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鵲
自從莊稼消失在田地里,先前在麥茬中啄食的鵲群就成了回憶。還好,門口有三棵高大的香椿樹,使久居鄉(xiāng)村的我得以看見喜鵲。
不知十年前的一大群去哪了,最近見到的也就三五只。它們喜歡在十余丈高的香椿樹上飛來飛去,先于我迎接黎明,以興奮的吵嚷,叫醒在夢境邊緣游走的我。
聽它們高聲談吐確實有意思。
一只在西邊,嗓音清靈,喚得急切:“嘎嘎”。另一只在東邊回應:“喀喀喀”,絕對的煙嗓,沙啞而磁性。
那只再道“嘎嘎”,這只再答“喀喀喀”。一陣問答后,一只開始變調:“嘎嘎,喀”。另一只應腔道:“嘎嘎嘎嘎”。
此時,陽光落上窗簾,順勢將兩只喜鵲神秘的對話送進來,脆生生的,十分清亮。它們在故意較勁,拌嘴,談情說愛,還是別的什么,一句也不懂。只覺沉寂后的清晨徒然生機勃勃,不由得笑了。
有喜鵲為鄰,那些殘羹剩飯也有了用場。見我在屋外的荒地上放了一個印花瓷碗,母親沒少抱怨,說弄那么好的碗喂鳥就是糟蹋碗。我才不管,弄個豁碗哪對得住喜氣洋洋的鵲語呢?母親也是豆腐心,見打消不了我對喜鵲的熱情,也會將煮熟的玉米渣等飯食盛入碗中,由鳥去吃。
畜生的鼻子都那么靈性,陸續(xù)有貓前來,有朱絲雀,狗就不止兩只了,有土狗、寵物狗之分,那瓷碗常被舔得精光,連泔水桶里的菜葉也給拖了出來。我以為是貓所為,有只大橘貓就會從水缸里抓魚。
瓷碗放在一片茂密的荊竹林邊,竹子硬挺,雜木也多,其間鳥群游樂,聲色迷人。這極樂情形持續(xù)了好些年。不過,竹子開花是我始料未及的,當年聽《熊貓咪咪》這首歌,也不曾有感同身受的憂傷。與許多植物不同,竹子開花是滅頂之災。
現(xiàn)在,我家的竹子正在經歷一場神秘的正常死亡。
當灰白的穗狀花序從竹梢間長出來,翠綠的葉子漸漸枯黃、掉落,竹子從頭至尾緩慢干枯,長達一年半載。我常站在屋檐下,眼睜睜地看著,被一種無力感反復折磨。好在枯白的竹子有著至死不屈的倔強,會站上好幾年,直至被父親砍來,橫七豎八地搭成瓜架,讓我看到它以另一種生命形式的復活。
竹子敗落后,以竹為家的鳥雀將陣地轉移到了河畔的竹林,是鄰居家的,感覺不如自家的那么親熱,但我仍能聽見灌滿耳朵的花式鳥鳴,并為之欣然。
喜鵲是以老樹安身的,所以不在乎竹子的死活,它來得勤,想必是對那只飯碗的惦記。
那天我正在洗涮,見它們先后飛落,就故意站成稻草人觀其動靜。果然,一只喜鵲東張西望,原地停歇了一會,便跳躍著向泔水桶靠近,一展翅飛上桶沿,足趾抓穩(wěn)就俯身啄起食來。另一只許是膽小,始終站在不遠處觀望,見沒有動靜,才靠近那只瓷碗放心進食。我一挪,它們就齊刷刷地飛上了樹梢。
在農村,人們把烏鴉叫“瘟神”,只要聽其瘆人的“哇哇”聲,便會憂心不安。他們確信喜鵲是吉祥鳥,鬧騰得越歡越是喜慶,因而倍受歡迎。
