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多數(但不是所有)針葉樹都是常綠植物。而在那些非常綠的針葉樹中,有一些物種是溫帶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樹木。在針葉樹中,落葉樹種僅見于兩個科。松科(Pinaceae)有落葉松屬(Larix)。它們以其木材而聞名,但也以其秋季黃葉而聞名,也許只有親緣植物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能超越它們了。顧名思義,金錢松的樹葉在冬天落葉之前會變成令人驚嘆的金色。
其余的落葉針葉樹屬于柏科,但是與樹籬種植所用的常見常綠柏樹相比,這三個物種(每個都是單獨的屬)的樹葉明顯有所不同,它們都有細小的針狀葉生長在落葉小枝上。在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的美國和墨西哥變種以及中國的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中,其小枝沿著莖為互生。相比之下,水杉的小枝則為對生。與落葉松屬植物一樣,這些物種也有著獨特的秋季樹葉顏色,在落葉前呈現出橙色和古銅色。
那么,為什么有些樹是落葉植物,有些樹是常綠植物呢?毫不奇怪,這與物種在自然環(huán)境中適應并取得成功的方式有關。在全年都有利于生長的地方,例如潮濕的熱帶地區(qū),植物大多是常綠的。在這里,樹木沒有什么理由大量落葉,因為它們全年都能發(fā)揮作用。在這樣的條件下,常綠植物通常會長出健壯的葉子,并持續(xù)數年。與之相對,在干燥或寒冷的季節(jié)性氣候中,生長出可以迅速丟棄的纖薄葉片通常具有生物學優(yōu)勢。但正如人們所料,不同物種的生存策略往往大相徑庭。生長于溫帶氣候的一些下層樹種選擇常綠樹葉,以便在春、秋兩季上層樹木上的葉子較少時,能夠從增多的光照中受益,但這些葉子必須特別堅韌和抗凍。大多數溫帶闊葉常綠植物能夠在低光照水平下進行光合作用,而在高光照環(huán)境下生長的落葉樹卻不能。
至于水杉,在加拿大北極地區(qū)阿克塞爾海伯格島的化石森林的落葉層中發(fā)現的水杉屬樹葉化石表明,該屬物種曾經比現在的任何樹木都生長得更靠北。已知過去至少存在三種水杉屬物種,而阿克塞爾海伯格島上可能有不止一種水杉,與水松、落葉松、山核桃、連香樹和樺樹一同生長。這里也曾經存在著一種奇怪的動物組合,包括鱷魚、海龜和一種已滅絕的、類似犀牛的食草動物巨角犀(Megacerops)。這種五花八門的組合表明,北極附近曾有一段時期處在溫暖的溫帶氣候中,夏季的高光照水平對樹木生長來說是最佳條件,而黑暗的冬天則并非如此。冬季落葉的習慣本來應是有利條件,目前該屬的唯一代表因此一直保留著這種習慣。
水杉作為一種活體植物的發(fā)現是20世紀最偉大的植物學事件之一。1941年,日本古植物學家三木茂(1901—1974)發(fā)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類似紅杉的針葉樹化石,并將其命名為水杉(Metasequoia)。三木茂顯然是在巖石中發(fā)現化石的,他也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北美紅杉屬(Sequoia)的材料,水杉因此而得名:Metasequoia源自希臘語,meta意為“在……之后”,sequoia意為“紅杉”。這些化石來自中生代,距今超過1.5億年,而這個“新”屬被認為在15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
1943年或1944年,中國學者王戰(zhàn)(1911—2000)在華中地區(qū)旅行時,得知湖北謀道溪一座小村莊里有棵奇怪的樹,于是繞道去采集標本。在無法對其進行充分研究的情況下,該標本被存放在植物標本館內并被確定為水松。
三年后,更多標本被送到了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鄭萬鈞教授(1904—1983)手中,他與以熟知中國植物區(qū)系而聞名的同事胡先骕教授(1894—1968)進行了討論。胡先骕教授熟悉三木茂的古植物學工作,并辨別出這些標本正屬于三木茂所描述的水杉屬;1948年,他與鄭萬鈞一同將這些標本鑒定為新物種水杉,定名為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并認可了該物種與水松屬的相似性(其種加詞glyptostrobides表示Glyptostrobus-like,意為“像水松”)。《舊金山紀事報》記者前往中國報道了水杉的發(fā)現并將其英文俗名命名為dawn redwood,而當時的媒體報道也將水杉稱為“活化石”。
在水杉被發(fā)現時,原始的活水杉植株被一座寺廟包圍,當地村民就稱其為“水杉”,表明了它生活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這很像其柏科的落葉親緣植物。這一植株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它還沒有達到北美紅杉的高度,但據推測它至少能長到50米高。1948年被引入西方后,植物園中的植株迅速發(fā)展壯大,長勢旺盛并在短短幾年內就能進行繁殖。這些首批引入的植株及其后代都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最大高度,但兩株原始母樹(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長木花園)現在都超過了40米高。水杉已經成為一種受歡迎的樹木,并且在城市綠化中也很常見,它精致的葉片和直立的外形非常適合受限的環(huán)境條件,同時它顯然也具有耐污染的特點。
該物種也是世界記錄保持者。在中國江蘇的邳州市,有多達100萬棵水杉沿著47千米的主干道生長,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水杉路。雖然水杉的野生種群有限,且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被列為瀕危物種,但它的廣泛種植也預示著一個積極的未來。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