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侯清林,男,1962年出生,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副書記,代表。先后獲得“遼寧省勞動模范”“撫順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撫順市勞動模范”“撫順市優(yōu)秀人大代表”等稱號,2024年被授予“遼寧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清晨,一縷陽光穿透薄霧,輕柔地鋪灑在田野上,撫順市撫順縣后安鎮(zhèn)鄭家村從靜謐中蘇醒。位于該村的撫順縣清林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木耳種植基地,已成為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木耳菌棒海洋。
“我們發(fā)展木耳產業(yè),就是要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大家都過上好日子…”站在散發(fā)著泥土清香的田埂上,村黨總支副書記侯清林望著遠方的群山,目光堅定,聲音銼鏘有力。
村民依靠的貼心人
鄭家村深藏在大山里,位置偏遠、信息閉塞,村民以種植玉米、大豆為生,一年到頭,土里刨不出多少食兒。今年63歲的侯清林出生在鄭家村北溝組(原北溝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兒時的夢想就是“吃得飽、穿得暖、走出小山村”。
初中畢業(yè)后,頭腦靈活、勤勞肯干的侯清林干起了個體運輸,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正當侯清林想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時,村民接二連三的電話,讓他改變了“人生軌跡”?!辶?,你腦子活、見識廣,回村里干吧!”“清林,咱們村需要有本事的人來搞,回來幫幫大家吧!”村民真誠的話語打動了侯清林。“鄉(xiāng)親們這么信任我,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事,為改變自己的家鄉(xiāng)盡一份力。”
1992年年底,北溝村村委會改選,侯清林當選為村委會委員、治保主任。從那時起,侯清林就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村民身上,村民也把他當成了自家人。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誰家遇到困難,都找他幫忙解決;誰家發(fā)生矛盾糾紛,都找他主持公道…2001年,侯清林高票當選為北溝村村委會主任。2005年合村并屯,侯清林當選為鄭家村黨總支副書記兼北溝組組長。
共同致富的帶頭人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是侯清林一直以來的夢想。
2008年,撫順縣掀起了設施農業(yè)建設高潮,侯清林覺得機會來了。他多次組織村民代表到外地考察學習,綜合鄭家村的地理優(yōu)勢和氣候條件,作出了種植黑木耳的重要決定。2009年,侯清林成立了撫順縣清林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侯清林和3名黨員每人投資3萬元,在河灘地上建起12座暖棚、13座冷棚,種植了10萬段黑木耳。由于技術不過關、不會管理,第一年只出了200 多斤木耳,十幾萬元打了水漂。
“人家種木耳能掙錢,咱咋就不行?不懂技術,就去學?!鄙砸獜姷暮钋辶诸I著幾名黨員到黑龍江省伊春市,幫著當地種木耳的農民干活兒,從打菌棒、拌料學起?;卮搴?,大家反復研究,終于找出失敗的原因—木耳耐寒怕熱,菌棒下地時間太晚,木耳長不出來,即使長出來,大多數也是爛的。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年4月初,侯清林就帶領大家將菌棒下地,做菌、扎眼、開口、澆水、平地、晾菌、銷售,事事親力親為。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侯清林帶領大家打了一個翻身仗:加入合作社的9戶農戶,4戶種黑木耳的掙了10萬元,5戶種香菇的也掙了10萬元。這一次,不用侯清林動員,很多村民爭相加入合作社。侯清林組織50戶農戶集中連片種植黑木耳,免費傳授技術,帶著大伙兒走上了致富路。
肩負著眾多村民的期盼,侯清林前進的腳步越發(fā)堅實。他帶領合作社農戶到吉林、黑龍江等地學習,成為黑木耳種植“土專家”;他帶動后安鎮(zhèn)的3個村發(fā)展黑木耳產業(yè);他到中信菌業(yè)原材料生產廠家考察,與其達成原材料采購協(xié)議,節(jié)約成本10萬余元;他到中國黃松甸食用菌大市場調研,與木耳經銷商達成協(xié)議,增加銷售收入40余萬元…
如今,撫順縣清林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已經成為占地150畝,集黑木耳菌包生產、種植、銷售于一體的合作社。近5年來,合作社累計生產黑木耳600萬段,年創(chuàng)產值1800萬元,實現利潤約360萬元,帶動600余戶農戶致富,每戶平均增收2萬元,安排150余名村民就業(yè)。
鄉(xiāng)村振興的領路人
從回村那天起,侯清林就給自己立下一個規(guī)矩:把村民當作親人,真心實意為百姓做實事。
“5月份春耳下來時,早上3點多就開始摘木耳,一天最少干10個小時。”雖然嘴上說累,但是村民徐國防黑的臉上掛滿幸福的笑容。就在15年前,他一家四口還在依靠低保維持生活?!拔液臀蚁眿D都是殘疾人,還有倆孩子,那日子過得別提多難了?!闭f起當時家里的情況,徐國防的眼圈紅了。當時,侯清林反復勸他種植木耳,徐國防卻猶豫不決。侯清林看出了他的顧慮,當場就說:“差資金我借給你,什么時候有錢就什么時候還?!彪S后,侯清林拿出2萬元錢,讓徐國防加入了合作社,還幫他新建了350平方米的發(fā)菌房?!拔曳N植了10萬段木耳,年收入至少六七萬元。我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多虧了侯書記!”徐國防感激地說。
類似的暖心事不勝枚舉。村民耿玉平家境困難,侯清林就把自家新建的600平方米發(fā)菌房借給他一半無償使用;村民周來陽種植的木耳鬧病,全家人急得團團轉,侯清林立刻請來省農技專家?guī)椭皶\”治療,把他家的損失降到最低…“侯書記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我們更得加油干,好日子還在后頭呢!”對群眾的交口稱贊,侯清林激動地表示:“這是對我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前行的不竭動力?!?/p>
下一步,侯清林計劃擴大種植規(guī)模,探索木耳深加工產品生產?!拔乙獛ьI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徹底改變村莊的面貌!”談及未來,年過六旬的侯清林依然干勁十足、信心滿滿。
本欄編輯/牛澤群gcdynz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