只要幾只喜鵲占據(jù)高枝,嘰里呱啦一通鼓噪,父母就忍不住高興地預測,嗯,又有啥好事呢。就跟火塘里的火苗一呼啦,他們就會說,火在笑,有客要來呢。好像與這些希冀相聯(lián),那一天就開了個好頭。
早起的父親好小酌。喜鵲一在十余丈的香椿樹上高談闊論,他就坐在堂屋門口的藤椅上,滿臉喜色地瞅著,不時抿一口淡黃藥酒,在唇齒間發(fā)出絲滑的尾音,然后抹嘴咋舌,一副享受的樣子。
不可否認,喜鵲也的確有些靈氣。
我家曾買回一只母雞,不想在圈養(yǎng)中突圍飛走,此后便在一棵千丈高上歇架。不久傳來“咯咯咯”的報喜聲,一猜是母雞下蛋了,可怎么也找不見雞蛋,直到某天聽到喜鵲急促不止地尖叫,遂望見兩只喜鵲渾身羽毛炸立,拍展翅膀,一起一落朝著堡坎交替俯沖。父親急忙提著棍子跑去,遂看清那草叢中盤著條菜花蛇。蛇被敲擊聲唬走后,露出碎裂的蛋殼來。
從此,聽喜鵲的嘎噪,反覺天寬地闊,人間鮮活。
想必與人為鄰,喜鵲大概也是知世故的吧,不然,怎會打斗呢?
那時,聽到“嘎嘎嘎”的持續(xù)嚷鬧時,頓覺異常。
兩只喜鵲在樹頂拳打腳踢。一只拍著翅膀在驚慌躲閃,另一只則緊追不舍,從這枝追到那枝,從上躥到下,氣勢洶洶的樣子。在枝干間追攆三個回合后,兩只喜鵲脫離樹體撕抓著,旋轉著從半空墜向地面,也辨不清誰占了上風。眼看要觸地了,一只突然抽身而退,急慌慌地飛向房后??闪硪恢徊辉噶T休,以越戰(zhàn)越勇的姿態(tài)乘勝追擊,于是,兩只喜鵲繞著房屋轉圈,直到一方主動示弱飛向更遠處。
“嘎嘎,嘎嘎嘎”。一只棲身枝頭、安然觀戰(zhàn)的喜鵲仍在高喊,也不知道她在為誰擊鼓助威。
“它們?yōu)槭裁创蚣埽俊迸畠旱芍劬?,驚訝不已。
“你說呢?”我反問道。
“肯定是為了爭地盤。”女兒一臉興奮。
她也沒說錯。世間萬物都在遵循的自然法則,有其殘酷的一面。
發(fā)現(xiàn)兩只喜鵲筑巢已是春天。它們放棄了祖?zhèn)骼险?,將新址定在十字路口一棵相對年輕的香椿樹上,可以肯定,這是一對恩愛小情侶,體態(tài)輕盈,羽毛豐美,還非常勤快地飛越河面,一趟趟地將建材空運回來。許是缺乏興工經驗,在樹頂被東叼西挪掉下的枝丫零落滿地。折騰多時,那四根樹杈間還是胡亂拼湊的空架子。
我以為這是個爛尾工程,沒想到它們并未放棄建修,只是改變了運輸路線,將取材地換成了不過二十余米遠的后山。喜鵲能甄別材質,專挑活樹上的干枝,以喙啄斷,銜回去根據(jù)長短安放。一段時日后,鳥巢已現(xiàn)雛形,再忙碌一陣,那靠枝干枝丫一層一圈建成的別墅,就穩(wěn)穩(wěn)矗立在半空中。
比較了新舊巢址,得承認它們的選擇很正確。
老樹頂端的枝干四下伸平,已經無法安定一所房屋了。因著喜鵲筑巢,路口的香椿樹也日漸粗壯,連路過那里的風也會溫順許多。
樹下是村道,從北往南逆河蜿蜒,滋生出無數(shù)粗細的岔路。這進出縣城的生態(tài)外環(huán)線,途徑上千民居,開漁季節(jié)人來車往。但這人間紛擾隔著一棵樹的距離,喜鵲看得明白,也活得自在。
