(lián)盟,將南開數(shù)字云校資源與聯(lián)盟學校同步共享,不少學校給予了積極的反饋?!蹦祥_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肖力介紹。
南開中學將數(shù)字化建在教學端,以推進智能時代“公能”教育的“智慧校園3.0”建設為目標,不斷進行超前探索。
3月21日,在南開中學學術廳,“深度求索 日新月異——AI·NK教育大模型啟動儀式”舉行?!癆I·NK”是南開中學融合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打造的國內領先的基礎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這一教育模型深度整合了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與Qwen的多模態(tài)交互優(yōu)勢,為教育普惠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作為南開中學“四有·五品”金課工程的智慧中樞,“AI·NK”首創(chuàng)“名師智慧+AI”融合范式:基于提示詞工程技術系統(tǒng)化提煉南開上百位教學名師的課堂精髓,將南開中學特有的育人目標編碼為可執(zhí)行的智能框架,使百年“公能”精神轉化為動態(tài)教育生產(chǎn)力。
“AI不僅僅是答題工具,更是育人手段。”肖力感慨,“我們的模型既熟悉國家的政策要求和考試的內容標準,又有南開獨特的風格。”“AI·NK”不僅是人工智能縮寫,更蘊含著“愛南開”的溫度。
走在南開中學的教學樓中,每個班級門口都有一塊電子班牌。一到課間,同學們就爭先恐后圍到電子班牌旁。
“你是誰?從哪里來?”
“量子糾纏發(fā)生在怎樣的條件下?”
從天文到地理,從哲學到數(shù)學,一個個問題接連被輸入搭載著“AI·NK”的電子班牌?!昂⒆觽兊膯栴}天馬行空,有一些甚至超出了老師的知識范疇,而這些問題AI卻可以給出答案?!毙ちφf,“一塊電子班牌就能讓孩子通向世界,有利于開發(fā)他們的智力背景,不能讓老師成了孩子的‘局域網(wǎng)’。”
南開中學還將這一教育大模型共享給其他學校,通過教共體進行線上教育模型幫扶?!敖酉聛恚覀冞€將繼續(xù)完善數(shù)據(jù)進出機制和評價體系,形成可復制的全域應用模式?。”肖力說。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2024年,重慶推進“教共體”辦學改革,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4.6%,中小學學區(qū)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學校覆蓋率超過80%,優(yōu)質高中資源覆蓋率達75%;健全學生健康促進工作體系,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基礎教育規(guī)范管理、校外培訓監(jiān)管護苗等專項行動;出臺推動高校畢業(yè)生留渝來渝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15項政策措施,開展雙選活動2.13萬場、提供崗位270余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