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在2025年跨年演講中說:“好消息藏在水面下,別只是癡迷水面上的風景?!?/p>
——題記
釘釘App突然彈出消息。是領導發(fā)的?又有緊急的項目?趕緊點開。
“恭喜你啊,今年的考核結果出來了,公司一致決定給你提前轉正。你終于成為一頭抹香鯨了!”
我愣了一下,猛喝一大口咖啡?;蛟S是今天放少了糖,濃濃的苦味涌入喉嚨,嗆得我眼角發(fā)酸。
這是我工作的第二家公司了。老東家是個建筑設計院,我在里面做企業(yè)文化宣傳。
我一度以為那里是“神仙”崗位。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只要寫宣傳稿。當同事頂著黑眼圈在比毛線衣還密的地形圖上設計工程圖時,我喝著花茶聽著歌,守株待兔般等待靈感冒出頭來。有朋友調侃道,他的精氣神就像《植物大戰(zhàn)僵尸》里的僵尸,我則像一搖一擺的向日葵。
但天有不測風云。為了降本增效,老總大手一揮,裁員!而我的名字,赫然寫在第一批名單上。
“為什么?”我當面問老總,“我為公司寫了那么多宣傳報道,集團給我發(fā)的榮譽證書堆起來都能當椅子坐了,難道都只是一紙空文?”
老總沒回答,只是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見過公園里的錦鯉嗎?”
錦鯉每天浮在水面上,看著湖光山色,粼粼波光,等待人們的投喂,多愜意!有的都快胖成球了??墒牵嫔系娘L景再好看,對一條魚來說,有什么用呢?
我抱著一堆家當回到家,想緩解心情,打開抖音軟件,看見一頭鯨魚正在水中下潛。配音說道:“當海面上發(fā)生風暴,或者淺水區(qū)食物不足時,它就不斷下沉,忍受深水區(qū)的黑暗孤寂和磅礴水壓,去更深處尋找生存的機遇。但也正因為下沉,再大的風浪它都能安然無恙地度過。”
下沉!我忽有所悟。這次裁員不就是一場風暴嗎?而技術實力就是下沉的本領,不會下沉的錦鯉便會被撈起來,噼里啪啦摔在地上。我想起《白鯨》里的名言:“任何一種魚都可以浮近水面,而只有大鯨魚才能下到五英里(約8千米)或更深的地方?!备呖紩r我還把它引用在作文里,沒想到工作后,反而遺忘在了人生的文章外。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可是,選什么方向下沉呢?記得老總曾說,現(xiàn)在會做環(huán)保設計的人很少。我就把攢下的環(huán)保技術報告翻出來,一行行地梳理名詞解釋、計算方法的原理步驟,一份份地梳理思維導圖和模板框架。有時候,看著報告上花花綠綠的標記,不由得回想起高考前同樣被我畫得花花綠綠的課本。它們讓一個在普通班都不在前列的小透明,一步步走到宣傳欄里的光榮榜上,并一次次登頂。如今,它們必能讓我再打一次翻身仗!
我面試現(xiàn)在的公司時,領導讓我做一段自我評價。我說:“雖然我現(xiàn)在是一條錦鯉,但我想做一頭抹香鯨,既能在水面上噴噴泉,又能下潛到深海,和大王烏賊掰腕子,解決掉那些讓人談之色變,視若‘海怪’的難題。古人把鯨魚視作神靈,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地在專業(yè)里下沉,就會讓同事甚至業(yè)主,都稱呼我為‘鵬神’——《逍遙游》中的那頭鯨,化而為鳥,不就是鵬嗎?”
第一年,我每個月的出勤時間都逼近400個小時。第二年,我一年出差的時間更是超過了200天。我知道我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所以抓緊一切時間彎道超車。某次下班時,我路過辦公室,聽到領導在討論人才優(yōu)化的方案,談到我時,老總說:“這個人必須留下,只有他會做環(huán)保設計,也只有他能做好??聪乱粋€!”走到樓下,看著水池里優(yōu)哉游哉的錦鯉,我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瀟灑離開。
后來,我把老本行——企業(yè)宣傳撿了起來。有了設計經驗,以前看不懂的專業(yè)術語此時一清二楚,摸不透的項目思路也一目了然,洋洋灑灑的千字文章倚馬可待。再回頭看,以前因為沒有參與實際生產,寫出來的文章避重就輕,純粹靠著文字包裝取勝,那不就是水面上的風景?看來,即使是寫稿子,能沉得下去的技術內核仍然是重頭戲。
我去綜合部辦理轉正手續(xù)?!按篥L魚來了!”領導調侃著打招呼。填完表,領導遞給我一張報紙,原來,是我寫的宣傳稿又在行業(yè)報紙上刊發(fā)了,而且宣傳的正是我親手完成環(huán)保設計的項目。
一時間,墨香氤氳,沁人心脾。果然,只要不斷下沉,在更深處,會有更多的好消息,以及更好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