遠遠望著,我亦滿心歡喜,因為愿與世人為鄰的喜鵲,我尚有那么多時光可以輕盈虛度。
母 親
可以確定,我家上空有一條大雁往返的通道。
在早春二月的黎明和黃昏,經常傳來雁鳴聲,由遠及近很快消失。這樣的情形已持續(xù)多年。眼前那座大山,當?shù)亟悬S臘寺,是橫亙在川甘之界的原始森林,南來北往,翻過此山大雁所領略的山水風光都迥然不同。護林朋友說,從此飛過的多是斑頭雁,主要在青藏高原一帶活動,四川西北部也有種群。
還清楚記得一次群雁齊飛的場景。當時,一有張聲,舉頭仰望的我不禁一聲驚叫,引得一群老姨稀罕不已,只見在頭雁帶領下,大小群雁以妥妥的“人”字隊形,整齊地飛過果樹肅立的崔家壩,它們伸長脖頸,緩慢地扇動翅膀,馱著重物一樣沉。
雁群離我越來越遠,我追著跑,也追不上。
母親回頭喃喃道,山黃石頭黑,雁過種早麥。這句農諺被她說了數(shù)十年,乍覺得每年出口如新,突然心頭一暖。要是往年,農耕節(jié)氣一到就犁地撒播了,荷鋤趕牛的人都沾泥帶土一番匆忙。莊稼是大地熟識的野草,麥浪起伏,稻穗金黃,那由地氣滋養(yǎng)的植物十分健壯,連草根都是甜的,孩子泥鰍樣在麥秸上爬滾,在草垛里熟睡,都是自然的事情,沒誰大驚小怪。
當女兒把韭菜認作麥苗、把洋芋花當成豌豆花時,我不只是難過,還很憂心。試想,當仁慈、寬厚的大地被陌生化,她在日后要以怎樣的經歷返回萬物的原生場,盡享親近一株植物的簡單和美好呢?
所以,領她指認莊稼、花草和菜蔬,已是我刻意要做的。
但這也不全怪她,我的鄉(xiāng)村確實難以見到莊稼。
一次,她站在一塊麥地前興奮地說,這是我見過最多的青麥苗,我還沒見過麥黃的樣子呢。這有十畝地,之前蓋著大棚,種袋料香菇、羊肚菌、藥材,也會在某年排上一架架木耳棒,哪有麥禾的容身之所呢?
當母親打理的水田不復存在,蕩漾的月色和蛙鳴只會在心中泛起漣漪。
如今,旱地種了果樹,母親該是果農才對。但她只承認自己的農民角色,在時令中固執(zhí)地掘地、撒種,眼看針尖大的菜粒破土發(fā)芽,出苗長大,完全分蘗至開花結籽,完成植物在人間的使命。好像這一季輪回,因著春天來臨,地塊明黃燦爛,她的大半年才有了意義。
我們戲稱,油菜是“撒一襪子打一鞋”的莊稼,母親也未因嘲笑放下鐮刀,割了晾曬,平地鋪席,連枷翻打、篩糠,在正午的陽光下一一過細,幾天皮膚就是一層黑殼。
她自幼以土地為生,過命的交情有時親過于人。
面朝黃土背朝天。母親的大半生就這樣過去了,一歇停就閑得慌,沒事也要上地頭轉一陣,實在忍不住,便去種小菜,如辣椒、豌豆、胡豆,這一塊,那一廂,任由去了。
不要以為立秋就冷了。母親會說,等著看吧,十月還有個小陽春呢。天氣有時也應了她的話要晴一陣,偶爾也會落一夜淅瀝小雨,漚過的山水像在變臉,如火似金,一天一個樣。西風無由而起,所過之處皆若朝拜,落葉急匆匆地向大地奔涌,闊大如掌的,輕細似羽的,尖的、圓的,彌散著多種植株的混合體味。
