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幾場春雨后,大自然披上綠色衣裳,處處山花爛漫,鶯啼燕囀;群山敞開雙臂,將第一批踏青者的歡聲笑語擁入懷抱。
山花
遼寧多山,山地面積占陸地總面積近6 0 % 。山脈不僅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也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美麗風光。暮春時節(jié),正是登山賞花的好時候。
山勢挺拔險峻的丹東鳳凰山,懸崖如刀削斧劈,云霧似纏在山腰的羅帕,走過山脊如龍的“老牛背”,粉紅的、金黃的,各色春花綻放于絕壁之上。沈陽棋盤山香花招展,織出滿山的白玉錦緞,被叮咚作響的溪水分成一塊塊布匹,好像在為大自然趕制春服。還有本溪五女山,火紅的杜鵑花開滿山坡,如同片片錦霞,引來蜂蝶輕舞。五月的錦州醫(yī)巫閭山,梨香飛雪,古寺繁花,百年老樹枝繁葉茂,純樸秀美,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在朝陽的桃花山上,粉紅的山桃花正開得熱鬧,讓游人迷醉于“世外桃源”。
踏青春游,不為現(xiàn)代人所獨有,早在上古農(nóng)耕時代,已有春日沐浴祈福的習俗。東北地域寒冷,春天來臨時,登山不僅是一項運動,也是觀察物候、確定播種時間的重要農(nóng)事活動。向山祈求狩獵平安、風調(diào)雨順,是古人敬畏自然、禮贊生命的一種表達。
水鳥
春江水暖,鷗鷺蹁跗。春天來到遼河,絲絲垂柳低頭看著水中倒影,好像一群綠衣少女圍照著一面巨大的鏡子。河水泛起笑意盈盈的微光,野鳥撲騰著尋覓魚蝦的蹤跡。
春天最適宜觀鳥浪。候鳥成群結(jié)隊飛臨北方,形成遮天蔽日的震撼景象,起落的鳥群與漲落的潮汐遙相呼應,仿佛有大自然的手在撥動著共振的琴弦。傍晚時分,彩霞將鳥浪染成金紅色,每只鳥的羽毛都閃耀著太陽的光芒。
候鳥遷徙是大自然的生命奇跡,也是良好生態(tài)的見證。盤錦遼河口、丹東鴨綠江口等地是東亞一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上的重要中轉(zhuǎn)站。每年春天,成千上萬的候鳥飛越一萬多公里,到達中國北方,此時每只鳥的體重僅剩下起飛時的一半,于是它們來到灘涂上休息,享受著遼寧大地提供的豐盛營養(yǎng),同時也為河流與濕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春天的紅海灘,堿蓬草尚未變紅,嫩綠的葉子暈開淡淡的胭脂色,各種鳥兒已歡騰起來,丹頂鶴炫耀著大長腿,在晨光中翩翩起舞。
鴨綠江口濕地是世界三大觀鳥地之一,在遷徙季,有二三百種鳥類途經(jīng)這里。數(shù)以十萬計的白鶴、白鸛、綠頭鴨、花臉鴨和鴻雁,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與游人前來打卡。
東港的大洋河畔不僅有候鳥,還有讓人垂涎欲滴的河鮮。春汛來時,河海交匯處,遠處傳來悠長的漁家號子,蟶子和文蛤頂破潮濕的沙土,懶洋洋地趴在海灘上,趕海人三五成群,忙著拾取大海的珍寶,黑嘴鷗也在忙著為新巢銜來蘆葦與春泥。
鄉(xiāng)村
春風拂過江河湖海,也翻越原野山林,喚醒了一座座美麗的村莊。廣闊的田野里,起壟機來來回回奔跑,劃出一排排整齊的地壟;新修的灌溉渠猶如錯落的銀鏈,編織出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經(jīng)緯。
春雨滋潤著田間地頭的泥土,處處散發(fā)著清新的氣息。人們在林子里采著新冒芽兒的野菜:苦碟子、貓爪子、婆婆丁、小根蒜、苣荬菜、薺薺菜、山蕨菜、刺嫩芽、香椿芽…大捧大捧地拿回家去,生吃蘸醬,或開水焯一下、拌點鹽花兒,尋常可見的地道東北滋味,卻也是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心心念念的鄉(xiāng)愁。
朝陽市小河口長城邊上,在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西溝村,蘋果花和梨花綴滿枝頭,細密的花枝已然昭示著秋天的收獲;五月,油菜花和孔雀菊進入盛花期,將阜新市彰武縣大德村渲染得一片金黃,村莊旁邊就是一碧無垠的德力格爾草原,絕美的風景引來了眾多游人,也繁榮了村莊的文旅產(chǎn)業(yè);而盤錦的蟹農(nóng)則熟練地捕撈著扣蟹,趕在春天將蟹苗運輸?shù)饺珖鞯?。在融進汗水、信念與夢想的春天里,人們用辛勤的勞作描繪著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最美畫卷。
城市
春雨打在城市高樓的玻璃墻面上,如一顆顆珍珠,折射出現(xiàn)代化建筑的金屬光澤,一彎雨后彩虹,悠然出現(xiàn)在車水馬龍的街區(qū)上空。街道兩邊,蟄伏了一冬的百年老樹涌起新綠。這些長在北方的樹木抗寒、抗旱,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倔強的品格像極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遼寧人,頑強堅韌,也像極了這片土地,厚重踏實。在這片土地上,有鶯歌燕舞、鳥語花香,孕育出和諧的生態(tài),也有烏金煤海、鐵水鋼花,支撐起工業(yè)的脊梁:第一爐鋼水在此沸騰,第一臺機床在此轟鳴,第一枚金屬國徽在此鑄就,第一艘航母龍骨在此鍛造遼寧的春天,充盈著鐵與火的淬煉和新時代振興的號角。
漫步在沈陽鐵西區(qū)衛(wèi)工河畔,十里桃花好似粉色云霞,飛流的花瓣之間,中國工業(yè)博物館和紅梅文創(chuàng)園煥發(fā)著歲月之光。高聳的煙囪、蜿蜒的管道、銹跡斑駁的老物件、時尚新潮的現(xiàn)代工藝,讓歷史與時代交相輝映,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撞出無限的活力。
鋼花耀目,鐵流奔涌。丁香花和玉蘭花點綴著鋼城鞍山,鞍鋼博物館講述著“共和國鋼鐵工業(yè)長子”的輝煌歷程?!按禾烀磕甓紩?,但幸福與成就卻不是等來的。”講解員用手輕撫著博物館中的一枚齒輪雕塑,“那是鐵水澆出來的,是車床銑出來的?!睕]錯,汗水與火光鑄成了這片土地驕傲的勛章。如今,昔日的老廠房早已破繭重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轉(zhuǎn)型發(fā)展的春天。
我站在春天的一角,望著家鄉(xiāng)的四季輪回,遠山如黛,碧水悠悠,遼寧的春天如詩如畫。我朝著春天的方向走去,一不小心便跌進了五顏六色的畫框里:走過綠草茵茵的群山,我是青翠的;走過春風含笑的海濱,我是蔚藍的;走過漫山遍野的花海,我是火紅的;走過備耕忙碌的田野,我是鵝黃的;走過水草繁茂的濕地,我是輕盈的;走過工業(yè)街區(qū)的霓虹,我是閃亮的……
我走過草長鶯飛的遼寧春天,不知不覺間融化在春天里,成了春天的一部分。
本欄編輯/牛澤群gcdynz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