待山樹一瘦,天空霎間高冷澄凈,云帶輕薄鮮亮,空氣中生出了涼薄。
在母親的生命中,這不過是季節(jié)更迭中極普通的時光,或許她以為又會平順度過了。但這一次她遇到了劫數(shù)。在我家廚房吊頂時,她完全忽略了年事已高的風險,在幫師傅托舉后一腳踩空,從凳子上摔倒在地,致手腕當場骨折。
經過復位治療,余下的康復就全靠拉伸鍛煉了,那纏住斷腕的紗布以及環(huán)肩頸而繞的繃帶白得耀眼,明顯有悖于這絢麗秋色對大地的熱烈表達。
一經這傷痛折磨,平常強勢的母親孱弱不少,吃飯得換左手拿勺子,走路蹣跚,說話也有氣無力,不是臥床休養(yǎng),就是在院子里來回走動,給習慣性蜷曲的手指做按摩,并嘗試著伸展,好像一次意外才是她放下勞動的正當理由。
院子里,香椿樹結著蒴果,炸裂開來滿樹都掛著星星,那些長了翅膀的菲薄種子會飛出來,朝四面八方飄散。鐘情的綠背小鳥腹羽橘黃,比麻雀更小巧可愛,吊懸著、叼啄著,像坐在搖曳的風鈴上。
一旁那大葉女貞上也寄生著小鳥,像在和樹葉互換互生:鳥雀是長在枝頭茂密的葉子,葉子也是一群自由起落的飛鳥。它們嫻熟地在地面、樹梢與枝干間穿行,一乍翅就疾速起身,沿著逼仄的空隙任意轉換方向,絕不會發(fā)生碰觸。
那群鳥像是受到樹端巨大的磁場吸引,不停起落,演繹著眾鳥的狂歡,唧唧嚶嚶不絕于耳,甚是快活。
母親看這看那,露出久違的笑容,說樹上好熱鬧,像在開演唱會。
她說的也是,這些鳥雀和當?shù)厝嘶ゲ幌『保蚨畹脴O其自在,但生來互為近鄰,又會彼此遠遠地喜歡。
這美妙的鄉(xiāng)村景象,終比書頁上讀來的更生動。
聽 樂
我喜歡面積不大的屋子。
震后我在外地,從沒過問重建之事,回來房間都給安排好了。母親說是祥子給我占的,誰都不許住。當年地震時,祥子隨倒塌的樓房從三樓跌落,困在水泥預制板的空隙中,被我同時墜下的兄弟救出來,算是撿回一條命。康復后他堅持回校上學,要在那天給永遠失去的同學上墳,直至畢業(yè)。
這是套間里的一個小臥,背靠后山,很安靜,適合讀書。窗外的竹林里有三株肥大的芭蕉樹,五棵茂盛的老鷹茶樹,鳥雀多,叫得也歡。我常常被一群聽不出名堂的鳥語叫醒,但不著急起身,就懶洋洋地躺著,聆聽這些遠在我的生活之外,卻無法或缺的鳴囀之音,要知道,我的世界就在那一刻鮮活光亮起來的。
可惜的是,臨窗再也放不下一張電腦桌,我便搬到了外屋。
院子外是南北貫穿的村道。再往外,穿境而過的喬莊河在村口向東拐,彎成了笑盈盈的月牙。太陽一翻過美女峰,就會側照著院子,使并排而立的銀杏樹和香椿樹把大半倒影斜放地面,任由各種不規(guī)則的光暈起伏蹦跳。隔著窗欞,也能聽見黃雀的花口妙語,喜鵲的闊聲粗音,父親在以斧劈柴,母親蹣跚走動,以及左鄰右舍的狗叫雞鳴。這些看似平常的聲音,讓我覺得歲月靜好亦不過如是。
春分一過,單薄的蟬鳴便響起,且逐日厚實,在夏季最是狂妄,嘈嘈切切,長短不一,聽辨不出個所以然,倒是陡然的尖叫很驚怍,那冷不防“吱”的一聲異常突兀。雄蟬晝夜發(fā)聲,以此表達愛意,或傳遞信息,在大地上制造某種美好。
準確地說,知了是害蟲,幼蟲蟄伏在土里以樹根為食,當在土里拱出來時又憨又傻,要不停地搖擺,從舊軀殼中擠出頭部,拉出整個身子,才蛻變?yōu)橄s。那具遺留的殼叫蟬殼,是一味中藥材,在鄉(xiāng)村很常見。
沖著蟬殼能賣錢,少時的我們愛結伴出行,奔著鳴叫四處尋打。看似笨拙的蟬子也很機敏,一有動靜便長鳴而去,不知所蹤了。即便有,人小也薅不下來,一下午抓不了幾只。
所以,見到腰拴笆簍、手持竹竿的老王,領著小孫女在果園里轉悠時,突然好熟悉,像極了童年的自己。小丫頭不膽怯,扒拉開樹葉,輕輕捏著蟬蛻背部一提,就得到了一具完整的軀殼。她是個話癆,一句不帶停地和我對嗑,就算柔軟的手窩中站的是一只輕薄透明的骨架,不嫌癢也不怕,還一臉認真地對我說,新蟬把身上的肉都帶走了,只留下了這個舊殼。多像詩人的語言。
八月,果樹上蟬殼多。據(jù)說蟬殼可磨碎煮粥,妹妹便不顧炎熱,在密不透風的林子里忙活了十多天,撿來約莫一斤。但蟬殼易碎,不便攜帶,返回廣州時,她囑咐母親拿去賣掉。
奇怪的是,幾天后就有一對中年夫婦前來求索,要用蟬殼做藥引子。我說樹上多的是,一揀一大把。誰知他倆根本不睬我,只一個勁地討好父親。他就徑直給送掉了。
我生氣,他也只管樂著,說只剩少半,送給有用的人也是做好事。
甭管蟬殼怎么用,我是不想夏天聽蟬的,那沒日沒夜地嚎叫,像討債又像催命,無疑火上澆油。時日一久,感覺說話都不利索,嗓子在冒煙,人跟蟬一樣歇斯底里了。
好在秋來天就冷。
最初,發(fā)現(xiàn)蟬子伏在室內的墻角,以為是誤入,夾起厚殼就往外扔。不像往日,它借力就飛走了,而是重重撞向地面,明薄的翅膀微微顫抖一會,便匍匐不動了,遇見多次,始明白蟬的終結季到了。門口的蟬鳴還會囂塵直上,但已然無力,那雄性的悲涼像從肉體上剝離下來的,彈指即破。
住在鄉(xiāng)下,我由此見識了許多日常的隱秘的消逝。
飛蛾定是在某個夜晚撲進窗戶凹槽的,牙刷一碰就碎了,散開一縷浮灰;馬蜂經日曬雨淋,會首尾分離,被成隊的螞蟻肢解一空,以及亡故路旁、羽毛鮮艷的小鳥,遭到碾壓、黏在地面的干癩蛤蟆皮。
這些肉身都將死亡具象化。那些途經人間的生命,匆匆來過,又走了。
可即便如此,大地上的熙攘也不會停止。
門前茂密的草叢、菜畦和莊稼地里,隱藏著許多歌者,一到日暮便上場獻演,長聲短調洶涌起伏,嚶嚶嗡嗡雜亂無序,細聽卻各是各的,誰也不會被誰帶偏。
蟈蟈、蛐蛐等擅鳴昆蟲入夜的擾攘威力還是蠻大,從窗外傳遞進來,聽著尖小的,節(jié)奏長而急促的,“唧唧”“吱吱”的聲音,像分外眼紅的相遇,一地參差。不過,若從中冒出一嗓子高調來,那便是主角了。
這真實的自然之音,一直伴隨我走進深秋。
貓 事
老輩人愛說,人來窮,狗來富,貓兒來了扯孝布。
或是出于本能的忌諱,唯恐生出災禍,鄉(xiāng)下少有人收留無主的貓。抑或說貓性情古怪,不像狗忠誠地袒護主人,而是以己獨尊。無論如何,我家斷然不會考慮養(yǎng)貓之事。不養(yǎng)貓不代表家中沒有貓,不經意間就會瞅見,有時是黃貓、黑貓,黃白相間的也有。
去年冬天,有只黑貓常在磚墻內出入,后腿帶傷,跑起來一瘸一拐,只要一揮攆,它轉身就鉆進了孔洞,然后轉過腚來叫著,似乎原諒了我對它的惡意。
很顯然,它遭受了擊打。
貓的警惕性極高,野慣了的從不主動接近生人。所以,若不是做了傻事,它何故遭遇人為的甩砸?不管啥原因,一條跛腿已經博取到父親的同情,一吃飯就給扔肉。
此后每到飯點,它都會準時前來索食。不久它的腿就利索了,跑得還挺快。也許,它以為和我們熟絡就可以隨意進出,果真在廚房的案板上留下朵朵帶泥的“梅花”,由此惹惱了母親。父親再要投喂,她便瞪眼相向,起身給趕走,直到漸漸被忽視和淡忘。
我不喜貓,起于一只看似乖巧、倍受女兒寵溺的野貓,一日竟偷臥在羽絨被上,不客氣地向我宣示領地主權,留下一攤污穢之物,被發(fā)現(xiàn)后還不為所動,頓時讓我斯文掃地,一通追打??上攵?,那么討嫌的行為如何使我不厭惡呢?
但前腳剛走,后腳就會來一只,有時還不是一只,最多一次是傾巢而出,有四小兩大。幼稚期的貓咪像毛球,暖絨絨的,跑不穩(wěn)總會栽跟頭,女兒說像發(fā)酵了的面團,給取名團子,如黃團子、白團子。
不知這些貓從何而來,身安何處,多由一只大黃貓領著,在堆柴的偏廈子上躥跳,由于蓋著簡易鐵皮,貓身再輕,也會弄出些動靜來,還不要說群鬧的聲響會更大。
不諳貓事的崽崽耍性正大,頑皮得很,要不跟著翻滾,要不搖搖晃晃地躲藏,統(tǒng)一的奶胖和黃白,眼珠子黑亮而水靈。
父親鐘情于川北民居,在震后仍堅持蓋磚木結構房,便有了一字排開的獨門單間,樓上鋪著質地堅硬的柏木板,確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農村之前時興這種房。樓上四周裝著鏤空的窗戶,透光也通風,適宜晾干糧食,像玉米、稻谷這些,還有來年下播的種子。老鼠聞糧而動,也不想放過飽腹的良機。我時常被驚醒,如撕咬發(fā)出的“吱吱”聲、慌張?zhí)优艿牟阶勇?、貓爪撲按下的叫聲。有時如打馬而過非常細碎,有時顯得倉皇急促。
最響的,是母親在睡房扯著嗓子喊打,猶如一道驚雷,讓人直冒冷汗。但這隔空招數(shù)還不如她戳擊樓板管用,可能會消停一陣。實在不放心,她會半夜爬上木樓,去敲喊一陣再睡。與老鼠斗智斗勇,確然大傷腦筋。
糧食還是會遭啃食??匆У孟€的玉米渣,母親會一個勁罵那些“遭瘟的”來解氣,然后就念叨起貓來。她有求于貓的最油膩表現(xiàn),就是一有貓來就格外殷勤,又是呼喚,又是丟出吃食,并喃喃吩咐,“莫走了,吃飽了好干活”,還一心想留住它。那時,母親是真喜貓的。
我們尚小,見母親高興,都極力央求她收養(yǎng),好想家里有只可以呼來喚去的小貓。母親到底是一心想要利用它罷了,待樓上的谷物裝進柜子,貓也就不受待見了。
我家后來真養(yǎng)過一只貓,全身雪白,小時親昵乖巧,長大了體型肥碩,重點是擅長捕鼠。它一來家里就清凈了??韶埉吘故情L腳的畜生,成年后常四處游蕩。那陣農村都以種地為生,家家有囤糧,鼠害也猖獗,可并不是都愿養(yǎng)貓,有些圖省事,就在小賣部里買上幾包滅鼠藥。
當發(fā)現(xiàn)“雪豹”時,它倒在墻角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已經奄奄一息。我們忍不住哭泣,可誰也救不活它,它的身體在我們的悲傷中漸漸停止顫動。
奶奶顛著纏裹一陣的畸形小腳,找來舊衣物給雪豹裹上,挖了深坑,埋在后面的荒地里。
從此我家再不養(yǎng)貓。
但是,如何剔除一只貓經過我生命留下的親密記憶呢?
我對貓還是熟悉的。它腳底長著一層肥厚的肉墊,類似柔軟的泡沫鞋墊,其彈性正好緩沖跳落時所產生的沖擊力。走路時,貓會把腳趾末端的鉤爪收起來,總是悄無聲息。它們吃百家飯,自由戀愛,結婚生子,然后自生自滅。平常未見有人尋貓,也不見貓跟寵物樣去認主,那些來去自如的貓我們都稱野貓。
貓不會一直溫柔,總有些特定的時間鬧騰得瘆人。每到繁花似錦的早春時節(jié),那貓犯花癡,一患上相思病,叫聲就無比顛覆。許多年前,我像女兒問我一樣,驚恐地問過母親,貓咋了?叫得好嚇人。母親不作聲。
我以為她沒聽見,重復了一遍。她頭也不抬,說是貓在叫春。
貓一叫,春天就到了嗎?我追問。
她難為情地點頭,欲言又止。直到我長大才明白幾分。
一到叫春,貓聲兇神惡煞般,唬得女兒不敢出門,夜里捂頭睡,和當年的我一樣。那母貓是自發(fā)性發(fā)情,會不分時間地嚎叫,如刺鯁喉,發(fā)出含混不清的嬰兒哭,一會在北,一會在南,叫得撕心裂肺。母貓發(fā)情的氣味被公貓嗅見,就會被動發(fā)情,狂躁不安地走來走去,發(fā)出低沉而短促的嗚咽聲,叫囂此起彼伏,那“嗷——”“嗚——”猛一應和,準會受到驚嚇。
這時,我便下意識地想起母親的話,以為春天到了。不,其實是貓的春天提前來了。
母貓對示好的配偶也會有所選擇。我就親眼見過一只貓對另一只的嫌棄。
那個午后,黃貓都在試圖甩掉黑貓,只要一湊近,就會掉轉身子與其僵持,還發(fā)出威脅信號。一路尾隨的黑貓自是不肯輕易放棄,失魂落魄的樣子。黃貓止步一回頭,黑貓像犯了錯般停下,接著黃貓縱身一躍,從高處俯視黑貓。黑貓始料未及,一番試探后怔在原地。在長時對峙中,黑貓終究是無趣地朝著來路悻悻走了。之后,黃貓躥下來揚長而去。
公貓同樣也會拒絕不中意的母貓。
到底養(yǎng)貓也自有樂趣。鄰居阿姨不識字,家境一般,她養(yǎng)的小貓很黏人,上坡干活都跟著,絕不理會別人。女主人一喚,就連滾帶爬地跑來翹著尾巴撒嬌。
只因一只聽話的貓,她像驕傲的女王。
責任編輯 晨 風